Page 10 - 2022-28-中国全科医学
P. 1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463·
权威、制度承诺、执行人员的能力、目标群体的支持、 发展的趋势。当前中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伴随
财政资源 5 个维度。从现状来看,按质量支付在前 3 着未来家庭医生制度的逐步落实,门诊慢性病可以
个维度的条件还不成熟,在后 2 个维度基本成熟。(1) 成为中国推行按质量支付的主要突破口。此外,按
权威性方面,中国对按质量支付的了解度还比较低, 质量支付也可应用到中医药服务的支付上。传统按
各地也缺乏实践经验 [44] 。从各级政府颁发的文件来 项目、按病种支付等方式未能充分考虑中医药服务
看,按质量支付尚未得到明确体现。因此,权威性略 的特殊性,不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基于质量进行付费,
显不足。(2)目前,按质量支付在初级卫生保健和 推动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形成符合中医药特
以慢性病为代表的单病种管理上应用较为广泛,强 点的支付方式。在试点形成良好经验后可以考虑逐
调“以患者为中心”和持续性照护。但是当前中国家 步向门诊其他病种扩展。目前,中国住院医疗已经
庭医生制度还不成熟,全面的基层首诊制尚未落实, 开始广泛使用 DRGs,但仍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
现行照护模式难以满足按质量支付的要求 [45] 。加之 未来可以将质量指标导入以 DRGs 为主的住院服务支
传统补偿机制一时间难以被破除,因此在制度承诺 付系统,实现基于价值的战略性购买住院医疗服务
上还比较缺乏。(3)执行人员的能力方面,当前中 的目标。
国基层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医保管理的 4.2 按质量支付有机融入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
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46-47] 。(4)目标群体的支持力 按质量支付单独使用的场景相对来说还比较有限,
方面,虽然部分医疗机构和医生可能存在一定的抵 和其他支付方式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效能。针对
触情绪,但考虑到其公立属性,支持力将会占据优势。 慢性病采取按人头和按质量相结合的付费方式,鼓
(5)财政资源方面,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作为 励医生重视预防,做好健康管理;对于安宁疗护、
潜在的支付方,资金较为充足。仅以城镇职工基本 长期住院康复等服务采取按床日和按质量结合的付
医疗保险为例,2019 年的基金结余总体规模已达到 费方式,既符合临床特征,又能保证医疗质量;对
22 554.1 万亿元 [48]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筹资水 于普通门诊和某些复杂病例,按质量付费可以和按
平也从 2009 年的人均 15 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74 元 [49] , 项目付费相结合。对医生提供的部分服务论量计酬,
因此在财政资源上不存在障碍。 在此基础上给予那些服务过程优、结果好的医生一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实行按质量支 定奖励;按质量支付也可在住院部分与 DRGs 结合,
付还存在条件不成熟的地方,集中体现在信息化基 更加关注患者结局和功能状况的改善,对医疗质量
础薄弱、人力资源不足和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这 突出的机构给予奖励。
源于中国的医疗体制还处在深刻的变革期,医保治 4.3 丰富按质量支付的应用领域 按质量支付不仅
理的各项基础设施还在建设阶段,新的医疗秩序尚 是一种支付的方法,还能作为管理手段被广泛应用。
未形成。因此,当前盲目推行按质量支付存在着一 如医院内部可以根据医生质量指标的表现进行内部
定的政策风险。但是随着中国医改的纵深推进,分 绩效奖金的分配,以鼓励医院的安全文化建设;医疗
级诊疗和家庭医生制度将逐渐成熟,这为实行按质 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质量对不同医疗机构进行监督
量支付提供了大环境。而随着未来医保治理的成熟 和评价;可以公开相关信息,方便患者做出就医决策。
及各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按质量支付在操作和技 作者贡献:唐东锋、邱亨嘉负责文章的构思与设
术层面将成为可能。在愈加呼唤质量的医疗环境下, 计;唐东锋负责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撰写论文;黄
按质量支付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 琇棠、周璇参与资料收集和文章撰写;邱亨嘉对文
4 对中国开展按质量支付的政策建议 章进行质量控制和审校。
4.1 先行试点门诊慢性病和中医药,未来逐步向住 本文无利益冲突。
院服务扩展 当前,中国对于门诊慢性病主要采取 参考文献
的是按人头打包支付的方式。单一按人头打包支付 [1]YIP W,FU H,CHEN A T,et al. 10 years of health-care reform
in China:progress and gaps in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J].
可以有效控制总费用,引导医疗机构加强成本管理。
Lancet,2019,394(10204):1192-1204. DOI:10.1016/s0140-
但是未来的医疗更加关注的是服务的整合,医保支 6736(19)32136-1.
付奖励的是诊疗方案的整体效益而不是单一成本的 [2]刘笑,方鹏骞 . 医疗费用控制背景下公立医院医疗质量保障对
节省。因此笔者认为,按质量支付更符合未来医疗 策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19,39(11):26-28.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