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4
P. 35
·169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出院带药〔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β- 受体阻 20 ◆ 男性 ▲ 女性
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
剂(ACEI/ARB)〕;(3)院内全因死亡情况。 15
1.3 随访资料 通过电话回访、各医院的门诊系统或 10.8%
住院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出院后 1 年内心血管死亡情况 心血管相关死亡累积发生率(%) 10 ▲ ▲ ▲
(不包括院内死亡和失访患者)。心血管死亡定义为随 ▲ ▲ ◆ ◆ ◆
访期间因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心力衰竭、 5 ◆ ◆ 6.9%
心律失常、外周血管疾病等)导致的死亡。失访定义为
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无法联系到患者。
1.4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的院内全因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随访时间(月)
死亡率、出院后 1 年内的心血管死亡率。次要观察指标: 图 1 不同性别的老年 AMI 患者出院后 1 年内心血管死亡累积发生率
两组患者的再灌注时间节点。 的 Kaplan-Meier 曲线
Figure 1 Kaplan-Meier curves of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 death within one year after discharge for elderly males and females with AMI
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 ±s)表示,两组
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血管死亡(赋值:否 =0,是 =1)为因变量,以性别(赋
M(Q 1 ,Q 3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 检验。 值:男 =0,女 =1)、年龄(赋值:实测值)、吸烟史(赋
2
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 检验。应用 值:否或已戒烟 =0,活动吸烟 =1)、饮酒史(赋值:
Kaplan-Meier 法绘制患者出院后 1 年内心血管死亡的生 否或已戒酒 =0,饮酒 =1)、糖尿病史(赋值:否 =0,
存曲线,比较采用 Log-rank 检验。采用单因素 Cox 比 1= 是)、高血压史(赋值:否 =0,1= 是)、STEMI 患
例风险回归分析患者出院后 1 年内心血管死亡的影响因 者(赋值:否 =0,1= 是)、心源性休克(赋值:否
素,其中 P<0.2 的自变量及可能对结局事件产生影响的 =0,1= 是)、冠心病史(赋值:否 =0,1= 是)、肌酐
变量被纳入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以 P<0.05 (赋值:实测值)、PCI(赋值:否 =0,是 =1)为自变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量,进行单因素 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
2 结果 性、年龄、吸烟、心源性休克、冠心病史、肌酐和 PCI
2.1 临床资料比较 共纳入 1 579 例老年 AMI 患者, 是老年 AMI 患者出院后 1 年内心血管死亡的影响因素
其中男 1 056 例(66.9%),女 523 例(33.1%);年龄 (P<0.05)。以 AMI 患者出院后 1 年内是否心血管死亡(赋
60~101 岁,平均(73.5±8.3)岁。女性吸烟、饮酒、 值:否 =0,是 =1)为因变量,以 P<0.2 的自变量及可
PCI 史和 COPD 史、典型胸痛 / 胸闷症状发生的比例、 能对结局事件产生影响的变量为自变量(赋值同上),
肌酐水平、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及降脂药物的应用比例低 进行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仍
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年龄、糖 然是老年 AMI 患者出院后 1 年内心血管死亡的影响因
尿病史比例、心率、Killip 分级≥Ⅱ级比例、三酰甘油、 素〔HR=1.830,95%CI(1.029,3.255),P=0.040〕;
总胆固醇水平、S-to-B 时间、FMC-to-B 时间、院内全 同时,年龄〔HR=1.063,95%CI(1.031,1.095),
因死亡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 P<0.001〕、STEMI〔HR=2.382,95%CI(1.380,4.113),
同性别 AMI 类型、来院方式、高血压史、冠心病史、 P=0.002〕、心源性休克〔HR=2.474,95%CI(1.259,4.859),
心肌梗死病史、卒中史、外周动脉病史、心源性休克比例, P=0.009〕、肌酐〔HR=1.004,95%CI(1.001,1.006),
收缩压、S-to-FMC 时间、治疗措施、出院带药(β- 受 P=0.003〕和 PCI〔HR=0.228,95%CI(0.135,0.386),
体阻滞剂、ACEI/ARB)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01〕也是老年 AMI 患者出院后 1 年内心血管死亡
(P>0.05),见表 1。 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 2。
2.2 生存曲线分析 应用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绘 3 讨论
制老年 AMI 患者出院后 1 年内生存曲线,结果显示: AMI 患者从发病到得到救治的时间对其疾病预后非
在完成 1 年随访的老年 AMI 患者中,心血管死亡发 常重要。国外对不同性别老年 AMI 患者的救治及预后
生率为 8.2%(76/929),女性出院后 1 年内心血管相 研究尚存在争议,如老年女性 AMI 患者的救治延误现
2
关死亡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4.092, 象由院前因素还是院内因素主导、不同性别的老年 AMI
P=0.043),见图 1。 患者的预后是否存在差异等 [4-9] 。而针对国人的研究鲜
2.3 出院后 1 年内心血管死亡的单因素、多因素 Cox 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老年男性和女性 AMI 患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以 AMI 患者出院后 1 年内是否心 者在救治和预后方面的差异,为老年 AMI 一级和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