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2022-06-中国全科医学
P. 7
·64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根据中国标准,2015—2019 年估计全国 6 岁以下儿
专家评论:
童超重患病率为 6.8%,肥胖患病率为 3.6%;6~17 岁
◆本文价值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
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患病率为 11.1%,肥胖患病率为
险因素。本文通过对美国心脏协会 2021 年发布的
7.9%;成年人(≥ 18 岁)超重患病率为 34.3%,肥
《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声明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
胖患病率为 16.4% [5] 。
实际情况,为临床优化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
2 肥胖的各类评估指标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供了指导性建议。
2.1 腰围(WC) 一些组织和专家小组已经建议,
◆思考延伸 (1)许多研究证实内脏脂肪可
在临床中 WC 应与 BMI 共同进行评估 [6] 。尽管在人
独立于体质指数(BMI)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提示
群中 BMI 与体脂百分比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因性别、
不同类型的肥胖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
年龄和种族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其预测任何特定个
机制。那么,肥胖悖论是真的悖论?还是临床对肥
体体脂的能力具有局限性。相比于 WC,WC 与身高
胖定义的不准确?(2)肥胖管理的证据显示,与
[7]
的比值可能更适合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此外,
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相比,减重手术可更好地
腰臀比(WHR)已经被证明可以独立于 BMI 预测心
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虽然有减重幅度差异的
血管疾病死亡 [8] 。在美国,WHR 预测的中心性肥胖
原因,但临床也应注意到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 BMI
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更高 [9] 。 2 2
基本超过 40 kg/m ,而有数据显示 BMI<40 kg/m 的
2.2 异位脂肪储存 异位脂肪储存是指脂肪存储在
患者未发现减重手术可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非脂肪组织中,比如肝脏、胰脏、心脏、骨骼肌等。
(MACE)发生风险。那么,减重手术的优势是治
即使在 BMI 和腹部脂肪沉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人
疗方法的优势?还是患者群体选择的问题?一般肥
体内的内脏脂肪组织(VAT)可能相差 2~3 倍。而在
胖与超级肥胖对心血管风险影响的机制是否相同?
超重和肥胖人群中,VAT 少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
(3)代谢紊乱一直被认为是肥胖的核心危险因素,
更低,被称为代谢健康型肥胖。VAT 高的肥胖患者
但仍有约 1/3 的肥胖患者不伴有代谢异常,被称为
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10] 。
代谢正常肥胖。那么该人群 BMI 对心血管疾病风
2.3 心包脂肪 研究显示,校正年龄、性别、BMI
险的意义是否有所差异?
和腰围后,心包脂肪与心血管疾病相关,但校正心血
◆下一步研究方向 随着对肥胖研究的不断深
管相关的其他危险因素后,二者无相关性 [11] 。一项
入,临床可能需要考虑根据心血管预后制定更为科
多种族人群研究显示,心包脂肪与全因心血管疾病、
学的肥胖定义或分型,并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肥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的高风险相关 [12] 。有
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机制,从而寻找最优的肥胖管
研究显示,在校正了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变量、血脂、
理措施。
葡萄糖和脂肪细胞因子等因素后,心包脂肪每增加 1
(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 苏工 主任医师)
个标准差,全因死亡风险增高 34% [13] ,提示心包脂
肪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一步的获益 [16] 。运动干预也能减少肝脏、心外膜和
2.4 心外膜脂肪 心外膜脂肪释放的细胞因子和趋 心包脂肪,但也有一项 Meta 分析结果表明其降低心
化因子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其厚度与 WC、血压、胰 外膜脂肪效果并不显著 [17] 。饮食干预也能有效降低
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相关,是心血管疾病可能的预 VAT,明显减少肝脏、心包、心外膜脂肪。但部分临
测因子 [14] 。 床研究表明饮食干预效果没有运动干预好 [18] 。对糖
2.5 生活方式干预对内脏 / 心包 / 心外膜脂肪的影响 尿病患者的一项研究表明饮食和运动联合干预降低
一项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研究发现,与不锻 VAT 的效果更佳 [19] 。
炼的对照组相比,每周进行 3~5 次锻炼,持续 12~52 3 肥胖与冠心病
周,可降低 VAT。且即便在体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体 3.1 突发冠状动脉事件与肥胖的关系 一项纳入
育锻炼也能减少约 6.1% 的 VAT [15] ,其中有氧运动 超过 30 万名成年人的 18 000 次冠心病事件的 Meta
比阻力训练效果更好,高强度运动与中强度运动相 分析表明,BMI 超过参考范围与冠心病风险增加相
比并没有明显优势,150 min/ 周的运动时长足以大幅 关 [20] 。且在同样 BMI 水平下,WC 和 WHR 等中心
降低 VAT,更长的运动时间在降低 VAT 上未见有进 性肥胖指标越高,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