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25, Vol. 28 ›› Issue (22): 2819-2825.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512
• Original Research·Focus on Socio-Psychological Behaviors • Previous Articles
Received:
2024-11-07
Revised:
2025-02-24
Published:
2025-08-05
Online:
2025-06-30
Contact:
ZHU Xiaodan
通讯作者:
朱晓丹
作者简介:
作者贡献:
文敏负责干预方案的实施,并完成论文起草与后续修改;周永玲负责协调患者,对结局指标进行评估与测量;刘静静、蒋苛晴负责数据整理,并进行数据分析;刘娟负责招募研究对象;朱晓丹提出研究思路,负责研究设计,并对论文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指导与修正,对文章整体负责。
基金资助:
CLC Number: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512
时间 | 主题 | 训练内容 | 家庭作业 |
---|---|---|---|
第1周 | 课程介绍 | 1.精神疾病的认知问题 2.课程学习的要求 3.介绍认知补偿训练 | 1.你存在最大的认知问题是什么(如记忆力不好抓不住重点、语言组织能力差、专注度不够) 2.这几个认知问题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困扰 3.设定1~2个你想通过本次课程实现的目标(如上班、独自复诊并购药、坚持使用日历、规律服药) |
第2周 | 前瞻记忆 | 1.前瞻记忆的介绍 2.物品归纳策略:为重要物品建一个"家" 3.日历策略使用: (1)选择适合的日历 (2)使用日历记录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每天进行检查 | 1.选择一个物品盛放袋放入重要物品(日历、药、钱包、手机);将盛放袋放在常用且显眼的地方,养成每天使用的习惯 2.养成每天使用日历的习惯,输入所有待办事项(服药、复诊、课程学习) 3.如何在复诊时记得带医保卡和病历呢 4.如何运用前瞻记忆策略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 |
第3周 | 即时记录 | 1.回顾前瞻记忆并分享优秀作业 2.日历策略的练习 3.短期前瞻记忆策略,重点即时记录策略 | 1.利用自己准备的日历,规划你下周要完成的任务,并按紧急程度排序,每天检查,在完成的事件后打"√" 2.随身携带便签,记录临时需要完成的事件 |
第4周 | 会话注意 | 1.注意力常用训练方法 2.会话中的LEAP原则(L-积极倾听,E-排除干扰,A-提问,P-释义) 3.LEAP原则的应用和训练 | 1.使用日历规划你下周的日常生活,并每天检查 2.在日常交流中练习应用LEAP策略 3.会话中应用到LEAP原则时,在日历中进行标记 4.练习之前学习过的几种策略 |
第5周 | 任务关注 | 任务关注策略: (1)理解任务即释义应用LEAP原则理解并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 (2)自我对话策略 | 1.使用日历规划你下周的日常生活,并每天检查 2.完成指导手册中其余部分的任务注意训练 3.练习使用会话注意和任务关注策略 4.练习所学策略:日历的使用、物品归纳、即时记录 |
第6周 | 语言学习和记忆1 | 1.介绍记忆的整个过程 2.将事情写下来:提取关键信息,简化信息量,使用便捷工具进行记录,结合LEAP原则 | 1.使用日历规划你下周的日常生活,并每天检查 2.运用记录、释义、自我对话策略 |
第7周 | 语言学习和记忆2 | 1.释义策略 2.联想记忆策略 3.分类信息策略 4.结合视觉策略 | 1.使用日历规划你下周的日常生活,并每天检查 2.每天花10~15 min练习记忆的相关策略;练习内容包括:记忆复诊时间,记住一个电话号码,记忆购物清单,记忆主管医生和护士的名字 |
第8周 | 语言学习和记忆3 | 1.重复学习策略:多次重复目标信息完成记忆 2.检索策略:放松、心理追溯、字母搜索、重建语境 | 1.使用日历规划你下周的日常生活,并每天检查 2.思考我们学过的策略分别对应信息编码、信息存储、信息提取中的哪一类 3.运用所学策略记忆奥斯卡最佳影片及其年份 |
第9周 | 认知灵活性和问题解决1 | 1.认知灵活性介绍 2.头脑风暴策略 3.六步问题解决法 | 1.坚持每天使用日历 2.选择一项活动,用头脑风暴策略思考多种解决方法 3.例:小张的同事总刁难他,在老板面前打小报告,如何用六步问题法解决呢 |
第10周 | 认知灵活性和问题解决2 | 1.回顾六步问题解决法 2.六步问题解决法的课堂练习 | 1.坚持每天使用日历 2.回忆语言策略、头脑风暴 3.思考如何从杂乱的书柜、书桌上找到所需物品,应用六步问题解决法选择最适合的一个 |
第11周 | 认知灵活性和问题解决3 | 1.自我监控策略 2.计划目标及截止日期 | 1.坚持每天使用日历 2.思考一个需要自我监控的问题,使用六步问题解决法评估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应用自我监测策略 3.使用计划表来制定重要目标的步骤和最后期限 |
第12周 | 技能整合 | 1.回顾整个学习课程 2.将所学策略用至社会生活中,制定计划、实现目标 | 1.坚持每天使用日历 2.回顾课程 |
Table 1 Content of compensatory cognitive training based on mHealth APP
时间 | 主题 | 训练内容 | 家庭作业 |
---|---|---|---|
第1周 | 课程介绍 | 1.精神疾病的认知问题 2.课程学习的要求 3.介绍认知补偿训练 | 1.你存在最大的认知问题是什么(如记忆力不好抓不住重点、语言组织能力差、专注度不够) 2.这几个认知问题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困扰 3.设定1~2个你想通过本次课程实现的目标(如上班、独自复诊并购药、坚持使用日历、规律服药) |
第2周 | 前瞻记忆 | 1.前瞻记忆的介绍 2.物品归纳策略:为重要物品建一个"家" 3.日历策略使用: (1)选择适合的日历 (2)使用日历记录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每天进行检查 | 1.选择一个物品盛放袋放入重要物品(日历、药、钱包、手机);将盛放袋放在常用且显眼的地方,养成每天使用的习惯 2.养成每天使用日历的习惯,输入所有待办事项(服药、复诊、课程学习) 3.如何在复诊时记得带医保卡和病历呢 4.如何运用前瞻记忆策略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 |
第3周 | 即时记录 | 1.回顾前瞻记忆并分享优秀作业 2.日历策略的练习 3.短期前瞻记忆策略,重点即时记录策略 | 1.利用自己准备的日历,规划你下周要完成的任务,并按紧急程度排序,每天检查,在完成的事件后打"√" 2.随身携带便签,记录临时需要完成的事件 |
第4周 | 会话注意 | 1.注意力常用训练方法 2.会话中的LEAP原则(L-积极倾听,E-排除干扰,A-提问,P-释义) 3.LEAP原则的应用和训练 | 1.使用日历规划你下周的日常生活,并每天检查 2.在日常交流中练习应用LEAP策略 3.会话中应用到LEAP原则时,在日历中进行标记 4.练习之前学习过的几种策略 |
第5周 | 任务关注 | 任务关注策略: (1)理解任务即释义应用LEAP原则理解并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 (2)自我对话策略 | 1.使用日历规划你下周的日常生活,并每天检查 2.完成指导手册中其余部分的任务注意训练 3.练习使用会话注意和任务关注策略 4.练习所学策略:日历的使用、物品归纳、即时记录 |
第6周 | 语言学习和记忆1 | 1.介绍记忆的整个过程 2.将事情写下来:提取关键信息,简化信息量,使用便捷工具进行记录,结合LEAP原则 | 1.使用日历规划你下周的日常生活,并每天检查 2.运用记录、释义、自我对话策略 |
第7周 | 语言学习和记忆2 | 1.释义策略 2.联想记忆策略 3.分类信息策略 4.结合视觉策略 | 1.使用日历规划你下周的日常生活,并每天检查 2.每天花10~15 min练习记忆的相关策略;练习内容包括:记忆复诊时间,记住一个电话号码,记忆购物清单,记忆主管医生和护士的名字 |
第8周 | 语言学习和记忆3 | 1.重复学习策略:多次重复目标信息完成记忆 2.检索策略:放松、心理追溯、字母搜索、重建语境 | 1.使用日历规划你下周的日常生活,并每天检查 2.思考我们学过的策略分别对应信息编码、信息存储、信息提取中的哪一类 3.运用所学策略记忆奥斯卡最佳影片及其年份 |
第9周 | 认知灵活性和问题解决1 | 1.认知灵活性介绍 2.头脑风暴策略 3.六步问题解决法 | 1.坚持每天使用日历 2.选择一项活动,用头脑风暴策略思考多种解决方法 3.例:小张的同事总刁难他,在老板面前打小报告,如何用六步问题法解决呢 |
第10周 | 认知灵活性和问题解决2 | 1.回顾六步问题解决法 2.六步问题解决法的课堂练习 | 1.坚持每天使用日历 2.回忆语言策略、头脑风暴 3.思考如何从杂乱的书柜、书桌上找到所需物品,应用六步问题解决法选择最适合的一个 |
第11周 | 认知灵活性和问题解决3 | 1.自我监控策略 2.计划目标及截止日期 | 1.坚持每天使用日历 2.思考一个需要自我监控的问题,使用六步问题解决法评估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应用自我监测策略 3.使用计划表来制定重要目标的步骤和最后期限 |
第12周 | 技能整合 | 1.回顾整个学习课程 2.将所学策略用至社会生活中,制定计划、实现目标 | 1.坚持每天使用日历 2.回顾课程 |
变量 | 对照组(n=27) | 干预组(n=27) | 检验统计量值 | P值 |
---|---|---|---|---|
年龄( | 36.3±11.0 | 31.9±7.7 | 1.692a | 0.097 |
性别[例(%)] | 0.074b | 0.785 | ||
男 | 12(44.4) | 13(48.2) | ||
女 | 15(55.6) | 14(51.8) | ||
总住院次数[M(P25,P75),次] | 3(2.0,5.0) | 3(1.0,4.0) | -1.633c | 0.102 |
总病程[M(P25,P75),年] | 10(4.0,17.0) | 6(4.0,10.0) | -1.545c | 0.122 |
BPRS得分( | 32.5±3.5 | 32.3±2.9 | 0.298a | 0.767 |
氯丙嗪当量( | 246.3±113.5 | 251.9±136.2 | -0.163a | 0.871 |
家族史[例(%)] | 0.114b | 0.735 | ||
无 | 22(81.5) | 21(77.8) | ||
有 | 5(18.5) | 6(22.2) | ||
婚姻状况[例(%)] | 1.980b | 0.372 | ||
未婚 | 10(37.0) | 15(55.6) | ||
已婚 | 11(40.7) | 7(25.9) | ||
离异 | 6(22.2) | 5(18.5) | ||
文化程度[例(%)] | 2.686b | 0.261 | ||
初中以下 | 6(22.2) | 4(14.8) | ||
高中 | 10(37.0) | 6(22.2) | ||
大专及以上 | 11(40.7) | 17(63.0) |
Table 2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变量 | 对照组(n=27) | 干预组(n=27) | 检验统计量值 | P值 |
---|---|---|---|---|
年龄( | 36.3±11.0 | 31.9±7.7 | 1.692a | 0.097 |
性别[例(%)] | 0.074b | 0.785 | ||
男 | 12(44.4) | 13(48.2) | ||
女 | 15(55.6) | 14(51.8) | ||
总住院次数[M(P25,P75),次] | 3(2.0,5.0) | 3(1.0,4.0) | -1.633c | 0.102 |
总病程[M(P25,P75),年] | 10(4.0,17.0) | 6(4.0,10.0) | -1.545c | 0.122 |
BPRS得分( | 32.5±3.5 | 32.3±2.9 | 0.298a | 0.767 |
氯丙嗪当量( | 246.3±113.5 | 251.9±136.2 | -0.163a | 0.871 |
家族史[例(%)] | 0.114b | 0.735 | ||
无 | 22(81.5) | 21(77.8) | ||
有 | 5(18.5) | 6(22.2) | ||
婚姻状况[例(%)] | 1.980b | 0.372 | ||
未婚 | 10(37.0) | 15(55.6) | ||
已婚 | 11(40.7) | 7(25.9) | ||
离异 | 6(22.2) | 5(18.5) | ||
文化程度[例(%)] | 2.686b | 0.261 | ||
初中以下 | 6(22.2) | 4(14.8) | ||
高中 | 10(37.0) | 6(22.2) | ||
大专及以上 | 11(40.7) | 17(63.0) |
组别 | 例数 | 数字序列 | 符号编码 | 伦敦塔 | 言语记忆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27 | 13.4±5.7 | 13.9±4.6 | 36.3±12.0 | 38.0±12.0a | 10.6±6.0 | 11.7±5.3a | 10.0±4.6 | 10.9±4.2 |
干预组 | 27 | 14.4±3.8 | 17.2±5.0a | 37.1±9.4 | 41.4±10.5a | 12.2±5.3 | 16.0±4.8a | 10.0±3.8 | 14.7±3.7a |
t值 | -0.788 | -2.512 | -0.266 | -1.126 | -1.056 | -3.148 | 0.065 | -3.505 | |
P值 | 0.434 | 0.015 | 0.792 | 0.265 | 0.296 | 0.003 | 0.948 | 0.001 | |
组别 | 代币运动 | 语义流畅性 | 字词流畅性 | 总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7.6±15.1 | 58.5±13.7 | 40.0±16.0 | 39.4±12.5 | 10.6±5.9 | 9.9±4.8 | 178.4±45.1 | 182.3±40.2 | |
干预组 | 57.6±17.6 | 64.4±13.4a | 38.3±12.4 | 47.2±12.5a | 10.4±4.6 | 12.4±4.3a | 179.9±36.3 | 213.4±33.6a | |
t值 | -0.017 | -1.617 | 0.457 | -2.281 | 0.129 | -2.063 | -0.133 | -3.090 | |
P值 | 0.987 | 0.112 | 0.650 | 0.027 | 0.898 | 0.044 | 0.885 | 0.003 |
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score of BACS and scores of various dimens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组别 | 例数 | 数字序列 | 符号编码 | 伦敦塔 | 言语记忆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27 | 13.4±5.7 | 13.9±4.6 | 36.3±12.0 | 38.0±12.0a | 10.6±6.0 | 11.7±5.3a | 10.0±4.6 | 10.9±4.2 |
干预组 | 27 | 14.4±3.8 | 17.2±5.0a | 37.1±9.4 | 41.4±10.5a | 12.2±5.3 | 16.0±4.8a | 10.0±3.8 | 14.7±3.7a |
t值 | -0.788 | -2.512 | -0.266 | -1.126 | -1.056 | -3.148 | 0.065 | -3.505 | |
P值 | 0.434 | 0.015 | 0.792 | 0.265 | 0.296 | 0.003 | 0.948 | 0.001 | |
组别 | 代币运动 | 语义流畅性 | 字词流畅性 | 总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7.6±15.1 | 58.5±13.7 | 40.0±16.0 | 39.4±12.5 | 10.6±5.9 | 9.9±4.8 | 178.4±45.1 | 182.3±40.2 | |
干预组 | 57.6±17.6 | 64.4±13.4a | 38.3±12.4 | 47.2±12.5a | 10.4±4.6 | 12.4±4.3a | 179.9±36.3 | 213.4±33.6a | |
t值 | -0.017 | -1.617 | 0.457 | -2.281 | 0.129 | -2.063 | -0.133 | -3.090 | |
P值 | 0.987 | 0.112 | 0.650 | 0.027 | 0.898 | 0.044 | 0.885 | 0.003 |
组别 | 例数 | 心理社会 | 动机精力 | 症状/副反应 | 总分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M(P25,P75)]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27 | 15.1±9.5 | 15.1±7.5 | 12.4±5.6 | 11.6±4.1 | 6.0(4.0,11.0) | 6.7±4.7 | 34.9±16.4 | 33.4±11.9 |
干预组 | 27 | 14.5±8.9 | 9.9±7.8a | 10.5±4.0 | 6.7±3.4a | 7.00(2.0,13.0) | 5.5±4.0 | 32.4±15.7 | 22.2±13.0a |
t值 | 0.236 | 2.491 | 1.460 | 4.751 | -0.217 | 1.029 | 0.560 | 3.331 | |
P值 | 0.814 | 0.016 | 0.150 | <0.001 | 0.828 | 0.308 | 0.578 | 0.002 |
Table 4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SQ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组别 | 例数 | 心理社会 | 动机精力 | 症状/副反应 | 总分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M(P25,P75)]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27 | 15.1±9.5 | 15.1±7.5 | 12.4±5.6 | 11.6±4.1 | 6.0(4.0,11.0) | 6.7±4.7 | 34.9±16.4 | 33.4±11.9 |
干预组 | 27 | 14.5±8.9 | 9.9±7.8a | 10.5±4.0 | 6.7±3.4a | 7.00(2.0,13.0) | 5.5±4.0 | 32.4±15.7 | 22.2±13.0a |
t值 | 0.236 | 2.491 | 1.460 | 4.751 | -0.217 | 1.029 | 0.560 | 3.331 | |
P值 | 0.814 | 0.016 | 0.150 | <0.001 | 0.828 | 0.308 | 0.578 | 0.002 |
效益类型 | 效应值 | Boot SE | Bootstrap 95%CI | 效应占比(%) | |
---|---|---|---|---|---|
下限 | 上限 | ||||
直接效应 | -0.591 | 0.264 | -1.121 | -0.061 | 71.12 |
间接效应 | -0.240 | 0.120 | -0.556 | -0.050 | 28.88 |
总效应 | -0.831 | 0.249 | -1.332 | -0.330 | 100.00 |
Table 5 Test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BACS score between intervention subgroups and SQLS score
效益类型 | 效应值 | Boot SE | Bootstrap 95%CI | 效应占比(%) | |
---|---|---|---|---|---|
下限 | 上限 | ||||
直接效应 | -0.591 | 0.264 | -1.121 | -0.061 | 71.12 |
间接效应 | -0.240 | 0.120 | -0.556 | -0.050 | 28.88 |
总效应 | -0.831 | 0.249 | -1.332 | -0.330 | 100.00 |
[1] |
刘彩,郎小娥,栗恺雯,等. 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性激素水平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23,37(19):3545-3549.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3.19.024.
|
[2] |
李国华,孟琳琳,黄薇,等.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22,49(24):4495-4499. DOI:10.20043/j.cnki.MPM.202111497.
|
[3] |
|
[4] |
|
[5] |
|
[6] |
|
[7] |
翟倩,闫芳. 数字化技术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研究进展[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3,23(8):583-592. DOI:10.3969/j.issn.1009-6574.2023.08.009.
|
[8] |
|
[9] |
WHO.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The WHOQOL Group[J]. Psychol Med,1998,28(3):551-558.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陈声云,张可,夏晓伟,等.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6):930-937.
|
[15] |
|
[16] |
|
[17] |
|
[18] |
崔界峰,邹义壮,李玥,等. 简明精神分裂症认知评估测验的临床信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3):183-187.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3.009.
|
[19] |
骆宏,罗南,王义强,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信效度检验与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3):172-174.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韦石凤,马登磊,李林,等.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3,42(4):209-215.
|
[25] |
|
[26] |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