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0年 第23卷 第24期    刊出日期:2020-08-20
    专题研究
    吴韬,夏浩志
    2020, 23(24):  2991-299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93
    摘要 ( )   PDF for PC (1434KB) ( )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会互动缺陷、语言交流障碍、兴趣限制或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表现,但目前该病尚不能根治,只能通过康复而改善症状。ASD儿童的主要照顾者是家长,长期繁重的照护压力严重影响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国外提出了喘息服务的概念,以缓解照顾者照顾压力。本文结合喘息服务的模式及内容、ASD儿童家庭接受喘息服务的影响因素、喘息服务效果评价指标等分析了国外ASD儿童家庭喘息服务研究现状,强调ASD儿童家庭喘息服务应以家庭需求为导向,考虑家庭结构,融合家庭康复,提供个性化服务项目;同时分析了我国ASD儿童家庭机构性喘息服务现状,提出应以社会支持理论为依据,完善喘息服务政策及信息支持,加强喘息服务提供者队伍建设,通过多学科融合为ASD儿童提供涵盖教育、康复训练的综合性喘息服务,提高喘息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路,屈燕花,邹海欧*
    2020, 23(24):  3000-300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05
    摘要 ( )   PDF for PC (1411KB) ( )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显示,全球超过1/3的人口有过童年不良经历。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在2019年的报告中也指出,过去的一年中至少有1/7的儿童遭受过虐待和/或忽视等不良经历。作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童年不良经历不仅会在短期内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甚至会产生终身的影响。近些年国内外诸多学者探索了童年不良经历并研发了相关评估工具,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应用较广泛、信效度较好的童年不良经历评估工具,旨在为国内童年不良经历的评估提供全面的资料,并对我国童年不良经历研究及干预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庭辉*,杨秀清,张丽,佘少华
    2020, 23(24):  3006-301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68
    摘要 ( )   PDF for PC (1386KB) ( )  
    背景 既往欺负行为的研究多聚焦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而针对3~6岁幼儿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广西3~6岁幼儿欺负行为的现状,为更好地预防幼儿欺负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3—5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来宾市、南宁市、玉林市选取10所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每所幼儿园抽取小班、中班、大班各1个班,共30个班1 054例幼儿进行调查研究。使用本课题组编制的《3~6岁幼儿欺负行为评定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由各班班主任填写,借助摄像头现场观察并记录幼儿欺负行为发生状况。问卷包括基本情况、欺负行为评定量表(由间接受欺负、直接受欺负、欺负他人、对欺负的应对4个分量表组成,其中直接受欺负分量表可细分为言语欺负、身体欺负、财物欺负项目)、欺负行为发生场所。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 054份,回收有效问卷982份,回收有效率为93.2%。982名幼儿中男518例,女464例;卷入欺负行为184名(占18.7%,其中间接受欺负34名、直接受欺负98名、欺负他人52名),未卷入欺负行为798名(占81.3%)。男性幼儿卷入欺负行为、欺负他人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班段幼儿卷入欺负行为、直接受欺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受欺负幼儿受到直接言语欺负发生率低于女性,直接身体欺负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班段受欺负幼儿受到直接言语欺负、间接受欺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欺负幼儿对欺负的应对分量表得分〔(19.9±4.1)分〕高于未卷入欺负行为幼儿〔(10.3±3.5)分〕(t=28.15,P<0.01)。卷入欺负行为的184名幼儿中,欺负行为发生的场所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活动室〔76例(41.3%)〕、室外活动场〔36例(19.6%)〕、过道和大厅〔34例(18.5%)〕。不同班段幼儿欺负行为发生在室外活动场、活动室、幼儿园角落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3~6岁幼儿欺负行为检出率较高,卷入欺负行为、欺负他人的幼儿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卷入欺负行为、直接受欺负幼儿在班段上存在差异;幼儿在直接受欺负时,其受言语欺负和身体受欺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其受言语欺负在班段中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班段幼儿在受欺负发生率、欺负行为发生场所上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俊轩,张晓霞,彭欣,谢易娴,鲍欣雨,刘焱,程梦娇,李宇斯,郭卓源,马金香*
    2020, 23(24):  3012-301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017
    摘要 ( )   PDF for PC (1164KB) ( )  
    背景 与传统肥胖指标相比,新型肥胖指标脂质蓄积指数(LAP)是预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更好的指标。LAP对中国北方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也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由于国内南北方气候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南北方人群的三酰甘油、腰围也大有不同,因此LAP在国内南方地区的适用性仍有待研究。目的 探讨LAP对珠三角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常住于珠三角地区不同社区的828例居民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接受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LAP四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为Q1组(LAP<11.22),Q2组(LAP:11.22~22.05),Q3组(LAP:22.06~44.50),Q4组(LAP>44.50),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AP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肥胖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排除研究资料不完整18例,最终纳入810例调查对象,其中Q1组203例,Q2组202例,Q3组202例,Q4组203例。LAP与空腹血糖、2型糖尿病粗患病率呈正相关(P<0.05)。Q4组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是Q1组的12.22倍〔OR=12.22,95%CI(2.83,52.67),P<0.001〕。当控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水平时,Q4组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是Q1组的6.65倍〔OR=6.65,95%CI(1.49,29.77),P<0.05〕。当控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水平、体育锻炼、收缩压、舒张压时,Q4组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是Q1组的5.04倍〔OR=5.04,95%CI(1.07,23.64),P<0.05〕。LAP预测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BMI(Z=-2.210,P=0.027)。LAP预测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灵敏度为85.37%,最佳临界值为25.485。结论 LAP对珠三角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预测效果优于BMI,但与WHR预测效果相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孙峰,燕存子,夏宇,王在义*
    2020, 23(24):  3018-302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797
    摘要 ( )   PDF for PC (1139KB) ( )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栓塞(PE)发生率显著高于常人,但目前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呼吸危重症中心住院治疗的血红蛋白(Hb)≤140 g/L的COPD患者。依据肺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CTP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并发PE组和单纯COPD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史。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倾向性评分值,采用1∶1最邻近原则匹配,卡钳值为0.05,筛选出基线相同的两组病例。记录患者的D-二聚体、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影响因素,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病例339例,其中单纯COPD组289例,并发PE组50例。采用PSM方法筛选两组患者,最终得到单纯COPD组、并发PE组各50例进行后续研究。并发PE组患者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计数(N)、RDW、NLR高于单纯COPD组,淋巴细胞计数(L)低于单纯COPD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是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影响因素〔OR=1.561,95%CI(1.096,2.225),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伴红细胞增多的COPD患者RDW与NLR呈正相关(rs=0.225,P<0.05)。结论 RDW升高是Hb≤140 g/L的COPD患者并发PE的危险因素,且RDW与NLR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崔建国1,梁淑芹2,杨倩倩1,石斗飞1,徐文文1,齐洁1,马慧1,闫晓红1,毛艳华1,张清潭1
    2020, 23(24):  3023-302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094
    摘要 ( )   PDF for PC (1146KB) ( )  
    背景 微血管性心绞痛(MVA)是易被忽视的疾病,目前因无明确的相关指标而导致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无法快速准确判定MVA,且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径及迂曲与原发性MVA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8年1月—2010年9月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心绞痛症状入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 361例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每例患者的SYNTAX评分,大于0分者为冠心病(CAD)组,等于0分者再按照临床标准分为MVA组及非冠心病(NCAD)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脂指标、肾功能指标、胆红素及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和冠状动脉迂曲的情况〕,并进一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其基线资料与原发性MVA的相关性。结果 MVA组与CAD组的平均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冠状动脉迂曲比例、ESR、Hb、NLR、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血糖(Gl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A组与NCAD组性别、平均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吸烟史、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冠状动脉迂曲比例、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相较CAD组,冠状动脉近段平均内径〔OR=8.279,95%CI(5.459,12.556),P<0.001〕、冠状动脉迂曲〔OR=6.761,95%CI(3.755,12.174),P<0.001〕、Hb〔OR=1.057,95%CI(1.031,1.083),P<0.001〕、女性〔OR=3.019,95%CI(1.379,6.609),P=0.006〕、高血压〔OR=0.194,95%CI(0.106,0.353),P<0.001〕、糖尿病〔OR=0.105,95%CI(0.020,0.548),P=0.008〕、LDL-C〔OR=0.617,95%CI(0.412,0.914),P=0.019〕是原发性MVA的独立影响因素;相较NCAD组,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OR=9.246,95%CI(6.050,14.129),P<0.001〕、冠状动脉迂曲〔OR=4.105,95%CI(2.288,7.363),P<0.001〕、Hb〔OR=1.042,95%CI(1.017,1.068),P=0.001〕、Glu〔OR=1.214,95%CI(1.030,1.432),P=0.021〕、高血压〔OR=0.282,95%CI(0.154,0.517),P<0.001〕及糖尿病〔OR=0.138,95%CI(0.026,0.745),P=0.021〕是原发性MVA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原发性MVA〔OR=5.150,95%CI(3.366,7.881),P<0.001〕、女性〔OR=1.460,95%CI(1.097,1.944),P=0.009〕、高血压〔OR=1.564,95%CI(1.169,2.094),P=0.003〕和HDL-C〔OR=1.479,95%CI(1.067,2.050),P=0.019〕是冠状动脉迂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与原发性MVA独立负相关,Hb、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冠状动脉迂曲与原发性MVA独立正相关。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增大、冠状动脉迂曲可能是原发性MVA的继发表现而不是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杜飞*,张李,龚玲
    2020, 23(24):  3029-303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719
    摘要 ( )   PDF for PC (1138KB) ( )  
    背景 全身性炎症是冠状动脉疾病(CAD)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之间的病理生理联系,然而,亚临床慢阻肺对疑似或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慢阻肺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和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CAD依据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进行确诊。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慢阻肺组和无慢阻肺组。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部位和范围,以及与慢阻肺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210例患者中138例(65.7%)确诊为CAD;101例(48.1%)确诊为慢阻肺。慢阻肺组CAD、狭窄程度≥50%、累及三支血管、累及多支血管、累及左冠状动脉及重度CAD发生率均高于无慢阻肺组(P<0.05)。重度慢阻肺患者的CAD及狭窄程度≥50%发生率均高于轻度、中度慢阻肺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OR=11.42,95%CI(5.34,24.59),P<0.001)〕是CAD的影响因素;慢阻肺是狭窄程度≥50%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OR=4.78,95%CI(2.21,10.34),P<0.001〕。结论 在CAD患者中,慢阻肺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慢阻肺是CAD和狭窄程度≥50%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徐琳,路苹,姚红梅,张翊玲*
    2020, 23(24):  3034-303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52
    摘要 ( )   PDF for PC (1158KB) ( )  
    背景 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最常见原因。人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在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而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重要炎性指标如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IL)-6、IL-17、IL-33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 研究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表达情况及其与炎性指标——PCT、CRP、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研究血清sPLA2-X对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47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1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别检测健康对照组体检当天、观察组治疗前(入院当天)与治疗后(出院前1天)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分析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与PCT、CRP、iNOS、IL-6、IL-17、IL-33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sPLA2-X、PCT、CRP、iNOS、IL-17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IL-6、IL-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sPLA2-X、白细胞计数、PCT、CRP、iNOS、IL-6、IL-17、IL-33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病例组治疗前血清sPLA2-X与PCT、CRP、iNOS、IL-6、IL-17、IL-33均呈正相关(r=0.526 2、
    0.640 1、0.550 7、0.516 8、0.609 9、0.357 4,P值均<0.01)。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sPLA2-X升高,且其与PCT、CRP、iNOS、IL-6、IL-7、IL-33呈正相关,表明血清sPLA2-X与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有重要的关联,血清sPLA2-X可作为评估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徐学萍1,2,汪汉1,崔彩艳1,2,张玉玫1,2,李思艺1,2,朱峰1,2,叶滔1,蔡琳1,2*
    2020, 23(24):  3040-304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96
    摘要 ( )   PDF for PC (1148KB) ( )  
    背景 自2014年以来,成都地区持续推动胸痛中心建设,以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救治水平。目前已有研究报道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临床诊疗存在指南-实践差距,但是尚无关于成都地区NSTE-ACS患者临床诊疗指南-实践差距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目的 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探讨成都地区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下NSTE-ACS治疗的指南-实践差距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选取成都地区正在建设和已经建设胸痛中心的三级医院共11家,纳入2017—2018年在这11家医院住院治疗的NSTE-ACS患者1 022例。在胸痛中心数据填报平台和11家医院(其中7家为基层版胸痛中心)的电子病历系统中收集NSTE-ACS患者一般资料、治疗策略、在推荐时间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情况及出院带药情况。根据《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中NSTE-ACS患者有创治疗策略风险标准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141例,低危组)、中危(178例,中危组)、高危(668例,高危组)和极高危(35例,极高危组)。结果 1 022例患者中,629例(61.5%)接受了侵入性诊疗(其中388例行PCI)。低危组、极高危组侵入性诊疗率高于中危组,低于高危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TE-ACS类型、冠心病病史是患者在推荐时间内行PCI的影响因素(P<0.05)。中危组、极高危组出院带阿司匹林(ASA)、他汀类药物率高于低危组,低于高危组(P<0.05);极高危组出院带P2Y12抑制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率高于低危组、中危组,低于高危组(P<0.05);中危组出院带β-受体阻滞剂(BB)率高于低危组、极高危组,低于高危组(P<0.05);高危组出院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最佳药物治疗(OMT)率低于低危组,高于中危组、极高危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舒张压和胸痛中心版本是出院带OMT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成都地区NSTE-ACS患者侵入性诊疗率(61.5%)、PCI率(38.0%)和二级预防用药P2Y12抑制剂(74.0%)、ASA(73.4%)和他汀类药物(86.7%)均存在指南-实践差距;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无冠心病病史患者更不易在推荐时间内行PCI,而入院舒张压升高和基层版胸痛中心是促进患者出院带OMT的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欢英,许望梅,陈小丽*,盛春风,李凡
    2020, 23(24):  3047-305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144
    摘要 ( )   PDF for PC (1091KB) ( )  
     背景 雾化吸入器依据装置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压力射流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网雾化器。振动筛网雾化器近年在国内逐渐发展,但目前对振动筛网雾化器研究较少。目的 比较振动筛网雾化器与压力射流雾化器雾化时间和雾化后残余量的差异。方法 2019-05-19至2019-06-19,分别选择三种品牌压力射流雾化器与对应的振动筛网雾化器(分别记为A、B、C),采用平行队列分析法,比较三种品牌压力射流雾化器与相对应的振动筛网雾化器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时所需的雾化时间及雾化后残余量;并比较三种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时所需的雾化时间和雾化后残余量。结果 A、B、C品牌压力射流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所需的雾化时间长于振动筛网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后残余量多于振动筛网雾化器(P<0.05);三种品牌压力射流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所需的平均雾化时间〔(21.35±2.26)min〕长于振动筛网雾化器〔(13.55
    ±2.92)min〕(Z=-6.42,P<0.05)。三种品牌压力射流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后平均残余量〔(0.47
    ±0.05)ml〕多于振动筛网雾化器〔(0.03±0.02)ml〕(Z=-6.67,P<0.05)。B、C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所需的雾化时间均短于A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P<0.05);B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后的残余量多于A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C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后的残余量少于A品牌振动筛网雾化器(P<0.05)。结论 雾化6 ml 0.9%氯化钠溶液时,振动筛网雾化器雾化所需的雾化时间及雾化后残余量均少于压力射流雾化器,值得在临床和家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燕*,范晓翔,章美武,庄鲁辉,毛达峰
    2020, 23(24):  3051-30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51
    摘要 ( )   PDF for PC (2573KB) ( )  
    背景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改变。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高度表达,诱导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并促进纤维化的进展。NLRC5作为最主要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NLRs)家族成员,是炎症途径中的重要负性调节因子。有证据表明,NLRC5是肝纤维化及其逆转的关键调节因子,可以通过调节炎症信号和肝纤维化反应参与肝纤维化的发展及逆转。目的 探讨NLRC5在TGF-β1诱导的HSC活化及逆转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2018年3—7月选取2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5~20 g),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正常对照组和逆转组,每组8只。实验组和逆转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然后处死小鼠,进行HE、Masson染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肝纤维化程度;检测小鼠肝组织NLRC5及其mRNA、磷酸化抑制蛋白α IκBα(P-IκBα)、IκBα、胞质p65、核p65水平。体外培养LX-2细胞,将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及TGF-β1+MDI组;检测各组LX-2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α1(Col1α1)及其mRNA水平,NLRC5及其mRNA水平。siRNA干扰NLRC5后,将激活的LX-2细胞分为NLRC5-siRNA组、Control-siRNA组及正常细胞组,检测NLRC5及其mRNA、α-SMA、Col1α1、P-IκBα、IκBα、胞质p65、核p65。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肝细胞索排列整齐,无坏死变性、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实验组小鼠肝组织存在点状坏死和再生现象,可见脂肪变性、气球样变性;逆转组可见肝脏恢复红润,结构趋于正常。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镜下可见大量蓝色胶原纤维;而逆转组胶原纤维增生相比实验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实验组小鼠肝组织中α-SMA阳性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逆转组(P<0.05)。实验组小鼠肝组织中NLRC5、NLRC5 mRN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逆转组(P<0.05)。实验组小鼠肝组织P-IκBα、核p65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逆转组,胞质p65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及逆转组(P<0.05)。TGF-β1组LX-2细胞的α-SMA、Col1α1及其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GF-β1+MDI组(P<0.05)。TGF-β1组LX-2细胞中NLRC5及其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TGF-β1+MDI组(P<0.05)。NLRC5-siRNA组NLRC5水平(0.679±0.045)低于Control-siRNA组(1.260±0.071)(P<0.001)。NLRC5-siRNA组α-SMA、Col1α1及其mRNA水平低于Control-siRNA组,高于正常细胞组(P<0.05)。NLRC5-siRNA组P-IκBα和核p65水平高于正常细胞组和Control-siRNA组,胞质p65水平低于正常细胞组和Control-siRNA组(P<0.05)。结论 NLRC5可调节TGF-β1诱导的HSC活化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并可以调节和干扰与肝纤维化相关的关键过程,其可能通过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在调节肝纤维化进展及逆转中起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宁美英1,房太勇2,尹忠鹏3,陈虎4*
    2020, 23(24):  3060-306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76
    摘要 ( )   PDF for PC (1139KB) ( )  
    背景 雷贝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而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相对于口服雷贝拉唑具有起效迅速、对胃肠黏膜刺激小等特点。目前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的已知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来源于药品说明书、国家药物不良反应中心反馈及现有的文献报道,缺乏真实世界广泛人群应用的安全性评价数据。目的 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方法,评估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奥加明?)在广泛人群使用中的安全性,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类别、严重程度、发生率等,以期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单臂开放、非干预性、病例登记、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设计方法,收集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6月使用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的3 004例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5家研究中心的患者病历信息由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导出。收集患者病历信息中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临床诊断、用药情况(用药剂量、用药频次、用药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3 004例患者来源于沧州市中心医院600例,沧州市人民医院385例,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198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 322例,新乡市中心医院499例。3 004例患者临床诊断,前4位分别是高血压338例(11.25%),肠部肿瘤258例(8.59%),肠梗阻254例(8.46%),消化道出血199例(6.62%)。3 004例患者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使用情况:单次剂量为10 mg/次13例(0.43%),20 mg/次2 949例(98.17%),
    30 mg/次5例(0.17%),40 mg/次21例(0.70%),80 mg/次1例(0.03%),有15例未记录单次剂量;给药频次为
    1次/d 1 924例(64.05%),2次/d 911例(30.33%),3次/d 23例(0.77%),有146例未记录给药频次;用药时间为≤5 d 1 620例(53.93%),6~10 d 886 例(29.49%),11~20 d 405例(13.48%),>20 d 80例(2.66%),有13例未记录用药时间。61例(2.03%)患者在接受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白细胞计数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肌酸激酶升高、收缩压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谷氨酰转肽酶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舒张压升高的发生率均介于0.10%~0.50%,在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的药物不良反应说明书提供的参考范围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的发生率为0.03%,低于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的药物不良反应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值(0.10%);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的药物不良反应说明书中未提供肌酸激酶升高发生率的参考值,本研究中患者肌酸激酶升高的发生率为0.30%;未发现罕见、新的、非预期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相互作用。患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医生均根据临床经验做出相应治疗及处理。结论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常见药物不良反应轻微,临床应用安全性高,未发现严重的药物间相互作用,可满足临床用药安全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周赛1,马红丽2*,阮文珍1
    2020, 23(24):  3064-306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07
    摘要 ( )   PDF for PC (2839KB) ( )  
    背景 静脉用药由于疗效明确、起效迅速等,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而静脉用药过程中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是当今医疗安全的基础。目的 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静脉安全用药管理模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2019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全院开始实行静脉安全用药管理模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9年3—5月3个临床科室(肝胆胰二科、血液内科、胸心外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静脉用药共
    41 537组),2019年7—9月3个临床科室(肝胆胰一科、呼吸内科一、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静脉用药共39 132组)。本院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基于信息化构建静脉安全用药管理模式,即在医嘱系统中新增“警示”模块,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葡萄糖或患者使用过敏类药物起到限制或提醒功能,同时增加输液结束扫描,实现静脉输液全程可追溯。比较两组静脉用药近似错误(糖尿病患者用葡萄糖、药物过敏干预近似错误)发生率、静脉输液追溯完整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用葡萄糖近似错误发生率、药物过敏干预近似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2%与0.56%,0.03%与0.32%,P<0.05)。对照组静脉输液追溯完整率为0,而观察组静脉输液追溯完整率为97.34%。结论 基于信息化构建的静脉安全用药管理模式可以减少静脉用药的潜在不安全危险因素,减少静脉用药近似错误的发生,有利于实现静脉输液全程可追溯,责任到人,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寿铁军,程孝强,龚晟,宋磊,李勇*
    2020, 23(24):  3070-307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72
    摘要 ( )   PDF for PC (1142KB) ( )  
    背景 细菌耐药性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问题,儿童穿孔性阑尾炎相关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处于不断变迁中,影响了抗菌药物治疗,给临床用药选择带来挑战。目的 探究儿童穿孔性阑尾炎细菌耐药性变迁情况,并分析其抗菌药物方案的变化,旨在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策略。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诊治的461例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时间将患儿分为两组: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患儿分至G1组(n=214),2016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患儿分至G2组(n=247)。分析患儿阑尾炎术中腹腔脓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患儿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结果 461例患儿中,451例进行了细菌培养,10例未送检(原因系穿孔阑尾脓液极少、难以留取)。细菌培养结果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咽峡炎链球菌检出株数均居G1组和G2组前3位,分别占G1组的60.8%(129/212)、10.4%(22/212)、6.1%(13/212)和G2组的59.5%(163/274)、12.0%(33/274)、4.7%(13/274)。G1组和G2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呋喃妥因耐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和G2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耐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和G2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耐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和G2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头孢替坦、呋喃妥因、亚胺培南耐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抗菌药物方案中,前3位分别为头孢曲松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地嗪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甲硝唑氯化钠、头孢曲松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甲硝唑磷酸二钠;G2组抗菌药物方案中,前3位分别为头孢他啶+甲硝唑磷酸二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甲硝唑磷酸二钠、头孢替安+注射用阿洛西林钠;相较于G1组,G2组头孢曲松使用减少,同时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使用增加。结论 细菌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头孢曲松等作为经验性用药的首选用药地位已经被质疑,亚胺培南作为三线用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方面正越来越被广泛使用。药敏试验结果对指导经验性用药有重要意义,需要重视细菌耐药性动态变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袁敏1,2,黄雅芳3,郝立晓4*,贾建国2,5*
    2020, 23(24):  3075-308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118
    摘要 ( )   PDF for PC (1104KB) ( )  
    背景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之下,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减弱,机构养老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报道,很多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营养不合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目的 通过调查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全科医师营养教育及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北京市7家养老机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老年人抑郁量表(GDS)。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258例老年人中,存在营养不良及存在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老年人共计75例(29.1%)。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体质指数(BMI)、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及精神状态的老年人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2.349(1.070,5.156)〕、BMI〔OR(95%CI)=0.092(0.036,0.239)〕、医疗费用支付方式〔OR(95%CI)=0.208(0.083,0.522)〕、日常活动能力〔OR(95%CI)=10.214(3.099,33.669)〕、患病种数〔OR(95%CI)=2.682(1.248,5.763)〕及精神状态〔OR(95%CI)=4.822(2.005,11.600)〕是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地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面临着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发生风险的健康威胁,高龄、低BMI、抑郁、合并多种疾病、日常活动能力低下及无医保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对老年人加强个性化营养教育和营养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朱丹1,曾平2,韩凤3,谢红1*
    2020, 23(24):  3081-308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17
    摘要 ( )   PDF for PC (1111KB) ( )  
    背景 营养筛查与评估是开展规范化营养支持的基础,WS/T 552-2017《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发布前后,尚缺乏关于此标准中评估工具信效度研究的有关报告。目的 评价《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在京津地区有代表性的养老机构应用的信效度。方法 2019年5—6月,采用方便抽样对北京、天津7家养老机构中入住的444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临界比、条目-总分相关系数、探索性因子分析、Cronbach's α系数和折半信度系数评价《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的信效度。结果 共发放问卷474份,回收有效问卷444份,有效回收率为93.7%。《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各条目临界比为-1.992~13.272,条目-总分相关系数为-0.051~0.566;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公因子,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2.069%,4个条目因子载荷<0.40而未达标准;《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323,折半信度为0.531,8个公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542~0.649,折半信度为-0.424~0.637。结论 《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在养老机构中应用时部分条目的鉴别度和同质性不高,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不是非常理想,在进行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筛查与评价时,需要对条目进一步斟酌,才能更有效地评价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雅兰1,黄国东2*,蔡林坤1,黄琼荷1,甘佳丽1,薛涵予1
    2020, 23(24):  3086-309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43
    摘要 ( )   PDF for PC (1164KB) ( )  
    背景 目前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特别是对微循环障碍及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异常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容易复发,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早期DN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的 探讨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早期D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早期D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调节蛋白(TM)、全血高切黏度(ηbH)、全血中切黏度(ηbM)、全血低切黏度(ηbL)、血浆黏度(ηp)、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AI)、辅助T淋巴细胞(CD4+)、抑制T淋巴细胞(CD8+)、辅助T淋巴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CD4+/CD8+)。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AER、Scr、Cys C、TX-B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O高于对照组,ET-1、vWF、TM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ηbH、ηbM、ηbL、ηp、FIB、红细胞A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壮药复方仙草颗粒治疗早期DN脾肾亏虚、湿热瘀血证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早期DN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改善早期DN患者的肾功能、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方向1*,金珊1,杨文明1,陈怀珍1,傅亚瑜2
    2020, 23(24):  3094-309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41
    摘要 ( )   PDF for PC (1143KB) ( )  
    背景 肝豆状核变性(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病变基础为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紊乱,进行性肝病及神经系统症状是其常见特征。目前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方案对WD的诊疗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许多学者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其疗效。目的 研究肝豆汤联合驱铜治疗湿热内蕴型WD患者平衡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2018年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存在平衡障碍的W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肝豆汤,8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平衡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尿铜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BB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铜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豆汤联合驱铜治疗可有效改善湿热内蕴型WD患者平衡障碍,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徐玲玲,林宏容,巴宏军,柯志勇,唐雯*
    2020, 23(24):  3099-31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143
    摘要 ( )   PDF for PC (2131KB) ( )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病隐匿,因累及部位不同,导致其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样,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该病目前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报道了1例使用沙利度胺和普纳洛尔等联合治疗成功治愈的CAEBV合并肠炎、血管病变及脑炎病例,并进行了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CAEBV的认识。本例患儿予沙利度胺、普萘洛尔、更昔洛韦、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治疗方法安全有效,为CAEBV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牛慧艳1*,刘娟1,王海1,彭超英2,贾渭泉2
    2020, 23(24):  3104-310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799
    摘要 ( )   PDF for PC (1589KB) ( )  
    线粒体脑肌病属于罕见性母系遗传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家4例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卒中样发作、头痛、癫痫、高乳酸血症、肌肉不耐受疲劳、高级智能下降、听力下降和身材矮小等,结合特征性影像学变化、基因检测及肌肉活检明确诊断,并结合文献对只有女儿能将其线粒体DNA(mt-DNA)传递给下一代的母系遗传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帮助临床认识此病,进一步提高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诊断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苹苹1,胡义亭2,张建2,王玉珍2*
    2020, 23(24):  3109-311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574
    摘要 ( )   PDF for PC (1135KB) ( )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AI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于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以致卟啉或其前体过度生成所致的一组代谢性疾病。AIP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反复发作,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目前其治疗方法包括精氨酸血红素、肝移植、经脾肝细胞移植,而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疗法,受到国内外AIP患者的期待。本文从AIP的发病机制、诊断、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策略等多方面介绍最新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医师对AIP的认识,为AIP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肖小龙1,樊文彬2,贺平1*
    2020, 23(24):  3114-311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424
    摘要 ( )   PDF for PC (1284KB) ( )  
    肛门直肠狭窄临床表现为大便形状变细或排便困难,肛门疼痛或腹胀,甚至发生肠梗阻。肛门直肠狭窄由先天性、原发性、继发性因素造成,而继发性因素最为常见,痔手术是继发性肛门直肠狭窄的主要原因。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其治疗困难,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和医疗问题。影响该病发生的因素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操作水平、术后管理等。临床上应格外重视肛门直肠狭窄的预防。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对于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方案选择尚无指南可参考,本文主要围绕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原因、预防及临床应对策略进行讨论,以期为基层医师防治该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