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Vol. 20 ›› Issue (11): 1305-1309.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1.006

• 专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社区中年人群十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及干预效果研究

徐绮1,2,沈节艳1*,施榕3,薛锦花2   

  1. 1.200127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
    2.200129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201203上海市,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
    *通信作者:沈节艳,主任医师;E-mail:dr_jyshen@sina.com
  • 出版日期:2017-04-15 发布日期:2017-04-15
  • 基金资助: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专项基金资助(PW2013C-5)

  • Published:2017-04-15 Online:2017-04-15

摘要: 目的  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十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评估社区45~59岁居民10年ICVD的发病风险,并评价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3月,按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随机选取上海市沪东社区33个居委会中的5个居委会,其中年龄为45~59岁的常住人口均纳入本研究。调查受试者基本情况,测量身高、体质量,检测总胆固醇水平,采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十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评估10年ICVD发病危险度。将发病危险度在中危及以上人群归为需进行社区干预者,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干预方案采用临床干预和社区宣教相结合,并依据其自身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690例,获得完整资料者636例,其中10年ICVD发病危险度为极低危439例,低危158例,中危30例,高危7例,极高危2例。需进行社区干预39例,实际完成干预34例。中危及以上人群干预前后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及以上人群干预后收缩压、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中危及以上人群干预前吸烟率为38.2%(13/34),经干预后有3例戒烟,干预后吸烟率为29.4%(10/34)。干预后,男性10年ICVD发病危险度为极低危3例,低危10例;女性10年ICVD发病危险度为极低危4例,低危10例,中危6例,高危1例。结论  ICVD的危险因素在中年人群中已经存在,部分已达到了亟待干预的状况,早期对无症状危险人群的社区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早期社区干预, 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