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5, Vol. 28 ›› Issue (24): 2979-2984.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341
        
                    
            韩冰1,*( ), 杜淑珍2, 孟晓雪1, 张璐1, 陈梓娴3, 滕凤玲4
), 杜淑珍2, 孟晓雪1, 张璐1, 陈梓娴3, 滕凤玲4
                  
        
        
        
        
    
        
                   
            HAN  Bing1,†( ), DU  Shuzhen2, MENG  Xiaoxue1, ZHANG  Lu1, CHEN  Zixian3, TENG  Fengling4
), DU  Shuzhen2, MENG  Xiaoxue1, ZHANG  Lu1, CHEN  Zixian3, TENG  Fengling4
			  
			
			
			
                
        
    
摘要: 背景 心肌纤维化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重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骨膜蛋白是心肌间质中的一种非结构蛋白,可与心肌间质中的其他蛋白结合,促进其在心肌间质中的沉积,引起心肌纤维化。但其是否可作为心肌纤维化的生物学标志物尚不明确。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骨膜蛋白水平与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以及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骨膜蛋白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收集患者心功能指标,收集患者心脏核磁共振和钆剂延迟强化(LGE)定量分析结果。出院后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心力衰竭再住院、心力衰竭恶化和心血管死亡。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血浆骨膜蛋白水平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血浆骨膜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绘制不同血浆骨膜蛋白水平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究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98例患者完成了随访,其中男66例,女32例,患者平均年龄(51.8±13.7)岁,平均血浆骨膜蛋白水平(317.5±300.6)ng/mL。按照血浆骨膜蛋白水平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3组:Q1组(血浆骨膜蛋白≤174.1 ng/mL,n=32)、Q2组(174.1 ng/mL<血浆骨膜蛋白≤265.1 ng/mL,n=34)、Q3组(血浆骨膜蛋白>265.1 ng/mL,n=32)。Q1~Q3组患者心房颤动比例、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骨膜蛋白、左心房内径(LAD)、LGE%、心力衰竭恶化、复合终点事件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GE%、LAD、血清肌酐、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2型糖尿病、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与骨膜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骨膜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GE%、LAD、2型糖尿病及NT-proBNP为骨膜蛋白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骨膜蛋白水平与心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并与心力衰竭再住院、恶化及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相关,其水平升高可导致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