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9, Vol. 22 ›› Issue (30): 3757-3761.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15
翁映虹1,2,笪宇威1*,徐敏1,卢岩1,徐佳丽1,邱占东1,贾宇1,赵红梅3
WENG Yinhong1,2,DA Yuwei1*,XU Min1,LU Yan1,XU Jiali1,QIU Zhandong1,JIA Yu1,ZHAO Hongmei3
摘要: 目的 探讨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快速进展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通过分析1例2018-06-28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快速进展型M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M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 本例患者以双眼睑下垂及复视为首发症状,快速进展至球部及四肢无力,晨轻暮重,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新斯的明试验阳性,重频电刺激低频递减,确诊为MG。经溴吡斯的明、丙种球蛋白冲击、激素及甲氨蝶呤治疗后,患者于3个月后完全恢复。结论 MG可出现神经肌肉接头以外的其他系统损害,考虑MG可能是一种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相关的全神经系统均可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非单一神经肌肉接头受累所致。其发病机制可能与AChR-Ab与中枢及周围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有关,早期经免疫治疗预后较好,临床上需提高对该病认识,避免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