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韵哲, 苗竣翔, 韦杰桦, 陈立章, 王婷婷. 细胞周期蛋白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先兆子痫的关联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7): 2142-2148. |
[2] |
张柠, 樊世明, 任明, 沈有录, 马艳梅, 窦小红, 普措, 鲁星琴, 黄强, 薛睿, 王福彦, 林莹, 张吉辉, 田辉珍, 韩萍, 韩玉娟, 韩淑萍, 刘青灵, 卢天龙, 芦永良, 鄂维建. 不同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15): 1862-1870. |
[3] |
庞爱梅, 高伟, 张恒, 蒲双双, 郭莉莉, 范子荣, 刘海霞, 刘瑞霞. 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药物基因作用靶点多态性分布及叶酸联合维生素D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6): 704-710. |
[4] |
王舟, 邓金龙, 吴东峰. ACAT-1 rs104492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脂反应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1): 2620-2625. |
[5] |
何丹, 马建华, 马娟, 杜磊, 张艳, 郝晨光. 调节性B淋巴细胞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0): 2513-2517. |
[6] |
陈泽然, 易婷, 高萍, 金硕果. 胶质淋巴系统——脑部疾病机制研究新方向[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29): 3603-3606. |
[7] |
王英南, 吴忱思, 赵乐, 张风宾, 张韶辰, 郭占军, 张瑞星. 线粒体DNA D-环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发病年龄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15): 1883-1887. |
[8] |
易婷, 金硕果, 尹海燕, 高萍, 朱天民. 脑胶质淋巴系统——脑卒中病理机制的新探索[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09): 1136-1140. |
[9] |
董震,刘欣,张丽丽,王素娟,栗克清,张云淑. 首发精神分裂症与DRD2基因多态性和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32): 4116-4120. |
[10] |
凃影叶,张洪江,康淳,杜飞,崔佳慧,邵薇,袁志敏,王伟杰,杨康鹃. ADP-核糖基化样因子15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27): 3469-3476. |
[11] |
秦义人,王达鹏,赵红如,方琪.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年龄层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26): 3302-3309. |
[12] |
吴忱思,郭占军,彭晨星,赖瑞雪,张晓云. 线粒体DNA D-loop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年龄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20): 2546-2551. |
[13] |
任丽君,王军杰,马豪莉,侯会娟,司马盼盼,宋瑞捧. 大麻素受体1型基因多态性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17): 2152-2156. |
[14] |
乔燕燕,刘斌,路燕. 常规静脉给药联合鞘内药物注射治疗急性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23(12): 1513-1516. |
[15] |
孙晓君,郭世磊. 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或阿司匹林后产生上消化道损伤风险与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23): 2866-2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