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Vol. 20 ›› Issue (21): 2613-2618.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21.011

• 专题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纳米细菌大鼠肾结石模型肾脏结石形成时间的动态研究

褚浩,王勤章,吴双,钱成,王议鹤,钱彪*   

  1. 832000新疆石河子市,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通信作者:钱彪,副教授,副主任医师;E-mail:qb2003_2000@163.com
  • 出版日期:2017-07-20 发布日期:2017-07-20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60140)

  • Published:2017-07-20 Online:2017-07-20

摘要: 目的  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rco-CT)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动态观察纳米细菌诱导的大鼠肾结石模型肾脏结石形成情况。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6月,将60只SPF级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诱石组,各30只。对照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1.2 ml,诱石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纳米细菌悬液1.2 ml。两组大鼠注射后第1~10周每周处死3只,收集双侧肾脏待测。采用Mirco-CT检查两组大鼠肾脏,统计第1~10周两组大鼠检测到的肾脏高密度影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组大鼠肾脏晶体的形成情况,统计第1~10周两组大鼠肾脏晶体阳性情况。结果  Mirco-CT扫描结果:第1~10周,对照组大鼠肾脏均未见高密度影;第7~10周诱石组大鼠肾脏可见白色颗粒样高密度影。第1~10周,诱石组大鼠肾脏高密度影检出4只(13.3%),对照组未检出;截至第10周末,两组大鼠肾脏高密度影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第1~10周,对照组大鼠肾脏内无晶体沉积。第4周及第6~10周诱石组大鼠肾脏可见灰白色晶体。第1~10周,诱石组大鼠肾脏晶体阳性11只(36.7%),对照组均为阴性;截至第10周末,诱石组大鼠肾脏晶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纳米细菌在第4周开始诱导大鼠肾脏形成结晶,这个病理过程在第6~10周持续存在,Mirco-CT检查可见第7~10周形成高密度结石样物质,纳米细菌可能通过早期损伤肾脏诱导结晶形成并进一步产生结石。

关键词: 肾结石, 纳米细菌, 模型, 动物,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