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6, Vol. 19 ›› Issue (15): 1744-1748.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5.002

• • 上一篇    下一篇

利多卡因浸润鼻腔黏膜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性鼻内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何亮亮,左欣鹭,曹国庆,杨立强,武百山,岳剑宁,赖光辉,郭玉娜,杨惠婕,唐元章,倪家骧   

  1. 100053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何亮亮,曹国庆,杨立强,武百山,岳剑宁,赖光辉,郭玉娜,杨惠婕,唐元章,倪家骧);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左欣鹭);通信作者:倪家骧,100053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E-mail:nijiaxiang@263.net
  • 出版日期:2016-05-20 发布日期:2016-05-20
  • 基金资助: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资助项目(XYLX201507)

  • Published:2016-05-20 Online:2016-05-20

摘要: 目的  评估利多卡因浸润鼻腔黏膜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性鼻内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性鼻内神经痛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利多卡因组(A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B组),各20例。分别用蘸有1%利多卡因药液和0.9%氯化钠溶液的棉签浸润A组和B组患者鼻腔黏膜,3~5 min/次,时间间隔1~3 min,共浸润5~10次。记录患者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即刻、1、4、7 d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首次治疗后即刻、治疗后7 d主诉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程度≥50%)、鼻涕明显减少(鼻涕减少≥50%)的例数,接受治疗次数,满意度VAS评分,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在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的VA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在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的VA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A组患者治疗后4 d总体疼痛、眼部疼痛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即刻、1、4、7 d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B组患者治疗后4、7 d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P<0.05)。A组患者治疗后即刻主诉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明显缓解例数多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主诉鼻涕明显减少,治疗后7 d主诉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明显缓解、鼻涕明显减少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7 d主诉鼻涕明显减少例数多于治疗后即刻(P<0.05);B组患者治疗后7 d主诉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明显缓解、鼻涕明显减少的例数多于治疗后即刻(P<0.05)。A组患者接受治疗次数≥2次的患者多于B组(P<0.05)。A组患者满意度VAS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  1%利多卡因浸润鼻腔黏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性鼻内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呼吸道感染, 神经痛,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