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25, Vol. 28 ›› Issue (33): 4166-4171.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558
WU Zhongping1, ZHENG Jingping2, GAO Yi2, CHEN Xiaoliang3,*()
摘要: 背景 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但基层医疗机构仍面临早期诊断和治疗困难。支气管激发试验(BPT)作为重要的诊断工具,意义重大。尽管BPT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但广东省的普及率仍较低且发展不平衡。了解广东省内BPT的应用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提升支气管哮喘的早期诊断和管理。 目的 了解广东省BPT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亟需改进的问题。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236家医疗机构,涵盖一级、二级和三级医院,分别为19家、69家和148家。每家医疗机构选派1名呼吸内科或肺功能室的工作人员填写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医院的基本信息、BPT的开展年限、设备使用、激发试剂、不良反应、培训需求、质量控制措施及对BPT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 236家医疗机构中有136家(57.63%)医疗机构开展了BPT,其中三级医院109家(80.15%)、二级医院27家(19.85%),一级医院均未开展;BPT开展的中位年限为6.00(2.25,10.00)年。136家开展BPT的医疗机构中,133家(97.79%)医院激发设备是进口品牌,国产设备的使用比例为13.97%(19/136);106家(77.94%)医院使用定量雾化吸入法;乙酰甲胆碱作为主要试剂的使用率为83.09%(113/136)。在100家未开展BPT的医院中,60.00%(60/100)的医院受访者认为限制BPT开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设备。在质量控制方面,仅66.18%(90/136)的医院对雾化设备进行定期校准。97.06%(132/136)的医院受访者表示其熟悉BPT的相关知识。BPT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咳嗽(95.59%)、喘息(86.03%)、胸闷(69.12%)。仅16.91%(23/136)的医院受访者对判断指标有正确认知,只有5.88%(8/136)的医院受访者对阳性判断标准有清晰的了解。 结论 广东省BPT的普及率仍较低,开展情况不平衡,基层医院尚未开展。BPT的定标、方法、质控及结果解读缺乏规范,肺功能从业人员亟需进行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