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2022-34-中国全科医学
P. 9

·423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反映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全科医生团队对规范性                              具、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团队、居民自我健康素养、
           的重视程度和质量认知存在差距。因此,全科医学专                             针对性健康促进等的综合作用,以推进“主动健
           业研究者要更加注重以下研究薄弱点:(1)慢性病                             康”  [7] 。从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角度,“主动健康”
           管理的规范性及实现程度;(2)基于社区环境和特                             既是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型服务模式,也是科学研究
           点的慢性病管理循证医学证据;(3)对于多病共存                             的新方向,有许多亟待深入和系统研究的课题。如
           的全科整体化管理;(4)社区人群的心理问题及心                            “主动健康”的实施责任主体,提高居民“主动健康”
           身疾病的识别与管理;(5)全科和社区卫生对于慢                             意识与行为的路径与方法等。
           性病管理的综合效益,包括卫生经济学效果和评价;                             2.8 社区人群身心照护 除了常见病、多发病的基
          (6)体现“全专结合”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技术的运用;                            层诊疗需求外,一些新的疾病管理和身心照护需求
          (7)智能技术和数据挖掘对于慢性病管理的作用;(8)                           不断出现,也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落点,如肿瘤的全
           注重临床结局的人群队列研究等。                                     程社区管理、社区人群认知障碍的识别与干预、安
           2.5 临床质量管理 无论是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                           宁疗护的建设标准及服务质量管理评价等。在该方
           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关于全科临床质量的                              向的研究中,要更多地从患者及家属的角度来评价
           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该方面的研究,既可以采用                              卫生措施的可行性、结局及感受。
           临床医疗领域的结构 - 过程 - 结果的质量管理方法,                         2.9 全科人才培养与能力发展 我国各级机构开展
           还应充分结合全科医学的内涵特征和薄弱点,即关注                             了大量培养符合国家卫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全科人
           并加强诊疗过程的规范性。包括:科学、客观地制定                             才的研究,尤其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
           基层医疗服务病种与技术范畴;提高未分化疾病诊                              师资队伍建设、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构建、全
           疗、心身统一观念下的疾病综合处理能力;具有全                              科执业能力提升等方面,探索出了区域性的教育与
           科特点的临床诊疗思维和实践行为;医患共同决策;                             培训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国的全科人才培养
           建立符合区域特点的基层医疗临床质量督查标准,                              水平做出了贡献。
           开展以社区人群(受众)为主体的基层医疗质量感                                  基于全科医学的建设目标和现有学科基础,全科
           受评价等。                                               人才培养与能力发展会一直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范
           2.6 基本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基本医疗方向存                           畴。研究的突破点应该是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的研究需求包括中国基本医疗的内涵特征、基本医                             和“以人为中心”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如基于全科
           疗覆盖的病种及技术、基本医疗质量要素及其评价、                             思维的基层医生团队的临床诊疗能力培训、基层医疗
           基于全科服务的专科(专病)诊疗技术、不同诊疗技                             卫生机构管理者综合素养和领导力培训、全科人才培
           术可能产生的医疗结局及患者感受等。许多新的临床                             养中“全专结合”能力培养等。要予以提醒的是,在
           问题或诊疗需求也对科学研究提出了挑战,如全科医                             我国担任“健康守门人”的全科医生团队,虽然从政
           学与社区卫生的科研要关注“首诊”面临的问题。其中,                           策角度被认为“很重要”,但其综合的基本医疗管理、
           对于未分化疾病的含义、识别、病情演变、诊疗思维                             成本控制、医学人文作用和独特的工作方式(如家庭
           和临床路径等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9-10] ,   访视和社区干预等),以及对个体、家庭和社区的健
           这些都对提高基本医疗能力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康维护优势,尚没有被深入和系统化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关注的方                           2.10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学 不同
           向。国内学者多借鉴国际经验,对社区首诊和卫生                              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其他专科领域的研究,全科医学所
           服务的可及性、持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等开展了                              面临的研究对象、提炼出的研究问题、实施的研究方
           针对机构和基于患者体验的多维度研究。与基层医                              案及工具等都呈现出多学科性质,融合了临床医学、
           疗质量不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是机构的功能体现。                             公共卫生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研究技术。
           该方向的研究可以包括服务能力 5 个维度的状况及                            3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提升路径、对机构本身的评价、对社区就诊人群的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事业是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改
           感受度评价等。                                             革和全社会重视而不断发展的。这种在政策引导、
           2.7 以“主动健康”为导向的社区卫生功能新模式                            资源投入、目标任务、规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发展,
            发挥政策管理、健康设施和环境、智能化科技工                              催生了大量科学研究的需求,并带动了丰富、多样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