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2022-28-中国全科医学
P. 12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579·
·医学循证·
国内外不孕不育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的
系统综述与评价研究
扫描二维码
查看原文
史钊 1,2,3 ,李顺平 1,2,3* ,吴小燕 1,2,3 ,刘嘉琪 1,2,3 ,杜慧敏 1,2,3
【摘要】 背景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是用于评价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目前,不孕不育患者 HRQoL
量表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尚不确定这些量表应用于临床时是否具有良好的测量性能,缺乏对量表的质量评价。目的
系统综述与评价不孕不育患者 HRQoL 量表,为合理选择健康结果测量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于 2020 年 10 月,计算
机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
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不孕不育患者 HRQoL 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
建库至 2020-10-05。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采用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COSMIN)对不孕不育
患者 HRQoL 特异性量表开发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以及量表的测量性能进行评价,采用描述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汇
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 229 篇文献,涉及 19 个不孕不育患者 HRQoL 量表,其中 4 个为不孕不育患者 HRQoL 特异
性量表〔TLMK、生育生活质量量表(FertiQoL)、QOLICQ 及中医肝郁型不孕症生命质量量表〕,4 个为用于测评癌
症及其他疾病患者 HRQoL 的特异性量表,11 个为普适性 HRQoL 量表,FertiQoL 量表在现有不孕不育患者 HRQoL 相
关研究中被使用的频次最高〔39.1%(91/233)〕。PROMs 开发方面,除 FertiQoL 量表开发的总体质量为“有问题的”
外,其余 3 个量表开发的总体质量均为“不合格”。内容效度方面,FertiQoL、QOLICQ 量表开发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
别为“非常好”“有问题的”,TLMK、中医肝郁型不孕症生命质量量表开发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为“合格”。结构
效度方面,除 QOLICQ 量表开发研究方法学质量为“有问题的”外,其余 3 个量表开发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为“合格”;
4 个量表的结构效度均为“不确定”。内部一致性方面,4 个量表开发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为“非常好”,4 个量表的
内部一致性均为“足够”。重测信度方面,QOLICQ 量表开发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为“有问题的”,量表的重测信度为
“不确定”。效标效度方面,中医肝郁型不孕症生命质量量表开发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为“非常好”,量表的效标效度
为“足够”。建构效度方面,TLMK 量表开发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为“非常好”,量表的建构效度为“足够”。反应度
/ 灵敏度方面,FertiQoL 量表开发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为“非常好”,量表的反应度 / 灵敏度为“足够”。结论 现存的
不孕不育患者 HRQoL 特异性量表中,FertiQoL 量表开发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及量表的测量性能相对较高。中国不孕不育
患者 HRQoL 特异性量表研究数量相对不足,未来应开展更多的研究。
【关键词】 不孕不育;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系统评价;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
【中图分类号】 R 271.14 R 16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084
史钊,李顺平,吴小燕,等 . 国内外不孕不育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的系统综述与评价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22(28):3579-3586.[www.chinagp.net]
SHI Z,LI S P,WU X Y,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in infertility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valuation[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2,22(28):3579-3586.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in Infertility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valuation SHI Zhao 1,2,3 ,
LI Shunping 1,2,3* ,WU Xiaoyan 1,2,3 ,LIU Jiaqi 1,2,3 ,DU Huimin 1,2,3
1.Centre for Health Management and Policy Research,School of Public Health,Cheeloo College of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
2.NHC Key Lab of Health Economics and Policy Research(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
3.Center for Health Preference Research,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LI Shunping,Professor,Doctoral supervisor;E-mail:lishunping@sdu.edu.cn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1MG010)
1.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2.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国家卫生健康
委员会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 3.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学健康偏好研究中心
*
通信作者:李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ishunping@sdu.edu.cn
本文数字出版日期: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