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24, Vol. 27 ›› Issue (21): 2557-2564.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24
Special Issue: 指南/共识最新文章合辑; 共病最新文章合辑; 营养最新文章合辑
• Guidelines Interpretation • Next Articles
Received:
2023-11-28
Revised:
2024-01-04
Published:
2024-07-20
Online:
2024-04-18
Contact:
GAN Xiuni
通讯作者:
甘秀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CLC Number: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24
证据等级 | 内容 |
---|---|
1++ | 高质量RCT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或极低偏倚风险的RCT |
1+ | 较高质量RCT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或低偏倚风险的RCT |
1- | RCT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或高偏倚风险的RCT |
2++ | 高质量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或极低混杂、偏倚风险而因果关联大的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 |
2+ | 较低混杂、偏倚风险且因果关联较大的质量较高的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 |
2- | 较高混杂、偏倚风险且因果关联较小的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 |
3 | 非分析性研究,如病例报告、系列病例分析 |
4 | 专家意见 |
Table 1 Levels of evidence(SIGN grading system)
证据等级 | 内容 |
---|---|
1++ | 高质量RCT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或极低偏倚风险的RCT |
1+ | 较高质量RCT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或低偏倚风险的RCT |
1- | RCT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或高偏倚风险的RCT |
2++ | 高质量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或极低混杂、偏倚风险而因果关联大的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 |
2+ | 较低混杂、偏倚风险且因果关联较大的质量较高的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 |
2- | 较高混杂、偏倚风险且因果关联较小的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 |
3 | 非分析性研究,如病例报告、系列病例分析 |
4 | 专家意见 |
等级 | 描述 |
---|---|
A | 直接适用于目标人群的1++或1+级证据 |
B | 直接适用于目标人群的2++或2+级证据;1++或1+级证据的外推证据 |
O | 证据级别为3或4;2++级证据或2+级证据的外推证据 |
GPP | 最佳实践观点/专家意见:基于指南制订小组临床经验推荐的最佳实践 |
Table 2 Grades of recommendations(SIGN grading system)
等级 | 描述 |
---|---|
A | 直接适用于目标人群的1++或1+级证据 |
B | 直接适用于目标人群的2++或2+级证据;1++或1+级证据的外推证据 |
O | 证据级别为3或4;2++级证据或2+级证据的外推证据 |
GPP | 最佳实践观点/专家意见:基于指南制订小组临床经验推荐的最佳实践 |
判断 | 建议 |
---|---|
不良的后果显然大于可取的后果 | 强烈建议反对 |
不良的后果可能会大于可取的后果 | 有条件的建议反对 |
理想后果和不良后果之间的关系是紧密平衡的或不确定的 | 研究推荐和可能的有条件推荐使用但仅限于试验 |
可取的后果可能会大于不良的后果 | 有条件的建议 |
可取的后果明显大于不良的后果 | 强烈的建议 |
Table 3 Forms of recommendations(SIGN grading system)
判断 | 建议 |
---|---|
不良的后果显然大于可取的后果 | 强烈建议反对 |
不良的后果可能会大于可取的后果 | 有条件的建议反对 |
理想后果和不良后果之间的关系是紧密平衡的或不确定的 | 研究推荐和可能的有条件推荐使用但仅限于试验 |
可取的后果可能会大于不良的后果 | 有条件的建议 |
可取的后果明显大于不良的后果 | 强烈的建议 |
[1] |
何莉,张逸凡,沈雪纯,等. 中国大陆地区居民慢性病共病的流行趋势:一项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9):3599-3607.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217.
|
[2] |
|
[3] |
|
[4] |
|
[5] |
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EB/OL]. [2024-01-01].
|
[6] |
|
[7] |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13):946-974.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21116-02407.
|
[8] |
|
[9] |
|
[10] |
|
[11] |
|
[12] |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2):119-132.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0.02.002.
|
[13] |
|
[14] |
|
[15] |
|
[16] |
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专家组. 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J].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42):3332-3366.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30802-00133.
|
[17] |
|
[18] |
|
[19] |
|
[20] |
韩燕,王怀远,孙艳红,等. 老年住院压力性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9):2339-2344. DOI:10.3761/j.issn.0254-1769.2022.19.005.
|
[21] |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9):1009-1028.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3.09.001.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邓瑛瑛,任英,王为杰,等. 危重患者能量和蛋白质摄入目标及计算方法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3,35(8):849-855. DOI:10.3760/cma.j.cn121430-20230130-00043.
|
[33] |
|
[34] |
王淑安,冯庆钊,王漪,等. 营养助理模式在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患者营养干预中的应用研究[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3,10(3):348-353. DOI:10.16689/j.cnki.cn11-9349/r.2023.03.008.
|
[35] |
刘葳,于德华,金花,等. 社区老年多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评价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592-1598.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026.
|
[36] |
王凌霄,陈善萍,沈静,等. 住院老年共病患者多学科延续性管理模式研究[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2):204-208.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0.02.019.
|
[37] |
章轶立,黄馨懿,王亮,等. 中医药防治老年人共病的特色优势、发展机遇与实践路径[J]. 中国中药杂志,2023,48(17):4798-4802. DOI:10.19540/j.cnki.cjcmm.20230531.601.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王雪,窦秀静,王嘉钰,等. 沈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态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疗养医学,2023,32(10):1070-1074. DOI:10.13517/j.cnki.ccm.2023.10.013.
|
[43]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YFC、YFC)课题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促进委员会.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共病患者安全用药专家共识[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6):561-568. DOI:10.3969/j.issn.1674-3245.2021.06.002.
|
[44] |
|
[45] |
|
[46] |
马春芳,汤榕,杨晓花,等. 基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宁夏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4,27(4):447-453.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53.
|
[47]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化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居家(养护)老年人共病综合评估和防控专家共识[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3):28-31. DOI:10.3969/j.issn.1672-2671.2018.03.007.
|
[48] |
|
[49] |
周璇,张丹. 基于PDSA理论构建医联体下老年共病整合管理模式[J]. 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192-200.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374.
|
[50] |
寇儒欣,梅康妮,秘玉清,等. 中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9):2339-2345,2354.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86.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