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23, Vol. 26 ›› Issue (13): 1551-1558.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44
Special Issue: 指南/共识最新文章合辑; 全科质控专项研究
• Chines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Primary Care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2023-01-15
															
							
																	Revised:2023-01-18
															
							
															
							
																	Published:2023-05-05
															
							
																	Online:2023-01-20
															
						Contact:
								CHEN  Yaolong   
													
通讯作者:
					陈耀龙
							作者简介:基金资助: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44
| 步骤 | 检索词 | 步骤 | 检索词 | 
|---|---|---|---|
| #1 | "指南"[主题] | #9 | "乡镇卫生院"[主题] | 
| #2 | "指引"[主题] | #10 | "村卫生室"[主题] | 
| #3 | "推荐意见"[主题] | #11 | "家庭医生"[主题] | 
| #4 | OR/#1-#3 | #12 | "全科医生"[主题] | 
| #5 | "基层"[主题] | #13 | "社区卫生"[主题] | 
| #6 | "初级卫生服务"[主题] | #14 | "社区医疗"[主题] | 
| #7 | "初级卫生保健"[主题] | #15 | OR/#5-#14 | 
| #8 | "初级保健"[主题] | #16 | #4 AND #15 | 
Table 1 Search strategy in CNKI
| 步骤 | 检索词 | 步骤 | 检索词 | 
|---|---|---|---|
| #1 | "指南"[主题] | #9 | "乡镇卫生院"[主题] | 
| #2 | "指引"[主题] | #10 | "村卫生室"[主题] | 
| #3 | "推荐意见"[主题] | #11 | "家庭医生"[主题] | 
| #4 | OR/#1-#3 | #12 | "全科医生"[主题] | 
| #5 | "基层"[主题] | #13 | "社区卫生"[主题] | 
| #6 | "初级卫生服务"[主题] | #14 | "社区医疗"[主题] | 
| #7 | "初级卫生保健"[主题] | #15 | OR/#5-#14 | 
| #8 | "初级保健"[主题] | #16 | #4 AND #15 | 
| 特征 | 数量 | 特征 | 数量 | 
|---|---|---|---|
| 指南领域 | 所属学科 | ||
| 诊疗 | 108(72.0) | 心血管病学 | 40(26.7) | 
| 治疗 | 31(20.7) | 消化病学 | 31(20.7) | 
| 防治 | 6(4.0) | 临床药学 | 27(18.0) | 
| 管理 | 2(1.3) | 呼吸病学 | 16(10.7) | 
| 预防 | 1(0.7) | 内分泌病学 | 15(10.0) | 
| 技术 | 1(0.7) | 神经精神病学 | 12(8.0) | 
| 康复 | 1(0.7) | 感染病学 | 4(2.7) | 
| 主要目标疾病 | 肿瘤学 | 2(1.3) | |
| 冠心病 | 7(4.7) | 皮肤科学 | 1(0.7) | 
| 高血压 | 7(4.7) | 眼科学 | 1(0.7) | 
| 心力衰竭 | 7(4.7) | 口腔科学 | 1(0.7) | 
| 社区获得性肺炎 | 4(2.7) | ||
| 骨质疏松 | 4(2.7) | ||
| 2型糖尿病 | 4(2.7) | ||
| 支气管哮喘 | 4(2.7) | ||
| 其他疾病a | 113(75.3) | 
Table 2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guidelines
| 特征 | 数量 | 特征 | 数量 | 
|---|---|---|---|
| 指南领域 | 所属学科 | ||
| 诊疗 | 108(72.0) | 心血管病学 | 40(26.7) | 
| 治疗 | 31(20.7) | 消化病学 | 31(20.7) | 
| 防治 | 6(4.0) | 临床药学 | 27(18.0) | 
| 管理 | 2(1.3) | 呼吸病学 | 16(10.7) | 
| 预防 | 1(0.7) | 内分泌病学 | 15(10.0) | 
| 技术 | 1(0.7) | 神经精神病学 | 12(8.0) | 
| 康复 | 1(0.7) | 感染病学 | 4(2.7) | 
| 主要目标疾病 | 肿瘤学 | 2(1.3) | |
| 冠心病 | 7(4.7) | 皮肤科学 | 1(0.7) | 
| 高血压 | 7(4.7) | 眼科学 | 1(0.7) | 
| 心力衰竭 | 7(4.7) | 口腔科学 | 1(0.7) | 
| 社区获得性肺炎 | 4(2.7) | ||
| 骨质疏松 | 4(2.7) | ||
| 2型糖尿病 | 4(2.7) | ||
| 支气管哮喘 | 4(2.7) | ||
| 其他疾病a | 113(75.3) | 
| 特征 | 指南数量 | 
|---|---|
| 主要制订机构(>10部指南)(n=150) | |
|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 119(79.3) | 
|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 119(79.3) |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 116(77.3) | 
|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 28(18.7) |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南编写专家组 | 28(18.7) | 
| 心血管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 28(18.7) | 
| 呼吸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 19(12.7) | 
| 消化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 18(12.0) |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 16(10.7) |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 14(9.3) | 
| 神经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 12(8.0) | 
| 主要基层人员单位(>10部指南)(n=150) | |
|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17(78.0) | 
|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60(40.0) | 
| 北京市西城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59(39.3) | 
| 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58(38.7) | 
|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45(30.0) | 
|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东门街道社康中心 | 30(20.0) | 
|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8(18.7) | 
| 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6(17.3) | 
| 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2(14.7) | 
| 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中心卫生院 | 22(14.7) | 
| 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8(12.0) | 
| 北京市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8(12.0) | 
| 北京市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8(12.0) | 
|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3(8.7) | 
| 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2(8.0) |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2(8.0) | 
| 基层人员单位类型(n=33) | |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30(88.2) | 
| 卫生院 | 3(8.8) | 
| 社区卫生协会 | 1(2.9) | 
Table 3 Main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 units of staff in general practice
| 特征 | 指南数量 | 
|---|---|
| 主要制订机构(>10部指南)(n=150) | |
|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 119(79.3) | 
|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 119(79.3) |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 116(77.3) | 
|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 28(18.7) |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南编写专家组 | 28(18.7) | 
| 心血管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 28(18.7) | 
| 呼吸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 19(12.7) | 
| 消化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 18(12.0) |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 16(10.7) |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 14(9.3) | 
| 神经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 12(8.0) | 
| 主要基层人员单位(>10部指南)(n=150) | |
|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17(78.0) | 
|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60(40.0) | 
| 北京市西城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59(39.3) | 
| 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58(38.7) | 
|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45(30.0) | 
|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东门街道社康中心 | 30(20.0) | 
|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8(18.7) | 
| 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6(17.3) | 
| 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2(14.7) | 
| 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中心卫生院 | 22(14.7) | 
| 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8(12.0) | 
| 北京市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8(12.0) | 
| 北京市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8(12.0) | 
|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3(8.7) | 
| 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2(8.0) |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2(8.0) | 
| 基层人员单位类型(n=33) | |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30(88.2) | 
| 卫生院 | 3(8.8) | 
| 社区卫生协会 | 1(2.9) | 
| 领域/主题 | 编号 | 条目 | 报告率 | 
|---|---|---|---|
| 基本信息 | |||
| 标题/副标题 | 1a | 能通过题目判断为指南,即题目中应明确报告类似"指南"或"推荐意见"的术语 | 97.4 | 
| 1b | 报告指南的发表年份 | 65.4 | |
| 1c | 报告指南的分类,即筛查、诊断、治疗、管理、预防或其他等 | 91.5 | |
| 执行总结 | 2 | 对指南推荐意见进行汇总呈现 | 0.7 | 
| 术语和缩略语 | 3 | 为避免混淆,应对指南中出现的新术语或重要术语进行定义;如果涉及缩略语,应将其列出并给出对应的全称 | 9.8 | 
| 通信作者 | 4 | 确定至少一位通信作者或指南制订者的联系方式,以便联系和反馈 | 94.1 | 
| 背景 | |||
| 简要描述指南卫生问题 | 5 | 应描述问题的基本流行病学,如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和疾病负担(包括经济负担) | 61.4 | 
| 指南的总目标和具体目的 | 6 | 应描述指南的总目标和具体要达到的目的,如改善健康结局和相关指标(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和节约费用等 | 20.9 | 
| 目标人群 | 7a | 应描述指南拟实施的主要目标人群 | 7.2 | 
| 7b | 应描述指南拟实施时需特别考虑的亚组人群 | 0 | |
| 指南的使用者和应用环境 | 8a | 应描述指南的主要使用者(如初级保健提供者、临床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卫生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及指南其他潜在的使用人员 | 19.6 | 
| 8b | 应描述指南针对的具体环境,如初级卫生保健机构、中低收入国家或住院部门(机构) | 17.7 | |
| 指南制订小组 | 9a | 应描述参与指南制订的所有贡献者及其作用(如指导小组、指南专家组、外审人员、系统评价小组和方法学家) | 11.8 | 
| 9b | 应描述参与指南制订的所有个人,报告其头衔、职务、工作单位等信息 | 81.7 | |
| 证据 | |||
| 卫生保健问题 | 10a | 应描述指南推荐意见所基于的关键问题,建议以PICO〔人群(patient)、干预(intervention)、对照(comparison)、结局指标(outcome)〕格式呈现 | 0 | 
| 10b | 应描述结局遴选和分类的方法 | 0 | |
| 系统评价 | 11a | 应描述该指南基于的系统评价是新制作的,抑或是使用现有已发表的 | 0 | 
| 11b | 如果指南制订者使用现有已发表的系统评价,应给出参考文献并描述是如何检索和评价的(提供检索策略、筛选标准及对系统评价的偏倚风险评估),同时报告是否对其进行了更新 | 0 | |
| 评价证据质量 | 12 | 应描述对证据质量评价和分级的方法 | 1.3 | 
| 推荐意见 | |||
| 推荐意见 | 13a | 应提供清晰、准确且可实施的推荐意见 | 22.9 | 
| 13b | 如果证据显示在重要的亚组人群中,某些影响推荐意见的因素存在重大差异,应单独提供针对这些人群的推荐意见 | 20.3 | |
| 13c | 应描述推荐意见的强度及支持该推荐的证据质量 | 9.2 | |
| 形成推荐意见的原理和解释说明 | 14a | 应描述在形成推荐意见时,是否考虑了目标人群的偏好和价值观。如果考虑,应描述确定和收集这些偏好和价值观的方法;如果未考虑,应给出原因 | 2.0 | 
| 14b | 应描述在形成推荐意见时,是否考虑了成本和资源利用。如果考虑,应描述具体方法(如成本效果分析)并总结结果;如果未考虑,应给出原因 | 8.5 | |
| 14c | 应描述在形成推荐意见时,是否考虑了公平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等其他因素 | 7.8 | |
| 从证据至推荐 | 15 | 应描述指南制订工作组的决策过程和方法,特别是形成推荐意见的方法(如:如何确定和达成共识,是否进行投票等) | 8.5 | 
| 评审和质量保证 | |||
| 外部评审 | 16 | 应描述指南制订后是否对其进行独立评审,如是,应描述具体的评审过程及对评审意见的考虑和处理过程 | 28.8 | 
| 质量保证 | 17 | 应描述指南是否经过了质量控制程序,如是,则描述其过程 | 0 | 
| 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及管理 | |||
| 资金来源及作用 | 18a | 应描述指南制订各个阶段的资金来源情况 | 7.2 | 
| 18b | 应描述资助者在指南制订不同阶段中的作用,以及在推荐意见的传播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 0 | |
| 利益冲突的声明和管理 | 19a | 应描述指南制订相关的利益冲突的类型(如经济利益冲突和非经济利益冲突) | 75.8 | 
| 19b | 应描述对利益冲突的评价和管理方法,以及指南使用者如何获取这些声明 | 2.6 | |
| 其他方面 | |||
| 可及性 | 20 | 应描述在何处可获取到指南、相应附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 13.1 | 
|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21 | 应描述当前实践与研究证据之间的差异,和/或提供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24.2 | 
| 指南的局限性 | 22 | 应描述指南制订过程中的所有局限性(如制订小组不是多学科团队,或未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及其对推荐意见有效性可能产生的影响 | 0 | 
Table 4 Reporting rate for RIGHT items of 150 primary healthcare guidelines
| 领域/主题 | 编号 | 条目 | 报告率 | 
|---|---|---|---|
| 基本信息 | |||
| 标题/副标题 | 1a | 能通过题目判断为指南,即题目中应明确报告类似"指南"或"推荐意见"的术语 | 97.4 | 
| 1b | 报告指南的发表年份 | 65.4 | |
| 1c | 报告指南的分类,即筛查、诊断、治疗、管理、预防或其他等 | 91.5 | |
| 执行总结 | 2 | 对指南推荐意见进行汇总呈现 | 0.7 | 
| 术语和缩略语 | 3 | 为避免混淆,应对指南中出现的新术语或重要术语进行定义;如果涉及缩略语,应将其列出并给出对应的全称 | 9.8 | 
| 通信作者 | 4 | 确定至少一位通信作者或指南制订者的联系方式,以便联系和反馈 | 94.1 | 
| 背景 | |||
| 简要描述指南卫生问题 | 5 | 应描述问题的基本流行病学,如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和疾病负担(包括经济负担) | 61.4 | 
| 指南的总目标和具体目的 | 6 | 应描述指南的总目标和具体要达到的目的,如改善健康结局和相关指标(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和节约费用等 | 20.9 | 
| 目标人群 | 7a | 应描述指南拟实施的主要目标人群 | 7.2 | 
| 7b | 应描述指南拟实施时需特别考虑的亚组人群 | 0 | |
| 指南的使用者和应用环境 | 8a | 应描述指南的主要使用者(如初级保健提供者、临床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卫生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及指南其他潜在的使用人员 | 19.6 | 
| 8b | 应描述指南针对的具体环境,如初级卫生保健机构、中低收入国家或住院部门(机构) | 17.7 | |
| 指南制订小组 | 9a | 应描述参与指南制订的所有贡献者及其作用(如指导小组、指南专家组、外审人员、系统评价小组和方法学家) | 11.8 | 
| 9b | 应描述参与指南制订的所有个人,报告其头衔、职务、工作单位等信息 | 81.7 | |
| 证据 | |||
| 卫生保健问题 | 10a | 应描述指南推荐意见所基于的关键问题,建议以PICO〔人群(patient)、干预(intervention)、对照(comparison)、结局指标(outcome)〕格式呈现 | 0 | 
| 10b | 应描述结局遴选和分类的方法 | 0 | |
| 系统评价 | 11a | 应描述该指南基于的系统评价是新制作的,抑或是使用现有已发表的 | 0 | 
| 11b | 如果指南制订者使用现有已发表的系统评价,应给出参考文献并描述是如何检索和评价的(提供检索策略、筛选标准及对系统评价的偏倚风险评估),同时报告是否对其进行了更新 | 0 | |
| 评价证据质量 | 12 | 应描述对证据质量评价和分级的方法 | 1.3 | 
| 推荐意见 | |||
| 推荐意见 | 13a | 应提供清晰、准确且可实施的推荐意见 | 22.9 | 
| 13b | 如果证据显示在重要的亚组人群中,某些影响推荐意见的因素存在重大差异,应单独提供针对这些人群的推荐意见 | 20.3 | |
| 13c | 应描述推荐意见的强度及支持该推荐的证据质量 | 9.2 | |
| 形成推荐意见的原理和解释说明 | 14a | 应描述在形成推荐意见时,是否考虑了目标人群的偏好和价值观。如果考虑,应描述确定和收集这些偏好和价值观的方法;如果未考虑,应给出原因 | 2.0 | 
| 14b | 应描述在形成推荐意见时,是否考虑了成本和资源利用。如果考虑,应描述具体方法(如成本效果分析)并总结结果;如果未考虑,应给出原因 | 8.5 | |
| 14c | 应描述在形成推荐意见时,是否考虑了公平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等其他因素 | 7.8 | |
| 从证据至推荐 | 15 | 应描述指南制订工作组的决策过程和方法,特别是形成推荐意见的方法(如:如何确定和达成共识,是否进行投票等) | 8.5 | 
| 评审和质量保证 | |||
| 外部评审 | 16 | 应描述指南制订后是否对其进行独立评审,如是,应描述具体的评审过程及对评审意见的考虑和处理过程 | 28.8 | 
| 质量保证 | 17 | 应描述指南是否经过了质量控制程序,如是,则描述其过程 | 0 | 
| 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及管理 | |||
| 资金来源及作用 | 18a | 应描述指南制订各个阶段的资金来源情况 | 7.2 | 
| 18b | 应描述资助者在指南制订不同阶段中的作用,以及在推荐意见的传播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 0 | |
| 利益冲突的声明和管理 | 19a | 应描述指南制订相关的利益冲突的类型(如经济利益冲突和非经济利益冲突) | 75.8 | 
| 19b | 应描述对利益冲突的评价和管理方法,以及指南使用者如何获取这些声明 | 2.6 | |
| 其他方面 | |||
| 可及性 | 20 | 应描述在何处可获取到指南、相应附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 13.1 | 
|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21 | 应描述当前实践与研究证据之间的差异,和/或提供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24.2 | 
| 指南的局限性 | 22 | 应描述指南制订过程中的所有局限性(如制订小组不是多学科团队,或未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及其对推荐意见有效性可能产生的影响 | 0 | 
| 评价领域 | 编号 | 条目 | 报告率 | 
|---|---|---|---|
| 科学性/严谨性 | 1 | 指南制定小组由相关的多学科团队组成 | 34.1 | 
| 2 | 制定指南的背景、目的和应用对象 | 26.5 | |
| 3 | 正确、全面的文献检索策略进行证据检索,并提供了全部参考文献列表 | 17.0 | |
| 4 | 对检索到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对证据/证据体进行分级 | 0.5 | |
| 5 | 说明了从证据到形成推荐意见的方法 | 1.8 | |
| 6 | 列出了推荐意见的推荐等级 | 9.3 | |
| 7 | 发表前经过外部专家的评议 | 24.6 | |
| 8 | 有指南的更新计划 | 0.8 | |
| 有效性/安全性 | 9 | 推荐方案的有效性:同一临床问题,如有备选方案,列出备选方案;列出效应大小的具体数据 | 5.5 | 
| 10 | 推荐方案的安全性:推荐意见考虑了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列出安全性相关具体数据 | 37.1 | |
| 经济性 | 11 | 推荐意见考虑了卫生经济学问题 | 7.2 | 
| 可用性/可行性 | 12 | 指南表达清晰,推荐意见明确不含糊,容易理解 | 51.4 | 
| 13 | 指南容易获得和推广 | 59.1 | |
| 14 | 指南检索和评估了中国研究的证据 | 49.8 | |
| 利益冲突 | 15 | 指南制定过程有"利益冲突声明" | 62.9 | 
Table 5 Reporting rate for RIGHT items of 150 primary healthcare guidelines
| 评价领域 | 编号 | 条目 | 报告率 | 
|---|---|---|---|
| 科学性/严谨性 | 1 | 指南制定小组由相关的多学科团队组成 | 34.1 | 
| 2 | 制定指南的背景、目的和应用对象 | 26.5 | |
| 3 | 正确、全面的文献检索策略进行证据检索,并提供了全部参考文献列表 | 17.0 | |
| 4 | 对检索到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对证据/证据体进行分级 | 0.5 | |
| 5 | 说明了从证据到形成推荐意见的方法 | 1.8 | |
| 6 | 列出了推荐意见的推荐等级 | 9.3 | |
| 7 | 发表前经过外部专家的评议 | 24.6 | |
| 8 | 有指南的更新计划 | 0.8 | |
| 有效性/安全性 | 9 | 推荐方案的有效性:同一临床问题,如有备选方案,列出备选方案;列出效应大小的具体数据 | 5.5 | 
| 10 | 推荐方案的安全性:推荐意见考虑了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列出安全性相关具体数据 | 37.1 | |
| 经济性 | 11 | 推荐意见考虑了卫生经济学问题 | 7.2 | 
| 可用性/可行性 | 12 | 指南表达清晰,推荐意见明确不含糊,容易理解 | 51.4 | 
| 13 | 指南容易获得和推广 | 59.1 | |
| 14 | 指南检索和评估了中国研究的证据 | 49.8 | |
| 利益冲突 | 15 | 指南制定过程有"利益冲突声明" | 62.9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中华医学期刊网.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集锦(2020-2022) [EB/OL]. [2022-12-14].  
																						 | 
										
| [8] | |
| [9] |  
											 | 
										
| [10] |  
											 唐杨琛,沈干,胡世莲,等.中国基层临床指南现状分析及评价[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1):48-52. 
																						 | 
										
| [11] |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30. 
																						 | 
										
| [12] |  
											 梁丹丹,王云云,李绪辉,等.国内基层版指南的质量评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5):531-539.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22.05.05. 
																						 | 
										
| [13] |  
											 | 
										
| [14] |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EB/OL]. [2022-12-14].  
																						 | 
										
| [15] |  
											 基层卫生健康司.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等3项服务能力标准的通知[EB/OL]. [2022-12-14].  
																						 | 
										
| [16] |  
											 潘晓平,倪宗瓒.组内相关系数在信度评价中的应用[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1):62-63,67. 
																						 | 
										
| [17] |  
											 | 
										
| [18] |  
											 | 
										
| [19] |  
											 | 
										
| [20] |  
											 | 
										
| [21] |  
											 王吉耀,王强,王小钦,等.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的制定与初步验证[J].上海医学,2018, 41(6):321-326. 
																						 | 
										
| [22]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1):1041-1048. 
																						 | 
										
| [23]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2):885-893. 
																						 | 
										
| [24]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循证评价与指南研究创新单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 2021年医学期刊发表中国指南和共识的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的评级[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30):2319-2328.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20602-01232. 
																						 | 
										
| [25]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 2020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指南评价报告[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24):1839-1847.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10402-00803. 
																						 | 
										
| [26] |  
											 陈耀龙,杨克虎,王小钦,等.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10):697-703.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11228-02911. 
																						 | 
										
| [27] |  
											 WHO. WHO handbook for guidline development [M]. 2nd ed. Geneva:WHO,2015. 
																						 | 
										
| [28] |  
											 | 
										
| [29] |  
											 | 
										
| [30] |  
											 | 
										
| [31] |  
											 靳英辉,王丹琦,李艳,等.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法——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手册概要[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10(1):1-10.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8.01.01. 
																						 | 
										
| [32] |  
											 谭力铭,范曼如,申泉,等.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指南的规范化报告[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8):900-904.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9.08.02. 
																						 | 
										
| [33] |  
											 陈耀龙,马艳芳,周奇,等.谁应该参与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J].协和医学杂志,2019,10(5):524-530. DOI:10.3969/j.issn.1674-9081.2019.05.017. 
																						 | 
										
| [34] |  
											 | 
										
| [35] | |
| [36] | |
| [37] |  
											 李娜,李洁,孙菲,等.我国医学期刊编辑对医学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度[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4):358-363. 
																						 | 
										
| [38]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读者俱乐部. 2021年度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培训班(第一期)在京圆满召开[EB/OL]. [2023-1-6].  
																						 | 
										
| [39] |  
											 蒋朱明,詹思延,贾晓巍,等.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及程序[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4):250-253.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04.004. 
																						 | 
										
| [40] |  
											 杨楠,赵巍,潘旸,等.针对临床实践指南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的评级工具研发[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30):2329-2337. 
																						 | 
										
| [41] |  
											 王平,周奇,赵俊贤,等.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报告规范的研发[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3):1543-1550. 
																						 | 
										
| Viewed | ||||||
| 
										Full text |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