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23, Vol. 26 ›› Issue (01): 21-26.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70
• World General Practice / Family Medicine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2022-05-23
Revised:2022-06-13
Published:2023-01-05
Online:2022-09-01
Contact:
CHEN Aiyun
About author:
通讯作者:
陈爱云
作者简介:基金资助: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70
| 慢性病管理模式 | 特点 | 优点 | 缺点 |
|---|---|---|---|
| 慢性病照护模式(CCM) | 以循证为基础,多方协同管理 | 六大模块相互协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通过整合信息技术提高慢性病管理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完善慢性病管理连续性和协调性 | 没有六大模块关联性的相关研究,基层慢性病管理建设难度大 |
| 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CDSMP) | 以社区为依托;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强调慢病患者的自主参与和自我管理 | 可指导慢性病预防工作;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慢性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非专业人员经培训后可实施该计划 | 受患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需要大量资金和专业性人才支持 |
| 创新型慢性病照护框架(ICCCF) | 贴合发展中国家国情;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实行慢性病一体化管理 | 更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助于推进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 | 宏观与微观层面功能较差,缺乏对慢性病的统筹管理 |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foreign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models
| 慢性病管理模式 | 特点 | 优点 | 缺点 |
|---|---|---|---|
| 慢性病照护模式(CCM) | 以循证为基础,多方协同管理 | 六大模块相互协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通过整合信息技术提高慢性病管理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完善慢性病管理连续性和协调性 | 没有六大模块关联性的相关研究,基层慢性病管理建设难度大 |
| 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CDSMP) | 以社区为依托;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强调慢病患者的自主参与和自我管理 | 可指导慢性病预防工作;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见慢性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非专业人员经培训后可实施该计划 | 受患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需要大量资金和专业性人才支持 |
| 创新型慢性病照护框架(ICCCF) | 贴合发展中国家国情;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实行慢性病一体化管理 | 更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助于推进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 | 宏观与微观层面功能较差,缺乏对慢性病的统筹管理 |
| [1] |
WHO. World Health Statistics[EB/OL]. (2021-05-01)[2022-02-15].
|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EB/OL]. (2020-12-23)[2022-02-15].
|
| [3] | |
| [4] |
张秀娟,张义喜,米岚,等. 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查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6):727-731.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王荣英,贺振银,赵稳稳,等. 慢性病管理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7):1989-1993.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6.17.001.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
| [16] |
|
| [17] |
马亚楠,郭嘉,胡嘉晋,等. 国外慢性病管理模式研究进展及启示[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1,50(12):1134-1137. DOI:10.12007/j.issn.0258-4646.2021.12.015.
|
| [18] |
|
| [19] |
|
| [20] |
|
| [21] |
|
| [22] |
李文玲. 慢性病管理模式现状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2):3353-3354.
|
| [23] |
董昀球. 我国农村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和疾病负担研究[D].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2.
|
| [24] |
|
| [25] |
刘鹏飞,汪涛,王宜芝. 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4-356.
|
| [26] |
|
| [27] |
|
| [28] |
|
| [29] |
|
| [30] |
|
| [31] |
|
| [32] |
吕剑楠. 典型案例地区慢性病管理分工协作现状研究[D]. 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
| [33] |
袁莎莎,王芳,李陈晨,等. 基于ICCC框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研究[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8(6):39-45.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15.06.007.
|
| [34] |
李陈晨. 基于ICCC框架的社区慢性病防治质量改善机制研究[D]. 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
|
| [35] |
|
| [36] |
|
| [37] |
李进,张海燕,杨佳. 国内外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对我国农村地区慢性病管理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6):1935-1941.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327.
|
| [38] |
|
| [39] |
朱晓丽,黄菊,马晓静,等.全科医生激励约束机制的国际经验和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5):3001-3005.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5.25.001.
|
| [40] |
徐玉芝. 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2021,7(13):32-34.
|
| [41] |
徐露.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5):176-17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15.085.
|
| [42] |
娄玉兰. 浅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慢性病管理有机结合的做法[J]. 中国乡村医药,2020,27(5):64-66.
|
| [43] |
|
| [44] |
陆阳,陈碧环,陈燕,等. 利用互联网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用药管理效果[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3):159-161.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3.063.
|
| Viewed | ||||||
|
Full text |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