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21年 第24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21-05-20
    专题研究
    吴榕,王英德,毛靖伟
    2021, 24(15):  1853-186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0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61KB) ( )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虽然IB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明确其是一种在胃肠道表现出异常免疫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在内的药物治疗已成为IBD的主要治疗方式。免疫抑制剂等主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干预免疫反应的不同阶段而达到治疗效果,但由于IBD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较差及相关药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其抵御病原体侵袭的能力被削弱,机会性感染风险明显升高。本文主要分析了IBD并发常见机会性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策略,以期为临床有效管理此类患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徒文静,徐桂华
    2021, 24(15):  1861-186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2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69KB) (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9YJCZH147);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优势学科开放课题(2019YSHL010)
    炎症性肠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癌变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不容忽视的慢性病之一。成人初显期炎症性肠病患者需面临疾病管理和社会适应的双重挑战,但目前成人初显期管理仍是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健康管理的薄弱环节。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内外炎症性肠病患者成人初显期管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炎症性肠病患者成人初显期面临的困境、进行管理的核心要素及相关管理项目,并提出了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成人初显期管理策略和发展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成人初显期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黄雨滟,黄厚强,陈佩云,彭博,陈颖异,郑思琳
    2021, 24(15):  1867-187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7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52KB) ( )  
    背景 目前我国流感疫苗覆盖率较低,一旦暴发将加剧医疗压力。目的 总结预防和控制流感在养老院暴发的最佳证据,以强化养老院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对流感的重视。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图书馆、Up to Date、Ovid数据库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官网关于预防和控制养老院流感暴发的临床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02-12。分别采用AGREE Ⅱ、AMSTAR、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共识评价标准(2017年澳大利亚版本)、2016版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队列研究评价标准、Jadad评分量表、2017版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最后采用2014年澳大利亚版本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进行证据汇总、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17篇,其中临床指南5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3篇、队列研究2篇、随机对照试验4篇、横断面研究1篇。5篇临床指南中各领域≥60%的数目为6的有3篇,推荐级别为A级的有5篇。2篇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结果均为准予纳入。3篇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结果均为准予纳入。2篇队列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文献质量均较高,允许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结果均为准予纳入。1篇横断面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为文献属于高质量文献,允许纳入。证据汇总最终得出27条预防和控制养老院流感暴发的最佳证据,包含环境、人员管理、预防措施以及疫苗接种影响因素4个方面。结论 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养老院流感暴发预防与控制的相关文献得出接种流感疫苗仍是目前控制流感的最佳方法,养老院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应当提高对流感重视程度,优化流感预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俎明,石岩岩,宁静,陆浩平,赵志伶,程秦,沈宁,葛庆岗,丁士刚
    2021, 24(15):  1874-188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3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92KB) ( )  
    背景 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存在胃肠道症状,但目前关于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 分析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病情严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于2020-01-28至2020-02-28共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隔离病房中鼻咽拭子样本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RNA检测结果为阳性的COVID-19患者207例,选取其中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分队接管的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者17例作为观察组,未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者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结果、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肌酐、凝血功能指标、炎性指标、降钙素原、心肌损伤指标、胸部CT检查结果、临床分型、最高体温、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情况、发病至治疗时间、住院时间;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痰发生率、D-二聚体、降钙素原异常率、临床分型为重型及危重型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乏力发生率、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OR=0.739,95%CI(0.569,0.960)〕是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而降钙素原〔OR=7.349,95%CI(1.213,44.513)〕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 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COVID-19患者呼吸道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较轻、乏力发生率较高、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同等治疗情况下住院时间较短;白蛋白是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而降钙素原是危险因素,临床应注意加强对白蛋白及降钙素原的监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彦彦,赵丽,邓霞,朱转转,郭畅,夏虹,戴梅清,于凡,尹卫,王东,杨玲,袁国跃
    2021, 24(15):  1883-188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3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79KB) ( )  
    省预防医学科研课题(Y2018109);镇江市社会发展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H2019041);镇江市第五期“169工程”科研项目
    背景 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多项指南提出T2DM患者NAFLD的筛查应得到充分重视,但临床及基层操作困难。目的 探讨T2DM患者心脏代谢指数(CMI)与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3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501例,依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336例以及非NAFLD组(non-NAFLD组)165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依据CMI三分位数法将患者分为T1组(CMI<0.765)、T2组(CMI 0.765~1.375)、T3组(CMI>1.375),每组167例。比较NAFLD组和non-NAFLD组患者临床资料,T1组、T2组、T3组患者NAFLD发生率;分析CMI与其余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究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及CMI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 NAFLD组患者年龄低于non-NAFLD组,T2DM病程短于non-NAFLD组,有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例、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内脏脂肪面积(VFA)、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与皮下脂肪面积比值(VS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MI高于non-NAFL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non-NAFLD组(P<0.05)。T2组、T3组患者NAFLD发生率高于T1组(P<0.05);T3组患者NAFLD发生率高于T2组(P<0.05)。CMI与DBP、BMI、VFA、SFA、VSR、ALT、AST、TC、GGT、UA、空腹血糖(FPG)、FC-P、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T2DM病程呈负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OR=0.996,95%CI(0.994,0.999)〕、BMI〔OR=1.400,95%CI(1.264,1.551)〕、FC-P〔OR=1.959,95%CI(1.442,2.661)〕、CMI〔OR=2.053,95%CI(1.422,2.964)〕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P<0.05)。CMI预测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38〔95%CI(0.691,0.784),P<0.01〕,最佳截断值为0.69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6%、51.5%。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CMI联合BMI进行拟合,拟合方程Log(P)=-9.103+0.938×CMI+0.358×BMI,CMI联合BMI预测T2DM患者发生NAFL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76,0.856),P<0.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2%、64.8%。结论 CMI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且CMI联合BMI对NAFLD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CMI有望成为T2DM患者N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年素娟,李惠莉,李儿,严明霞
    2021, 24(15):  1889-189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7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11KB) ( )  
    背景 糖尿病血液透析(HD)患者透析过程中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但目前关于糖尿病HD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 分析糖尿病HD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血透中心行HD的糖尿病患者86例,均接受常规治疗、血糖控制治疗。监测所有患者在研究开始后1个月12次HD过程中(上机30 min内)血糖值,分析其低血糖发生情况及血糖变异性;糖尿病HD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40例未发生低血糖(未发组),24例发生1次低血糖(偶发组),22例发生≥2次低血糖(常发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3.5%(46/86)。三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子女情况、文化程度、用药依从性、照顾能力、血糖平均值(MBG)、血糖变异系数(CV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OR=1.079,95%CI(1.000,1.160)〕、用药依从性差〔OR=13.250,95%CI(2.300,76.250)〕、照顾能力差〔OR=4.067,95%CI(1.090,15.300)〕、MBG<8.91 mmol/L〔OR=4.001,95%CI(1.250,12.850)〕是糖尿病HD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而BMI增大〔OR=0.776,95%CI(0.640,0.950)〕、CVBG<0.26〔OR=0.254,95%CI(0.080,0.790)〕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HD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为53.5%),年龄增大、用药依从性差、照顾能力差、MBG<8.91 mmol/L是糖尿病HD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而BMI增大、CVBG<0.26是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君芳,姜帅,赵晓玲,王蕾,方升,朱曦,何柳,辜蕊,李立,刘艳
    2021, 24(15):  1896-190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4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702KB) ( )  
    背景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作为急性脑梗死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目前用于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量表存在耗时长、灵敏度有限、患者配合差等问题,因此需要探索操作更方便快捷、灵敏度更高的评估工具。目的 探究Stroop色词测验在早期识别PSCI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6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PSCI组)、非认知障碍组(NPSCI组)。采用Stroop色词测验评估两组患者执行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执行功能,并进一步分析Stroop色词测验指标与MoCA总分及其各认知域评分的相关性。绘制Stroop色词测验指标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PSC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依据MoCA评估结果,PSCI组130例,平均MoCA总分为(18.2±4.2)分;NPSCI组44例,平均MoCA总分为(25.3±2.2)分;急性脑梗死患者PSCI发生率为74.7%(130/174)。PSCI组患者年龄大于NPSCI组(P<0.05)。PSCI组患者卡片A、B、C耗时和Stroop色词测验干扰量(SIE)耗时、SIE正确数、正确数递减率、卡片A耗时/正确数、卡片B耗时/正确数、卡片C耗时/正确数高于NPSCI组,卡片B、C正确数低于NPSCI组(P<0.05)。卡片A耗时、卡片B耗时、卡片C耗时、SIE正确数、正确数递减率、卡片A耗时/正确数、卡片B耗时/正确数、卡片C耗时/正确数均与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呈负相关(P<0.05),卡片B、C正确数与之呈正相关(P<0.05);SIE耗时与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卡片C耗时、SIE正确数、正确数递减率、卡片C耗时/正确数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PSCI的灵敏度分别为87.7%、76.2%、76.2%、76.9%,特异度分别为56.8%、77.3%、77.3%、72.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5.89 s、1.5、3.02%、2.36;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95%CI(0.663,0.836)〕、0.802〔95%CI(0.730,0.874)〕、0.796〔95%CI(0.721,0.872)〕、0.796〔95%CI(0.718,0.874)〕,且均P<0.01;约登指数分别为0.445、0.535、0.535、0.496。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PSCI发生率较高,PSCI患者执行功能较差,多数Stroop色词测验指标与MoCA各认知域评分存在相关性。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利用Stroop色词测验诊断PSC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助于早期快速识别PSCI患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王久香,程庆丰,朱深银,陈欢欢,杜志鹏,唐紫薇
    2021, 24(15):  1903-190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32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95KB) ( )  
    背景 细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下肢溃疡迁延不愈甚至截肢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多药耐药菌增加且多数糖尿病下肢溃疡患者存在下肢灌注不足,全身用抗菌药物效果有限。光动力抗菌化学治疗(PACT)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慢性创面感染的方法。目前,通过亚甲蓝(MB)介导PACT改善糖尿病下肢溃疡感染的临床研究证据较少。目的 初步探究MB介导PACT对糖尿病下肢溃疡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下肢溃疡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实施标准治疗(降糖、抗菌、调脂、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予以MB介导PACT,对照组仅给予单纯光照,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溃疡面炎症情况和面积、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4 d后、治疗7 d后溃疡创面细菌负荷;并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累计用药频度(DD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试验组溃疡创面PEDIS分级由2级转为1级9例(9/15),而对照组溃疡创面PEDIS分级无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溃疡面积(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7 d后CRP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4、7 d后溃疡创面细菌负荷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和治疗4、7 d后溃疡创面细菌负荷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4、7 d后溃疡创面细菌负荷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红斑、肿胀、疼痛、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 MB介导PACT可通过降低溃疡创面细菌负荷、减轻炎性反应而改善糖尿病下肢溃疡感染,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为糖尿病下肢溃疡感染新的辅助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显龙,刘旭生,傅立哲,唐芳,张鼎君,王凌澜,夏冰清,董陈娣,吴一帆
    2021, 24(15):  1909-191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0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39KB) ( )  
    背景 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证据表明营养管理是CKD的良好辅助治疗手段,但患者的依从性是管理难点,远程管理或可提高依从性,但其效果尚不明确。目的 比较远程饮食记录法与纸质3 d饮食记录法对CKD患者营养管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11-01至2018-12-31于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CKD 3~5期非透析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远程组和纸质组,其中远程组43例,纸质组48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营养管理,远程组应用远程系统随访并记录3 d饮食;纸质组采用面对面随访,纸质作业记录3 d饮食。观察时间48周,每4周随访1次,共12个随访时间点。对比两组患者干预过程中的依从性指标,包括基于饮食作业计算的蛋白摄入量(饮食作业-DPI)、基于总氮排出量蛋白相当量(nPNA)计算的蛋白摄入量(nPNA-DPI)、基于饮食作业计算的热量摄入量(饮食作业-DEI)。结果 混合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分组情况、随访时间点是饮食作业-DPI及nPNA-DPI的影响因素(饮食作业-DPI:F分组=58.046,P<0.001;F随访时间=22.236,P<0.001;nPNA-DPI:F分组=95.096,P<0.001;F随访时间=14.420,P<0.001);分组情况是饮食作业-DEI的影响因素(F分组=234.715,P<0.001)。远程组第9、12随访时间点nPNA-DPI低于纸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P=0.035;t=-2.191,P=0.031);远程组第6随访时间点饮食作业-DPI合格率高于纸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9,P=0.024);远程组第3、6、12随访时间点nPNA-DPI合格率高于纸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P=0.038;χ2=6.889,P=0.009;χ2=6.920,P=0.009);两组第12随访时间点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腰臀比、身体总水分、去脂体质量、上臂围、上臂肌围及血红蛋白、白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远程或纸质3 d饮食记录法均可以优化CKD患者蛋白质及热量的摄入;一些随访时间点,远程随访优于纸质记录及线下随访,提示结合目前移动医疗的新进展进行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吴秀方,南琼,张晓红,耿婷,陈紫红
    2021, 24(15):  1915-191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3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72KB) ( )  
    背景 结直肠癌(CR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防治CRC的关键,然而目前临床上仍缺乏确诊CRC的无创、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目的 探讨血浆SEPT9甲基化(mSEPT9)检测对CRC的诊断价值,提供CRC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及肿瘤科就诊的患者共272例(CRC 126例,非CRC 146例)为研究对象,按结肠镜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82例、腺瘤组64例、早期癌组72例、进展期癌组54例,分析血浆mSEPT9阳性表达与CR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血浆mSEPT9、血清癌胚抗原(CEA)及二者联合检测在4组患者中阳性率的差异;评估血浆mSEPT9、血清CEA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CRC的价值。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CRC患者mSEPT9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癌患者血浆mSEPT9阳性率低于进展期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浆mSEPT9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01)。对照组、腺瘤组、早期癌组和进展期癌组患者血浆mSEPT9、血清CEA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mSEPT9及血清CE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指标检测,血浆mSEPT9联合血清CEA检测与金标准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514。结论 在早期和进展期CRC患者中,血浆mSEPT9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血清CEA,二者联合检测对CRC的诊断价值(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可进一步提高,这为CRC的确诊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贵宇,李春臣,辜春霞,杨晨,江兰,罗涛,梅雪,张建武
    2021, 24(15):  1920-192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86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445KB) ( )  
    背景 中医药治疗腹泻具有疗效迅速、不良反应少、费用低廉等优势。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目前就其治疗腹泻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 观察连翘叶乙醇提取物(FS ext)对小鼠蓖麻油性腹泻的影响,并研究其对家兔离体空肠平滑肌自发性收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18年6—12月,于四川省南充市采集连翘叶并经提取得到FS ext,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FS ext的化学成分;取60只禁食4 h(可自由饮水)的小鼠随机分为0.5 g/kg FS ext试验组、1.0 g/kg FS ext试验组、2.0 g/kg FS ext试验组、4.0 g/kg FS ext试验组、8.0 g/kg FS ext试验组、16.0 g/kg FS ext试验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0.5 g/kg、1.0 g/kg、2.0 g/kg、4.0 g/kg、8.0 g/kg、16.0 g/kg的FS ext进行灌胃,记录14 d内小鼠的死亡情况和毒性迹象,建立相应的剂量-效应曲线,从而确定FS ext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以确定其安全性。另取50只小鼠随机分成阴性组、阳性组、0.25 g/kg FS ext试验组、0.50 g/kg FS ext试验组、1.00 g/kg FS ext试验组,每组10只,阴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0 ml/kg)灌胃,阳性组给予洛哌丁胺(4 mg/kg)灌胃,0.25 g/kg FS ext试验组、0.50 g/kg FS ext试验组、1.00 g/kg FS ext试验组分别给予0.25、0.50、1.00 g/kg FS ext。给药30 min后,小鼠均给予蓖麻油0.4 ml灌胃,观察4 h内以下指标:初始半固体粪便时间,固体、半固体、液体粪便数量。采用腹泻指数(EI)评估腹泻的严重程度。取42只健康家兔,制备离体空肠平滑肌,观察FS ext对离体空肠平滑肌自发性收缩的影响:分别用乙酰胆碱(ACh,10 μmol/L)和氯化钾(KCl,60 mmol/L)预处理离体空肠平滑肌,来探究FS ext对其诱导的离体空肠平滑肌自发性收缩的影响;用含FS ext或维拉帕米(1 μmol/L)的无Ca2+高K+台式液预处理离体空肠平滑肌,然后累计CaCl2进一步研究其机制。结果 FS ext中主要含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等化学成分;小鼠按不同剂量的FS ext进行灌胃后,在观察期内未出现任何死亡或毒性迹象。阳性组初始半固体粪便时间长于阴性组、0.25 g/kg FS ext试验组、0.50 g/kg FS ext试验组(P<0.05);1.00 g/kg FS ext试验组初始半固体粪便时间长于阴性组、0.25 g/kg FS ext试验组(P<0.05)。阴性组EI高于阳性组、1.00 g/kg FS ext试验组(P<0.05);0.25 g/kg FS ext试验组、0.50 g/kg FS ext试验组EI高于阳性组(P<0.05)。FS ext(0.01~10.00 mg/ml)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家兔离体空肠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并抑制由ACh和KCl诱导的空肠收缩,同时,FS ext也能抑制CaCl2诱导的空肠平滑肌自发性收缩,并使CaCl2量-效关系曲线右下移,与维拉帕米引起的CaCl2量-效关系曲线变化类似。结论 FS ext有明显的抗小鼠蓖麻油性腹泻作用,并能抑制家兔离体空肠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及ACh和KCl诱导的空肠收缩,其机制可能与阻断M受体和抑制L-型钙离子通道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林蓓蕾,张振香,梅永霞,武凯,张亚琴,彭睿,郭璐璐,张艳,刘腊梅
    2021, 24(15):  1927-193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9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215KB) ( )  
    干预框架图为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一套系统且严谨的框架,强调理论和证据的应用,同时要求明确方案的实践转化策略,具体包括需求评估、明确改变目标和预期目标、设计方案框架、干预方案制定、实施方案及应用和评价计划制定六大步骤。该方法自提出以来,在健康领域尤其是慢性病健康教育或健康促进项目的开发和调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了一套重要的指导方法。本文拟从慢性病视角切入,对干预框架图在慢性病健康促进项目开发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综合分析其应用人群、应用过程、益处及不足等,以期为我国慢性病健康促进项目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一套规范、系统、科学、严谨的指导框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汤龙,郑拯,饶阿敏,姚黎清
    2021, 24(15):  1932-193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5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70KB) ( )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近年来,经循证医学证明,社区康复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的有效方法,但目前我国基层社区康复技术陈旧,管理模式混乱,因此如何提升我国脑卒中社区康复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简述了目前国内外脑卒中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和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我国社区康复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脑卒中社区康复模式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蔡耀婷,方荣华
    2021, 24(15):  1938-194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31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66KB) (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位居常见慢性病的第5位。骨质疏松症易导致脆性骨折、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6%,预计到2050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将达到2.02亿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将达600万人,将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骨质疏松症系统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的概念及将其应用在骨质疏松症管理中的必要性,分别从组建多学科协作管理团队、构建互联网在线健康管理平台、健全患者健康档案、加强全科医生团队专科知识培训、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骨质疏松症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路径,指出将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路径应用在骨质疏松症管理中切实可行,可建立高效、规范的骨质疏松症管理模式,以应对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增长的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庞欣欣,石秀杰,张雅歌,彭紫凝,邢玉凤,韩佳瑞
    2021, 24(15):  1943-195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79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108KB) ( )  
    背景 糖尿病肾病(DK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脏病的首要病因,非杓型血压是D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目前尚缺乏有效干预手段,而中医药治疗DKD及非杓型血压具有一定优势。目的 探讨通络地龟汤对DKD Ⅳ期患者非杓型血压、尿钠排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病科、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DKD Ⅳ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地龟汤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糖化血红蛋白、24 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非杓型血压比例、24 h尿钠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醛固酮水平,计算杓型血压逆转率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8周随访,无中途退出或脱落病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CV)降低,eGFR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收缩压变异性(dSBPCV)、nSBPCV降低,eGFR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SBP、nD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CV)、nDBPCV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非杓型血压比例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杓型血压逆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醛固酮水平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钠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地龟汤有利于更好地改善DKD Ⅳ期患者肾功能,降低患者夜间血压、血压变异性、非杓型血压比例,提高患者杓型血压逆转率及24 h尿钠排泄,且安全性较高,但对RAAS并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琰琰,张业昊,徐立,姚明江,王光蕊,宋文婷
    2021, 24(15):  1951-195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75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902KB) ( )  
    背景 细胞自噬所致神经元凋亡是脑缺血后神经损伤的重要环节,而以通络清脑注射粉针为代表的清热解毒通络疗法在只辨病、不辨证的情况下治疗大鼠脑缺血亦能取得良好疗效,因此推测通络清脑注射粉针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很可能与抑制细胞自噬有关。目的 探讨通络清脑注射粉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于2019年1月—2020年3月实施,共选取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络清脑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进行血管分离、不进行其他操作),通络清脑组大鼠经尾静脉缓慢推注浓度为18.75 mg/ml的通络清脑溶液3.2 ml/kg,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三组大鼠建模24 h后神经功能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占比及再灌注24 h后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海马区和皮质区自噬体形成情况、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包括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Beclin1、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通络清脑组大鼠建模24 h后神经功能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占比高于假手术组,而通络清脑组大鼠建模24 h后神经功能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占比低于模型组(P<0.05)。再灌注24 h后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未见明显坏死、海马区和皮质区均偶见自噬体,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缺血区神经元结构破坏严重、大量神经元丢失且海马区和皮质区均可见双层膜结构自噬体,通络清脑组大鼠海马区缺血区神经元坏死范围较模型组缩小、神经元损伤明显缓解且海马区和皮质区自噬体数量均减少。再灌注24 h后模型组、通络清脑组大鼠海马区p-NF-κB、LC3相对表达量及模型组Beclin1相对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而通络清脑组大鼠海马区p-NF-κB、Beclin1、LC3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通络清脑注射粉针可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减轻脑梗死程度、神经元损伤,减少自噬体形成及神经元凋亡,抑制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p-NF-κB、Beclin1、LC3的表达,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过度自噬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方开峰,丁关保,韩路
    2021, 24(15):  1959-196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6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59KB) ( )  
    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寻找有效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非常重要。目的 探究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于安徽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就诊的女性疑似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或穿刺活检前均行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的相关性。绘制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最终经金标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者9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与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呈正相关(rs=0.452,P=0.003)。当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时,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92.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95%CI(0.912,0.995)〕;当钼靶X线最佳截断值为4b级时,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灵敏度为72.4%,特异度为83.3%,AUC为0.855〔95%CI(0.805,0.893)〕;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AUC大于钼靶X线(Z=3.337,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较钼靶X线高,且超声弹性成像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对临床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妲,胡瑞海
    2021, 24(15):  1962-196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08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89KB) ( )  
    本文报道了1例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伴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例。该例患者以DKA为首发症状,且在DKA纠正后仍存在腹痛及胰酶、炎症指标、CA19-9升高,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胰腺肿胀减轻,胰酶、炎症指标、CA19-9恢复至参考范围,血糖改善。提示临床医生需要强化糖尿病分型诊断的意识,尤其是在腹痛症状持续存在、肝酶或胰酶持续升高的患者中,需进一步明确其血糖升高的病因,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确诊,及时诊断、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改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杨红彦,张颖,陈盼盼,黎敏,傅晓凤,王雪贞
    2021, 24(15):  1967-197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593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664KB) ( )  
    目前,关于青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相关发病机制亦未明确。本文报道了1例4年内3次出现脑梗死及进行性颅内动脉狭窄、闭塞的青年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复习了相关文献,以总结其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等。鉴于积极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预防脑梗死复发,因此建议青年脑梗死患者积极筛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在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进一步行颅脑磁共振成像或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冯晓玉,吕思漫,倪翠萍,马梦宁,唐文,刘佳琳,刘宇
    2021, 24(15):  1972-197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40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45KB) ( )  
    老年患者出院后再入院率高,而通过细致评估后制定出院计划是患者出院后获得高质量延续性护理的重要保证。既往已有研究者对国外出院计划评估工具的使用进行了综述,但缺乏专门针对老年患者的出院计划评估工具的相关报道。由于老年患者具有特殊性,本文主要从老年患者出院风险筛查和综合性评估的角度对国内外使用的老年患者出院计划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从而为相关医务人员选择合适的出院计划评估工具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姜亚,林琳
    2021, 24(15):  1978-198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437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040KB) ( )  
    胃轻瘫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胃肠动力障碍疾病之一,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特发性胃轻瘫(原发性)和糖尿病胃轻瘫(继发性)多见。胃排空延迟是诊断胃轻瘫的必要条件,而改善胃轻瘫是现阶段临床难点之一。饮食调整和促动力药物是目前治疗胃轻瘫的基础,近年来新兴诊疗技术的发展为胃轻瘫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近年来胃轻瘫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以期为提高临床胃轻瘫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胡晓敏,叶佳美,王丽群,庞日朝,王文春,张安仁
    2021, 24(15):  1984-198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44
    摘要 ( )   Rich HTML ( )   PDF for PC (1371KB) ( )  
    慢性便秘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也是许多高死亡率疾病的诱发因素,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目前针对慢性便秘的治疗方法疗效有限,故需寻找一种便捷、经济、有效的方法。运动在慢性便秘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运动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而有研究表明便秘后发生的肠道菌群紊乱使肠腔内菌群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5-羟色胺(5-HT)〕含量降低,抑制肠道运动,加速慢性便秘的发展,提示运动、菌群与便秘三者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就运动对便秘的调节作用、肠道菌群在便秘中的调控机制和运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此探索运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改善慢性便秘的可能性,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运动缓解便秘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