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文

    点击栏目名称跳转到相应文章
    全选:
    2019年 第22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19-06-05
    专题研究
    汪洋,韩建军,许岩丽
    2019, 22(16):  1889-189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93
    摘要 ( )   PDF for PC (1352KB) ( )  
    美国的公共卫生服务正处于改革阶段,发展基层保健已成为其近年改革的关键环节。2018年12月美国家庭医生学会(AAFP)发布了《基层保健质量评估策略的愿景和原则》(《原则》),包括区分质量评估与绩效评估、定义质量评估和绩效评估、强调全科医学学科特性、对信息数据系统进行规范等6项核心原则,从而为未来全新的美国基层保健质量评估标准的出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传统绩效支付模型的局限性、质量改进方法学、全科医学学科理论等相关背景知识,对该《原则》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深度解析,并将其与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质量评估体系进行横向对比,指出了其对传统绩效支付模型的理论突破。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剖析了《原则》对目前中国全科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体系的影响,提出了制订中国全科医疗服务核心绩效指标、相关学会及机构应对中国全科医生的自主质量改进提供支持两项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丽芳,刘中元,林春梅,张艳春,秦江梅
    2019, 22(16):  1900-190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84
    摘要 ( )   PDF for PC (1264KB) ( )  
    开展专科服务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专科服务现状。数据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室设置以全科医学科为主,中医科发展较快,康复医学科具有发展前景,儿科等其他专科发展滞后。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专科服务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增加医疗收入、促进医务人员职业发展、提高居民满意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基础设施配置、专科人才培养、用药及相关政策等方面面临困境。因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专科服务不同于综合医院,应从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专科人才培养,完善投入、激励、医保、价格、药品政策环境等方面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蕾,王乐陈
    2019, 22(16):  1904-190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32
    摘要 ( )   PDF for PC (1265KB) ( )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和医院系统,转诊推荐信是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间沟通的方式,其中包含的信息对于转诊质量和效率有提高的作用。研究转诊推荐信的信息有助于为我国的分级诊疗提供建议。本文通过检索有关组织机构制定的指南、规范,系统评价有关文献,得出主要关注指标,形成政策分析及建议。结果发现转诊推荐信的质量控制体系主要由英国国家卫生及医疗优化研究院制定的转诊指南、临床调试集团制定的关键绩效指标构成。英格兰地区在转诊选择、转诊期望、转诊时间、诊断等方面还有改善空间,但是患者对于现在的转诊基本满意。提示提高转诊质量需要做到规范转诊医疗行为,充分提升信息化在转诊中的作用,建立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入非卫生技术人员作为全科医生助理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杜丽雪,陈嘉林
    2019, 22(16):  1908-191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36
    摘要 ( )   PDF for PC (1288KB) ( )  
    20世纪中期伴随生物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医学专科化迅速发展,远超过全人连续性照顾理念的发展,导致医疗行为复杂化。因此,发展全科医学被重新提出,并被确立为医学专科——家庭医学;重中之重在于发展家庭医学教育。总结美国家庭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史,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阶段一,1948年首先提出“固定时间固定科室轮转”。阶段二,20世纪90年代美国家庭医学教师协会首次将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引入家庭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培养方式由关注时间向关注能力的转变;1998年美国毕业后教育认证委员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训效果计划”,并且提出以“6项核心能力”为考核标准的全新认证体系。阶段三,认证标准的转变促使美国毕业后教育认证委员会和美国骨科协会于2014年共同就“建立全国统一认证体系”达成谅解备忘录,拟于2020年6月实行,转型过渡期5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洪珠,仇燕青,王康,喻萍
    2019, 22(16):  1915-192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05
    摘要 ( )   PDF for PC (1007KB) ( )  
    背景 当前中国的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应对老龄化的主要途径就是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将养老服务和医疗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让老年人得到综合医疗保健和养老照顾。通过明确医养结合各项服务的人力成本,以确定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分工,进一步为补偿机制的构建提供依据。目的 测算南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医养结合服务的人力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医养结合服务的成本测算与补偿机制确定,从而提高医养结合服务团队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模式。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1月,采用自制的《社区医养结合服务项目采集表》采集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项目。2017年7月—2018年1月,采用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基于《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工作手册(2012年版)》,以基本人力消耗和耗时、技术难度及风险程度为主要因素,结合各项薪酬参数(区分医院级别、技术类别、职称等),计算出医养结合项目技术劳务标化价值和各个项目所需的人力成本。结果 社区目前开展的服务可分为两大类,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的服务和在外部资源辅助下能够提供的服务,共计75项。不考虑外包成本,各项人力成本为8.52~283.69元,平均人力成本为(77.41±58.50)元。人力成本最低的为快速血糖测试,为8.52元;人力成本最高的为突发情况临时查房(重度),为283.69元。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标化工作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成本测算方法,测算了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5项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的人力成本,可用于指导社区的医养结合服务的预算支出管理,同时为确立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贾清萍,史利琴
    2019, 22(16):  1922-1926.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85
    摘要 ( )   PDF for PC (980KB) ( )  
    激励机制和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政府部门在社区卫生服务供给中产生失效问题,而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改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效率的一种可行方法。本文利用SWOT分析和经济学理论,分析了PPP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的可行性、供给效率及合作困境。认为将PPP模式融入社区卫生服务领域是可行且必要的,这既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效率,又能节约卫生资源,减轻政府部门的财政压力。但在推行PPP模式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合作机制问题。建议从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合作的管理机制、收益共享机制、风险机制3个维度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以推动PPP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发展和落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陈旭东,孙倩,王欣
    2019, 22(16):  1927-193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33
    摘要 ( )   PDF for PC (991KB) ( )  
    背景 北京市孕产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北京市母子健康档案》后到选定的助产机构分娩,所有的产前检查均在助产机构完成,导致助产机构简单重复工作量大、孕妇产检投入高等问题,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业妇产科医生却存在着工作量不足的现象。目的 通过对育龄妇女“联合产检”项目的研究,探讨分级诊疗模式下的专科医联体发展前景。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助产机构建立专科医联体,开展“联合产检”项目。观察组(n=38)孕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孕期的8次常规产检,在三级助产机构完成4次专项检查,妊娠34周后转诊至三级助产机构完成后续产检和分娩;对照组(n=80)为同时期社区内在其他助产机构产检并分娩孕妇,且在北京市妇幼二期系统有完整记录者。对两组孕妇的产检候诊时长和就诊时长、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北京市母子健康档案》回收率、产后访视情况以及观察组孕妇对项目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妇产检候诊时长短于对照组,就诊时长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北京市母子健康档案》回收及时率和回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对“联合产检”项目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0.03±1.94)分。结论 以分级诊疗形式建立的专科医联体“联合产检”项目具有安全性、可行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周戈耀,熊丹丹,王灵芝,雷雪,曹煜
    2019, 22(16):  1931-193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81
    摘要 ( )   PDF for PC (978KB) ( )  
    背景 为解决贵州省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人才严重匮乏、体制机制不健全、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贵州省“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贵州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及“健康贵州2030规划”等提出贵州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目标。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工作者视角下贵州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现状。方法 于2017年9—11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贵阳市和遵义市选取8家基层医疗机构,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80例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对本院医疗服务技术水平的评价,对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了解度、意愿及接受度,认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采取立意抽样法选取17例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内容包括:所在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医联体、远程医疗及分级诊疗情况,最需要上级医院中哪类医务人员下沉,能为下沉人员提供什么条件,能否得到上级医院的对口帮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实施情况。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调查问卷共发放18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7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0%。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认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各种患者需求,基层医务人员欢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且认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对基层医疗机构是有利的。17例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负责人认为医联体和远程医疗整体实施效果不理想,基层患者大部分会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双向转诊存在上转容易下转难问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较好,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全科医生以及护士等医务人员,所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上级医院不同程度的对口帮扶。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需提升。贵州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处于起步阶段,各种下沉方式效果不佳,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并加大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应美珂,刘颖,任菁菁
    2019, 22(16):  1936-193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88
    摘要 ( )   PDF for PC (981KB) ( )  
    背景 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全科医生持续职业教育体系,亚专长全科医生(GPwSIs)概念的引入为此提供了方向,但目前GPwSIs与专科的关系仍存在一些争议。目的 了解专科医生对全科医生发展亚专长的态度,为GPwSIs的培养提供思路。方法 于2018年6—7月,通过微信向专科医生发放网络问卷。问卷由课题组自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专科医生的基本信息和对全科医生发展亚专长的态度和建议。共回收问卷210份,其中有效问卷191份(91.0%)。结果 151例(79.1%)专科医生支持全科医生发展亚专长,23例(12.0%)不支持,17例(8.9%)表示不清楚。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治医师较住院医师更支持全科医生发展亚专长〔OR(95%CI)=5.280(1.103,25.280),P<0.05〕。167例(87.4%)专科医生非常有意愿/有意愿担任GPwSIs带教教师,支持全科医生发展亚专长的专科医生担任GPwSIs带教教师的意愿高于不清楚、不支持者(P<0.05)。85例(44.5%)专科医生建议全科医生培养2项亚专长,121例(63.4%)建议以社区常见病为培养亚专长的方向,145例(75.9%)建议在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开始培养亚专长。结论 专科医生对全科医生发展亚专长的支持度较高,认为全科医生在发展亚专长时要加强专科-全科联合,明确亚专长和专科的界限,以保证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梅,郑少茹,李鹤,王荣英
    2019, 22(16):  1940-194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79
    摘要 ( )   PDF for PC (976KB) ( )  
    背景 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综合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在此形势下,国内大多作为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设立了全科医学科,其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一致认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全科医疗科成立于2013年,其设置了全科门诊就诊咨询处,在院内“先全科,后专科”的分诊理念迥异于传统分诊,合理分配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给患者提供了便利。目的 调查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科门诊就诊咨询处患者的就诊咨询满意度,探讨全科门诊就诊咨询处在三级甲等医院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全科门诊就诊咨询处就诊咨询的门诊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全科门诊患者就诊咨询体验调查问卷”对入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就诊相关情况、就诊咨询体验3部分,共回收有效问卷2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就诊体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212例患者中,109例(51.4%)为初诊患者,初诊患者中完全不清楚首次就诊科室者58例(53.2%),选择就诊科室依据为咨询护士者138例(65.1%),有挂错号经历者61例(28.8%),认为有必要设置全科门诊就诊咨询处者159例(75.0%)。患者对本次就诊咨询的总体满意度为84.9%(180/212),认为与护士交流沟通时间充足者162例(76.4%),认为护士询问病情详细者171例(80.7%),对护士回答问题耐心与专业程度感到满意者165例(77.8%),对护士建议就诊科室满意者193例(9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护士交流沟通时间、护士回答问题耐心与专业程度、对护士建议就诊科室是否满意是影响就诊咨询满意度的因素(P<0.05)。结论 患者对全科门诊就诊咨询处的就诊体验满意度较高,其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对护士建议就诊科室满意是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金娜娜,项琦,马莉,李晓伟,吴晓妍,贾素伟
    2019, 22(16):  1945-194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87
    摘要 ( )  
    背景 肥胖可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生风险,饮食干预是防治肥胖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轻断食模式可能是防治肥胖的一条新途径。但既往研究样本量较小,关于作用机制和量效关系的分析不足,尚不能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目的 探讨轻断食模式对超重者代谢作用的影响。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月,选取在天津海滨医院接受体检的某企业员工86例进行轻断食模式干预,均为初次检出超重者(BMI≥24.0 kg/m2)。轻断食模式干预方法为:每周中不连续的2 d每日只摄入600 kcal能量,余5 d根据个人饮食习惯自由饮食,干预时间为60 d。分别于干预实施前1日和干预周期最后1日,检测受试者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80例超重者按要求完成了轻断食模式干预。干预后受试者舒张压、体质量、体脂百分比低于干预前(P<0.05),收缩压、心率与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受试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干预前(P<0.05),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受试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干预前(P<0.05)。糖耐量试验显示,干预后受试者空腹血糖与干预前无差异(P>0.05),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干预前(P<0.05)。胰岛素释放试验显示,干预后受试者空腹胰岛素低于干预前(P<0.05),餐后1 h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与干预前无差异(P>0.05)。结论 轻断食模式是超重者减重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改善超重者的机体应激状态,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餐后血糖,有助于减少超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咪咪,张持晨,赵慧宁,郑晓,陆姣,常韵琪,蔡圆
    2019, 22(16):  1949-195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43
    摘要 ( )   PDF for PC (970KB) ( )  
    背景 残疾问题不仅影响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在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预测其在失能状况方面可能也存在差异。目的 研究我国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把握老年人养老需求、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可鉴之据。方法 2017年10月,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全国追访调查数据中,选取≥60岁的空巢老人2 023人和非空巢老人2 141人,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进行失能判定。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大多配偶健在、喜饮酒、有更高的文化程度且分布在东/中部、城镇地区(P<0.05)。空巢老人总失能率为8.1%,非空巢老人为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自评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沮丧)是空巢和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睡眠障碍和饮酒情况是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慢性病患病种数则是非空巢老人失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失能率无差异,但影响因素却不尽相同。在对老年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的同时,还应针对其是否空巢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魏若妍,张源,张复亮,彭淑颖,王春燕,徐光铮,彭磊,宋园园,杨竹洁
    2019, 22(16):  1954-195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86
    摘要 ( )   PDF for PC (2590KB) ( )  
    背景 我国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患病率逐年上升,HUA和痛风的患病分布具有地域性,分析辖区内居民的患病特征和影响因素可以指导社区防治,但上海市徐家汇街道尚未对辖区内居民的HUA和痛风患病率、患病人口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家汇街道老年人(≥65岁)的HUA和痛风患病状况,并探讨老年人患HUA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6-04-19至2016-10-27、2017-09-04至2017-10-31在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体检的2 047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统计社区老年人的HUA、无症状HUA、痛风患病率,并分析其性别、年龄分布情况;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患HUA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的HUA、无症状HUA、痛风患病率分别为24.33%(498/2 047)、23.35%(478/2 047)、5.13%(105/2 047)。男性的痛风患病率高于女性,无症状HUA患病率低于女性(P<0.05);男性、女性的HUA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HU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超重和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1.70 mmol/L)、高ALT(>40 U/L)是老年人患HUA的危险因素(P<0.05)。痛风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血尿酸正常且无痛风者和无症状HUA患者(P<0.016 7)。结论 徐家汇街道老年人的HUA和痛风患病率较高,患HUA的影响因素与既往研究类似。痛风患者的慢性合并症患病率较高,社区应加强对高危居民的管理及对痛风患者合并症的防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唐子猗,易婷,王聃,郑建雄,熊琴,张全波,青玉凤
    2019, 22(16):  1960-196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80
    摘要 ( )   PDF for PC (1005KB) ( )  
    背景 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是PM/DM主要致死因素,致死率在50%以上。目前国内对PM/DM合并ILD(PM/DM-ILD)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尚缺乏有效证据证实哪些因素与PM/DM-ILD的发生有关。目的 探讨PM/DM-I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01-01至2018-06-30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19例PM/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ILD组与非间质性肺疾病(NILD)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结果及预后情况。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PM/DM-ILD的影响因素。结果 ILD组患者年龄,关节炎首发、呼吸道症状首发、技工手、雷诺现象、干咳、咳痰、活动后气促、发热、关节炎发生率,红细胞沉降率(ESR)、球蛋白(GLOB)水平,抗Jo-1抗体阳性率高于NILD组,肌无力首发、肌酸激酶(CK)、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水平低于NILD组(P<0.05)。ILD组中60例患者肺部HRCT以条索影(68.3%,41/60)、斑片影(68.3%,41/60)、网格状影(45.0%,27/60)、磨玻璃样(31.7%,19/60)、云絮状影(15.0%,9/60)、蜂窝状影(10.0%,6/60)等表现多见,可单独或同时出现;NILD组25.4%(15/59)的肺部HRCT也会出现少量条索影、斑片影、磨玻璃影等,但其病变部位、分布范围和病变程度均不满足ILD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多属既往疾病的陈旧性改变。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干咳、活动后气促、关节炎、GLOB、抗Jo-1抗体水平是PM/DM-ILD的影响因素(P<0.05)。ILD组患者重复住院率(χ2=5.275,P=0.022)、肺部感染致重复住院率(P=0.010)高于NILD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2,P=0.909)。结论 年龄大,干咳、关节炎、活动后气促症状,血清抗Jo-1抗体阳性,GLOB水平升高是PM/DM-ILD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表现上述症状及血清学结果的高龄患者需密切检测其肺功能及肺部HRCT的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叶勒丹·马汉,孙勇,张占林,妥小青,龚政,田恬,陈珍,古丽斯亚?海力力,戴江红
    2019, 22(16):  1966-197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03
    摘要 ( )   PDF for PC (2489KB) ( )  
    背景 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良好控制具有重要的健康和经济效益,有必要在体检人群中探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地对高血压进行预防和控制。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体检人群高血压类型与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乌鲁木齐市石油新村街道和卡子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新疆全民健康体检的35~74岁居民6 699例为研究对象,对高血压类型与糖尿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之间的关系进行多重对应分析。结果 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肥胖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双期高血压(SDH)关联密切;吸烟、饮酒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关联密切。根据性别、年龄段进一步分层分析,男性35~44、45~54岁组,糖尿病、肥胖与ISH、SDH有关联性,吸烟、饮酒与IDH有关联性;男性55~64、65~74岁组与35~44、45~54岁组不同,未发现吸烟、饮酒与各种类型高血压的关联性;女性各年龄段糖尿病、肥胖与ISH均有关联性。结论 多重对应分析在体检数据中有良好的应用,糖尿病、肥胖与ISH,35~54岁男性吸烟、饮酒与IDH的相关性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张卫华,王婷婷,王东梅,吴建红
    2019, 22(16):  1973-197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12
    摘要 ( )   PDF for PC (1014KB) ( )  
    背景 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长期足量使用生物制剂所产生的高昂费用和明显不良反应不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通过降低给药剂量解决相关问题值得探讨。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实验室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共13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68)和试验组(n=68),分别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常规剂量和优化剂量治疗。比较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症状严重程度指标、影像学指标、实验室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强直性脊柱炎的总体评价(ASAS)的ASAS20、ASAS40及ASAS部分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两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ASD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加拿大脊柱骨关节研究协会(SPARCC)MR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骶髂关节X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以上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与常规剂量方案具有相近临床疗效,但更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治疗安全性更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吴慧颖,吴建丽,袁丽梅,郑明常
    2019, 22(16):  1978-1982.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28
    摘要 ( )   PDF for PC (997KB) ( )  
    背景 冠心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多采用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制剂等标准药物治疗。中医将其归为“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有完整的辨证施治体系,临床实践中发现肾虚、痰瘀互结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 观察通脉化斑汤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量和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5—2017年,按就诊顺序将1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常规组(n=98)和通脉化斑汤组(n=98)。常规组予以瑞舒伐他汀口服,10 mg/次,1次/d;通脉化斑汤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通脉化斑汤口服,水煎煮1剂/2次,200 ml/次。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心肌放射性缺损面积(MIA)、放射性分布异常积分〕,检测血清vWF、MMP-9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差异。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MIA、放射性分布异常积分及血清vWF、MMP-9、MDA水平、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通脉化斑汤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通脉化斑汤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通脉化斑汤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和血管内皮功能,抑制不稳定斑块形成,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中医症状,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庄逸洋,卢茵茵,李荣,金政,褚庆民,梁津焕
    2019, 22(16):  1983-198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37
    摘要 ( )   PDF for PC (1013KB) ( )  
    背景 不稳定性心绞痛辨病当属中医的“胸痹心痛”,其病机为心脉痹阻,病性是本虚标实。通窍救心油具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之效,在治疗胸痹心痛方面独具特色。目的 观察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途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4月,纳入合格受试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口服组60例、外搽组61例及舌下组60例。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3次/d,疗程7 d;口服组、外搽组、舌下组分别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通窍救心油,给药方式依次为口服给药、外搽人中穴、舌下给药,3次/d,疗程7 d。于治疗前后采集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心电图、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12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12)联合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分、安全性指标和不良反应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组患者心电图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高于口服组、外搽组(P<0.008 3),不劣于对照组(P>0.008 3)。治疗后,4组患者中医证候、SF-12、EQ-5D评分及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优于对照组、口服组、外搽组(P<0.05)。治疗后,4组患者SAQ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3个维度的评分及其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优于口服组、外搽组(P<0.05)。治疗后通窍救心油各组安全性指标均无恶化,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途径在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能明显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李觅琼,吴玉苗,朱捷,周春艳,支艳红,祝墡珠
    2019, 22(16):  1989-1995.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93
    摘要 ( )   PDF for PC (1009KB) ( )  
    背景 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估体系,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目前对家庭医生的培养和评估手段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目的 探索建立综合、科学、系统性的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估体系。方法 在初步构建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估维度的基础上,于2017年10—11月,根据判断抽样原则,邀请15例基层医疗机构的专家,进行2轮Delphi咨询,咨询内容包括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和完整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构建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果 咨询专家平均年龄为(51.7±9.9)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8.4±11.2)年,有效回收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专家在一级和二级指标上的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403(P<0.001)和0.427(P<0.001),建立的家庭医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临床理论知识与技能评估(包括2个一级指标)、业务能力评估(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及满意度评价(包括5个一级指标)3个维度。结论 本研究咨询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和权威性高,初步构建的体系全面反映了社区家庭医生的临床理论、技能、思维能力、业务能力及服务质量,可作为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价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尚晓鹏,杨清,邱银伟,赵艳荣,汪炜,林君芬,徐校平
    2019, 22(16):  1996-199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86
    摘要 ( )   PDF for PC (2684KB) ( )  
    背景 现阶段在我国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但缺乏科学、合理、方便操作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目的 构建一套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家庭医生团队签约能力、构建优质的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于2017年8~9月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构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回收率分别为100.0%(21/21)和90.5%(19/21),专家的判断系数为0.764 3,熟悉程度为0.809 5,权威系数为0.786 9。第1轮和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45(χ2=293.206,P<0.001)和0.317(χ2=279.631,P<0.001)。最终构建了含有7个一级指标、54个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可为客观、科学地评估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刘琴琴,杨丽,赵秋利,朱雪梅,崔丹,吴燕妮,张俭,黄山,李会仿
    2019, 22(16):  2000-2007.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132
    摘要 ( )   PDF for PC (1078KB) ( )  
    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措施,但受到时间窗限制,就医延迟是导致患者溶栓治疗不足和低效率的主要原因。卒中就医延迟风险因素众多,本研究从患者延迟、转运延迟及院内延迟3个层面对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
    申雅恋,承欧梅
    2019, 22(16):  2008-2014.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241
    摘要 ( )   PDF for PC (2684KB) ( )  
    疼痛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一种非运动症状,患病率从40%~85%不等,疼痛的患者更容易合并其他非运动症状,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本文归纳总结了帕金森病疼痛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报道和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医生治疗帕金森病疼痛患者提供具有指导价值的参考信息,同时为完善帕金森病疼痛诊疗规范提出新的
    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 留言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