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1990—2021年中国2型糖尿病肾病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
李书楠, 张诗妍, 邓亚楠, 胡丹青, 郑雨心, 李丹阳, 李灿东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33): 4214-4226.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5.0115
摘要   (239 HTML0 PDF(pc) (3339KB)(12)  

背景

2型糖尿病肾病(T2DN)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成为全球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

目的

本研究旨在基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分析中国T2DN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预测T2DN至2050年的发展趋势,为T2DN防控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本研究以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为数据来源,提取1990—2021年中国T2DN的发病率、患病率、伤残调整生命年率(DALY率)和死亡率和作为评估T2DN疾病负担的指标。采用年度百分比变化估计值(EAPC)评估这些指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变化趋势。采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ES)模型分别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各指标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并通过绝对百分比误差(APE)评估模型预测误差。

结果

1990—2021年,中国T2DN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EAPC=0.42%,95%CI=0.34%~0.50%);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呈轻微下降趋势(EAPC=-0.24%,95%CI=-0.39%~-0.10%);年龄标准化DALY率呈轻微下降趋势(EAPC=-0.7%,95%CI=-0.8%~-0.6%);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EAPC=-0.57%,95%CI=-0.66%~-0.49%)。按性别划分,女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上升幅度相对较大(EAPC=0.6%,95%CI=0.49%~0.71%),男性上升幅度较小(EAPC=0.23%,95%CI=0.17%~0.29%);男性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下降幅度较女性更为明显(男性EAPC=-0.27%,95%CI=-0.41%~-0.13%;女性EAPC=-0.22%,95%CI=-0.37%~-0.07%);女性年龄标准化DALY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DALY率EAPC=-1.13%,95%CI=-1.25%~-1.02%;死亡率EAPC=-1.10%,95%CI=-1.20%~-1.01%),男性变化较小(DALY率EAPC=-0.28%,95%CI=-0.40%~-0.15%;死亡率EAPC= -0.06%,95%CI=-0.19%~0.08%)。年龄别分析显示,各项疾病负担指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高龄人群负担沉重,且部分高年龄组发病率和DALY率呈上升趋势。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50年男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27.34/10万,患病率降至877.11/10万,DALY率保持在140.79/10万,死亡率保持在7.64/10万。女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18.17/10万,患病率降至938.24/10万,DALY率降至69.66/10万,死亡率保持在4.77/10万。ES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50年男性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19.57/10万,患病率降至1 055.85/10万,DALY率降至140.38/10万,死亡率保持在7.30/10万;女性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16.49/10万,患病率增至1 092.09/10万,DALY率降至105.84/10万,死亡率降至5.16/10万。模型误差评估显示,ES模型在大多数年龄标准化率和患病人数的预测上误差较小,而ARIMA模型在部分人数指标和女性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上误差相对较小。

结论

1990—2021年,中国T2DN的整体疾病负担在年龄标准化后有所改善,尤其在死亡率和DALY率方面,但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持续上升,且疾病负担向高龄人群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本研究预测至2050年,中国新发病例仍将持续增加。应制定针对高风险人群,尤其是针对高龄人群和男性的精准防控策略,加强全科医学在慢病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以应对未来的公共卫生挑战。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2 1990—2021年中国T2DN各年龄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注:A为各年龄组发病率,B为各年龄组患病率,C为各年龄组DALY率,D为各年龄组死亡率。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