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最新文章合辑
帕金森病(PD)作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因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明显,且长期使用疗效降低,使其成为全球医疗难题。刮痧是应用广泛的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一,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目前有关刮痧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PD的研究尚少。
观察刮痧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PD的短期临床疗效。
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2021年3—9月在南京市中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PD门诊诊治的16例原发性PD患者为观察组,按照性别、年龄、病程及Hoehn-Yahr分期相匹配的原则,选择16例原发性PD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刮痧联合西药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停止刮痧,单纯西药继续治疗1个疗程作为随访。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最后1个疗程作为随访。治疗3个月和随访1个月,观察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MDS-UPDRS Ⅲ)评分、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3个月观察血清白介素1β(IL-1β)、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
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MDS-UPDRS Ⅲ、NMSS评分及血清IL-1β、NF-κB水平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MDS-UPDRS Ⅲ、NMSS评分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01);随访1个月对照组患者MDS-UPDRS Ⅲ评分低于组内治疗3个月(P<0.001);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NMSS评分高于组内治疗3个月(P=0.002)。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随访1个月MDS-UPDRS Ⅲ、NM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β、NF-κ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及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3.651、-3.468,P<0.05)。
刮痧联合药物治疗早、中期原发性PD安全可行,能够改善PD患者的部分运动功能障碍,减轻非运动症状,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远期疗效有待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探索。
疼痛是帕金森病(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且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学者对PD患者发生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但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系统评价PD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有关PD患者疼痛影响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04-12。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资料。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研究机构(AHRQ)编制量表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分别对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对所有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PD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
共纳入16项研究,总样本量为2 855例,共涉及24种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结果可知有2项保护因素和22项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可知:女性〔OR=3.73,95%CI(1.75,7.96),P=0.000 7〕、病程长〔OR=1.35,95%CI(1.15,1.60),P=0.000 3〕、抑郁情绪〔OR=1.14,95%CI(1.07,1.22),P<0.000 01〕、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高〔OR=1.07,95%CI(1.03,1.11),P=0.000 2〕、Hoehn-Yahr分级高〔OR=2.28,95%CI(1.28,4.04),P=0.005〕、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分高〔OR=1.68,95%CI(1.46,1.93),P<0.000 01〕是PD患者发生疼痛的危险因素。GRADE分级结果显示性别、NMSS评分是中等质量证据,病程、抑郁情绪、UPDRSⅢ评分是低质量证据,Hoehn-Yahr分级是极低质量证据。
女性、病程长、抑郁情绪、运动障碍、Hoehn-Yahr分级高以及其他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疲劳)程度重是PD患者疼痛的危险因素,未来需要更大样本、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帕金森病(PD)常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其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关于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尚存在争议。
分析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特征,探讨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原发性PD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自主神经症状表现及持续时间评估有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分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组(AutD组,n=107)和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组(NAutD组,n=49)。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受教育年限。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估患者运动症状,根据Hoehn-Yahr(H-Y)分期1~5级评估患者PD严重程度,采用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估患者非运动症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14)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分别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采用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采用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自主神经功能(SCOPA-AUT评分)与认知功能(MMSE总分和MoCA总分)之间的相关性。
156例原发性PD患者中男83例、女73例,平均年龄(63.9±0.7)岁;AutD组患者年龄(t=-4.391,P<0.001)高于NAutD组,病程(Z=-6.947,P<0.001)长于NAutD组。AutD组患者UPDRS-Ⅲ评分(t=-8.967)、H-Y分期中重度患者所占比例(χ2=44.350)、NMSS评分(t=-13.707)、HAMA-14评分(t=-3.665)、HAMD-24评分(t=-4.808)、PDQ-39评分(t=-11.893)均高于NAutD组(P<0.001)。156例原发性PD患者中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91.7%)最高,其次是泌尿系统症状(91.0%)、体温调节障碍(59.6%)、心血管系统症状(50.0%),发生率较低的是瞳孔调节障碍(12.2%)和性功能障碍(5.1%)。与NAutD组相比,AutD组MMSE总分(Z=-3.826,P<0.001)、MoCA总分(Z=-2.921,P=0.003)及其亚项命名(Z=-2.868,P=0.004)、注意(Z=-2.968,P=0.003)、语言(Z=-3.546,P<0.001)、延迟回忆(Z=-2.804,P=0.005)评分均较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OPA-AUT总分(rs=-0.214、-0.181)及其泌尿系统评分(rs=-0.245、-0.191)、体温调节评分(rs=-0.215、-0.225)与MMSE总分及MoCA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
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PD患者焦虑、抑郁、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及运动症状更严重,生活质量更差;PD患者自主神经症状发生率高,涉及多个系统;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认知障碍越严重。
帕金森病(PD)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程长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际上已经开始建立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合作的PD患者全程管理模式,此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家庭、社会的负担。我国卫生管理体制与国外不同,目前尚缺乏适合我国的PD社区管理方案。
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全科医生使用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
检索2010-01-01至2020-12-31国内外发表的与PD诊疗管理相关的指南、规范和共识等文献,经全文筛选和提取,纳入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的备选条目;进一步通过专家访谈,结合循证依据,拟定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讨论条目;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适合我国全科医生使用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
本研究邀请函询专家16名,两轮Delphi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两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4和0.85,两轮问卷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48(P<0.05)和0.255(P<0.05)。最终构建了包含"管理对象和内容""上转建议""接收建议""疾病管理"4部分共77个条目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
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结果可信。本研究所形成的PD社区规范管理方案可以指导全科医生参与PD临床随访和日常管理,以此来提高社区PD管理服务水平、减轻PD患者经济压力。
先天性颈内动脉缺失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常与颈动脉闭锁以及颈内动脉(ICA)相关结构异常有关。临床症状谱从无症状到Horner综合征、视野缺失、三叉神经痛、搏动性耳鸣、记忆力障碍/痴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垂体功能减退和多器官发育畸形等。本文报道了1例先天性左侧ICA缺失伴Horner综合征以及动脉瘤,并继发帕金森综合征的病例,回顾本例患者的诊治过程及疾病发展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罕见合并症的识别。
帕金森病显著的临床特征之一是面部表情减退,主要表现为自主性、情绪性等面部表情受损,且通常是双侧对称的。近年来有大量研究阐述了帕金森病表情减退发生的相关机制,包括含基底核区功能障碍、面部情绪识别功能缺陷、认知功能障碍等因素,但具体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表情减退与帕金森病进程密切相关,因此,对表情减退进行科学地量化与评估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关于其治疗方案也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就帕金森病患者表情减退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吞咽困难是帕金森病(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可导致肺炎、营养不良和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但目前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尚不完全清楚。
探讨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
连续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107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吞咽困难与流涎发生情况、疾病分期与严重程度、焦虑与抑郁程度、认知功能、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对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预测价值。
107例PD患者中45例发生吞咽困难(观察组),62例未发生吞咽困难(对照组),吞咽困难发生率为42.1%(45/107)。两组患者年龄、Hoehn-Yahr分级(H-Y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 Ⅰ评分、UPDRS Ⅱ评分、UPDRS Ⅲ评分、流涎发生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14)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PDRSⅢ评分≥35分〔OR=7.639,95%CI(2.750,21.219)〕、流涎〔OR=3.336,95%CI(1.178,9.447)〕、HAMA-14评分≥13分〔OR=2.847,95%CI(1.027,7.894)〕、尿酸<251 μmol/L〔OR=0.354,95%CI(0.129,0.971)〕是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PDRS Ⅲ评分、流涎、HAMA-14评分、尿酸预测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0.682、0.638、0.670,灵敏度分别为69.4%、56.5%、59.7%、64.5%,特异度分别为80.0%、80.0%、71.1%、66.7%,约登指数分别为0.494、0.365、0.308、0.312。
UPDRSⅢ评分≥35分、流涎、HAMA-14评分≥13分、尿酸<251 μmol/L是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以上4项指标对PD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