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5, Vol. 18 ›› Issue (3): 358-360.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03.028

• • 上一篇    

非腔内生长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及文献复习

汪国余,徐忠飞,黄抒佳,胡明华,吴玉林   

  1.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
  • 出版日期:2015-01-20 发布日期:2015-01-20

  • Published:2015-01-20 Online:2015-01-20

摘要: 目的  探讨非腔内生长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PIVCLMS)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  选取2004—2013年台州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非腔内生长型PIVCLMS患者4例,均行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和多方位重建。结果  男1例,女3例|年龄47~62岁,平均56岁|肿块直径61~113 mm,平均83.8 mm;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尚清,病灶内均伴多发斑片状液化坏死区,未见钙化及出血密度|增强双期扫描肿块CT值平均升高27.4、18.5 HU。4例病灶皆起源于下腔静脉右前方,2例起源于中段(Ⅱ段),1例起源于下段(Ⅰ段),1例同时累及中段及下段,肿块紧贴下腔静脉,下腔静脉增粗但均无移位,增强扫描管腔消失被不均匀强化软组织填充,1例同时累及左肾静脉,2例伴侧支循环形成。CT所见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基本相符。结论  CT扫描能客观判断肿块与下腔静脉的关系及肿块本身的影像特点,为术前正确诊断和制定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腔静脉, 下, 平滑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