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6, Vol. 19 ›› Issue (23): 2767-2770.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23.005

• • 上一篇    下一篇

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黄超,任向阳,周海涛,马聪敏,滕军放   

  1. 471000河南省洛阳市,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黄超,任向阳,周海涛,马聪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滕军放);通信作者:滕军放,450052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E-mail:13838210077@163.com
  • 出版日期:2016-08-15 发布日期:2016-08-15

  • Published:2016-08-15 Online:2016-08-15

摘要: 目的  探讨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正规康复训练;治疗组80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正规康复训练及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治疗3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平均随访(24.5±7.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终点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对照组与治疗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mRs评分0~1分41例(51.2%),对照组mRs评分0~1分28例(35.0%),两组患者mRs评分0~1分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P=0.038)。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颞窗病变侧大脑中动脉和枕窗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治疗组颞窗病变侧大脑中动脉和枕窗基底动脉PI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TIA、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压、心率、呼吸的改变,未出现其他不适感。结论  上肢远程缺血后适应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血管的顺应性,提高脑血流的储备能力,降低TIA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脑梗死, 远程缺血后适应,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