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5, Vol. 18 ›› Issue (36): 4514-4516.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36.024

• • 上一篇    下一篇

盘状结构域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辉波,杨俊,杨简   

  1. 443003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通信作者:杨俊,443003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E-mail:yangjun@ctgu.edu.cn
  • 出版日期:2015-12-20 发布日期:2015-12-20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0133,81200088,81470387); 宜昌市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A12301-01);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基金(鄂卫生计发[2013]4号)

  • Published:2015-12-20 Online:2015-12-20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因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而引起人们的关注。盘状结构域受体(DDR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TK)超家族的一员,能与胶原蛋白特异性结合,激活一系列细胞内外信号传导,并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如细胞黏附、增殖、分化、迁移和内环境的稳态。编码DDRs的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导致其功能的改变会引发相关几种疾病,包括AS、炎症、肿瘤和组织纤维化。本文主要对DDRs的结构、分类与分布、功能及其与AS的关系进行综述,阐述DDRs在AS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并为AS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盘状结构域受体, 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