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7, Vol. 20 ›› Issue (18): 2267-2270.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8.021
卢淑娇1,毛世旺1,施勇2*
摘要: 目的 分析5例甲磺酸阿帕替尼引发手足综合征(HFS)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关的诊治帮助。方法 收集2015—2016年丽水市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5例甲磺酸阿帕替尼引发的HFS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建议及随访结果。结果 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原发肿瘤:胃癌4例,乳腺癌1例;甲磺酸阿帕替尼使用剂量750~850 mg/d;潜伏期16~35 d;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分级为1~3级。3例甲磺酸阿帕替尼引发的HFS CTCAE分级为1级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手掌和足底散在红斑,无自觉症状;1例CTCAE分级为2级的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述部位水肿性红斑伴有麻木和轻微疼痛感;1例CTCAE分级为3级的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述部位水肿红斑基础上伴有脱屑、水疱,以及难以忍受的刺痛感。5例HFS患者均给予疾病相关健康教育,减少手足部受刺激,建议补充B族维生素,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酌情使用塞来昔布止痛,同时配合外用润肤剂保湿护肤。CTCAE分级为1~2级的4例患者经治疗后HFS均得到很好的控制,未影响继续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的肿瘤治疗;对于1例CTCAE分级为3级的患者,在上述治疗无效且HFS持续加重时,把甲磺酸阿帕替尼服用剂量减少为500 mg/d后HFS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新近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引发的HFS并不少见,通过对症治疗或者减少使用剂量一般可以控制HFS的病情,不影响其继续应用于肿瘤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