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6, Vol. 19 ›› Issue (15): 1781-1785.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6.15.009

• • 上一篇    下一篇

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官继超,龚淑文,汪艳艳,王时敏   

  1.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绍兴医院肾内科;通信作者:官继超,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绍兴医院肾内科;E-mail:sx_sgjc@126.com
  • 出版日期:2016-05-20 发布日期:2016-05-20

  • Published:2016-05-20 Online:2016-05-20

摘要: 目的  探讨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规律腹膜透析的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分为腹膜炎组(24例)和对照组(11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肠源性细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Hb)水平、血清清蛋白(Alb)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合并糖尿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腹膜炎组患者共发生肠源性细菌感染27例次,其中最多见的为大肠埃希菌(13例次,占48.2%),其次为粪肠球菌(5例次,占18.5%)。肠源性细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唑林、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50.0%,而对丁胺卡那、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考拉宁耐药率≤20.0%,未发现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Alb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为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肠源性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为主,且其耐药率高;对于存在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高龄、Alb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推荐使用万古霉素联合丁胺卡那作为经验性初始治疗方案。

关键词: 腹膜炎, 腹膜透析, 肠道细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