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5, Vol. 18 ›› Issue (3): 283-287.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5.03.011

• • 上一篇    下一篇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体外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朱晋坤,毛华,尹扬光,董文,杜峰,鲁玉明,熊宗华,邓梦扬   

  1.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朱晋坤,毛华,董文,杜峰,鲁玉明,熊宗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尹扬光,邓梦扬)
  • 出版日期:2015-01-20 发布日期:2015-01-20
  • 基金资助:
    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黔科合SY|2010]3087)

  • Published:2015-01-20 Online:2015-01-20

摘要: 目的  体外研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从理论上寻找两种药物联合效果优于单药的原因。方法  于2013年在第三军医大学动物中心购买健康雌性SD大鼠4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阿司匹林组(8只)、氯吡格雷组(8只)、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联合组,8只)、对照组(8只)以及用于原代细胞分离培养10只。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利用50 μg/ml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建立受损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并采用100 mg/kg阿司匹林、10 mg/kg氯吡格雷、100 mg/kg阿司匹林联合10 mg/kg氯吡格雷以及200 μl蓖麻油制作内皮细胞基质板|血浆血小板分离制备前3 d,阿司匹林组喂养阿司匹林100 mg·kg-1·d-1,氯吡格雷组喂养氯吡格雷10 mg·kg-1·d-1,联合组喂养阿司匹林100 mg·kg-1·d-1,氯吡格雷10 mg·kg-1·d-1,对照组喂养蓖麻油200 μl/d。采用ELISA法检测黏附内皮细胞基质上的血小板数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血管内皮细胞蛋白血栓调节蛋白(TM)、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CD40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处理的血小板对内皮细胞黏附活性的影响:4组50、100、150、200 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氯吡格雷组和联合组50、100、150、200 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和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150 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黏附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处理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的影响:4组50、100、150、200 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50、100、150、200 μl血小板黏附内皮细胞基质活性分别低于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显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能抑制由ox-LDL引起的TM表达的减少。ox-LDL能明显诱导血管内皮细胞LOX-1表达,阿司匹林能明显抑制由ox-LDL引起的LOX-1和IL-6的表达|而氯吡格雷则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CD40的表达。结论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能从上调TM和抑制炎性因子两方面降低血小板对内皮细胞基质的黏附作用。但两者联合更能抑制由ox-LDL引起的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血小板对内皮细胞基质的黏附。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血小板, 内皮细胞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