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2022-34-中国全科医学
P. 35
·425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等,但总体上呈稳步增长趋势。2001—2005 年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 1.23%,2006—
2010 年该占比增至 2.95%,2016—2020 年该占比达
7.67%。WENG 等 [17] 的研究结果显示,2018 年《中
国全科医学》刊发的文献中,作者为全科医生的数
量低于非全科医生。分析原因为:(1)我国全科医
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的研究基础相对薄弱;(2)我国
全科医生中有部分由专科医生转岗而来,对全科研
究范畴、方法和路径不甚了解;(3)我国社区全科
医生的研究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18] 。
3.2 我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研究团队间的合
作与交流不足 本研究对研究合作者共现网络进行
图 3 中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研究者的合作共现网络
Figure 3 Concurrence network of researchers of general practice and 分析,结果共出现 8 个合作网络,但各研究团队间的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19]
合作网络相对较少,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 。国
2020 年,观察类研究、干预类研究、理论研究分别 外的全科医学合作网络较我国数量更多,研究机构
和研究者间的交流和合作相对更充分,而交流和合作
有 7 721 篇(63.76%)、2 280 篇(18.83%)、2 109
篇(17.41%)。 可以促进研究的不断拓展。北美初级保健医学研究网
3 讨论 络(Practice-based Research Networks,PBRNs)是北
3.1 我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研究能力发展不 美地区以初级保健医生和研究者为主要参与者构建
均衡 论文发表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能力。我国 的全科医学科研网络,由美国各地的全科医学研究团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研究能力的不均衡,不仅表 队共同建立,并组织有年度会议,研究者们可以在
现在区域间研究能力的差异,还表现在不同研究机构 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 [20] 。欧洲全科医学网络(European
间研究能力的差异。在区域分布上,华东、华北、华 General Practice Research Network,EGPRN)由欧洲
南等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发文量较多,而西部地区相 各国的全科医学研究者建立联盟和章程,以引导和
对较少,但近 10 年来西部地区的发文量占比较之前增 推动欧洲的全科医学发展 [21] 。目前,我国尚缺乏相
大。提示随着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以及国家对西部 应的组织或体系,各地区、各机构间的研究团队相
地区全科人才培养的支持 [15] ,西部地区的全科医学已 对孤立,部分地区或机构尝试通过科研联盟、多中
得到进一步发展 [16] 。在机构类型上,社区卫生服务 心研究等方式建立科研合作网络,但可持续性和发
中心发文量占比低于医学院校、研究院所及综合医院 展机制仍在探索过程中。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
3 000
观察类研究 2 811
2 674 2 635
干预类研究 2 534
2 500
理论类研究
2 052
2 000 1 811 1 880 1 880
1 751 1 673 2 011 1 759
发文量(篇) 1 500 1 212 1 657 1 440 1 463 1 402
1 632
1 000
716
702
570 786 806 766 689 667 618 653 678 609 650 573
500 319 322 294 346 332 398 396 388 486 480 509 469 495 507 484 468 447 388
467
116 123 178 449 457 442 404 418 374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年份(年)
图 4 2001—2020 年中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研究的类型分布情况
Figure 4 Changes in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ese journal articles of general practice medicine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