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2022-01-中国全科医学
P. 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


                                                                                                 ·述评·


               【编者按】 全科医学概念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内地,至今已 30 余年。30 余年来,我国全科医学发
           展取得了十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逐渐优化,人才队伍数量不断增加,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服务模式不断完善,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可以说,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既定方针下,全科医学重任在肩,
           砥砺奋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发展路径。与此同时,全科医学的科学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近年来,
           全科医学研究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的开展,研究者从关注研究内容,到关注方法学,注重证据的严谨性和
           科学性,再到关注基层卫生科研网络(PBRNs)建设,全科医学研究在研究方向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学术期刊是学科建
           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科话语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有赖于全科医学科学研究的繁荣与
           发展,《中国全科医学》在科技期刊表现上稳步提升。本着“以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创新、引领创新、鼓励创新”
           的出发点,本期由主编杨辉博士执笔,向同仁们出具了一份近 10 年的中国全科医学行业报告。文章在梳理近 10 年全
           科医学结构 - 过程 - 结果质量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优势、不足、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可供同
           行考虑的进一步研究问题。期冀可以激发出更深入、更具体的全科医学研究,助力全科医学行业发展。


           中国全科医学行业十年发展:机会和挑战并存


                                              2
                           2
                                                               2
                                                      2
                                     2
           杨辉  1,2* ,韩建军 ,许岩丽 ,高晓欢 ,汪洋 ,杨允利 ,曹新阳                         2                   扫描二维码
                                                                                              查看原文
               【摘要】 目的 以近10年(2010—2020 年)为阶段,梳理我国全科医学行业的自身优势和不足,以及其发展
           面临的环境机会和挑战。方法 以 Donabedian 的概念模型为框架,检验和评估中国全科医学基本医疗服务系统的质量
           特征;以态势分析法(SWOT 分析法)为框架,分析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数据来源于 2010—2020 年
           全科医学发展相关的统计报告、期刊论文、政策与工作指南等。结果 (1)全科行业的结构质量:近 10 年来我国全
           科医学发展政策是以往相关政策的承袭和发展,并在全科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分级诊疗、区域医共体等方面继
           续加强,全科的财政政策和管理政策仍有提升空间。全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飞速发展,不过人力资源倒置问题未彻底
           解决,需要采用全职等量的算法来计划和评估人力资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呈现稳定增长,但仍低于医院的增长
           速度。全科医学服务的卫生经济学数据尚需补充。(2)全科行业的过程质量:2020 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
           乡镇卫生院诊疗的人次数为 20.45 亿人次,即我国平均每人每年访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乡镇卫生院 1.5 次,
           高于 2010 年每人每年平均 1 次的访问频率,但仍低于患者对医院门诊的访问频率(平均每人每年 2.7 次)。新型冠状
           病毒肺炎对 2020 年的社区卫生服务 / 全科医学服务有明显影响,门诊诊疗人次数下降约 20%。全科医学相关文献的发
           文量在 2018 年达到峰值,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全科医生 / 家庭医生、全科医学、社区、慢性病
           (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期待随着学科发展,全科研究可以在创新和评判思维、对临床服
           务的循证支持、对服务质量和患者结果改善方面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3)全科医学服务的结果:全科医学服务对
           居民健康影响的数据不足。从居民和患者的体验和观点来看,已获得全科服务或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有较好的体验和
           较高的满意度,不过尚缺乏普遍社区居民对全科医学服务感知和观点的数据。全科医生自身对行业工作的体验和看法
           存在较大差异,性别、年龄、职称、城乡、地理位置等影响医生的体验和满意度。全科人力资源存在不稳定性,收入、
           工作和时间压力是主要影响因素。(4)中国全科医学的主要优势在于有力的政策推动和政府领导,集中化体制表现
           出的卓越资源动员能力,能快速启动和发展全科医生队伍;中国拥有已经成熟起来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以及临床
           医学服务的中坚力量,并显示出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传统和有机结合。(5)中国全科医学存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
           共性问题,其自身特点包括学科发展较晚、人才队伍质量有待提高、工作压力大且职业倦怠显现,全科医生代沟对教
           育和实践的影响。全 - 专之间关系处于脱离依附和走向融合的交界点。全科师资特别是社区临床带教的教育胜任力不
           足。全科团队建设和管理需要从形成期向激荡期和绩效期推进。(6)健康中国和全面小康的国家战略,全球通过《阿
           斯塔纳宣言》重申的初级保健在可持续发展和全民健康覆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和健康素养的
           提升,是中国全科医学的发展机会。(7)人口老龄化,以及随之产生的疾病负担改变和社会经济变化,加上全科人
           力资源的老化和动态过程、城乡二元化和地区差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倒置三角等,是中国全科医学发展面临的挑

               1.3168 Monash University,Melbourne,Australia
               2.100053 北京市,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通信作者:杨辉;E-mail:hui.yang@monash.edu
               本文数字出版日期:2021-12-16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