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8, Vol. 21 ›› Issue (24): 3001-3004.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060
王康武*,王祖义,段贵新,陈刘成,汪国文,王安生,陈晓
WANG Kang-wu*,WANG Zu-yi,DUAN Gui-xin,CHEN Liu-cheng,WANG Guo-wen,WANG An-sheng,CHEN Xiao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CT(3D-CT)重建联合吲哚菁绿荧光导航(ICGF)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为原发性肺癌、2例为转移性肺部肿瘤。术前评估目标段肺动脉,并利用3D-CT重建虚拟的段间平面。术中当目标段肺动脉和支气管被分开后,通过静脉注射吲哚菁绿(ICG,0.25 mg/kg),采用ICGF观察非靶区(NTS),并用电钩烧灼术标记目标和NTS之间的边界。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观察荧光首次出现时间、荧光持续时间、有效对比的持续时间及其他手术指标。结果 ICGF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段间线,其荧光持续时间足够完成标记,成功对20例患者进行了肺表面的标记,并实施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手术时间为(186.0±41.5) min,术中出血量为(30.0±17.8) ml。在注射ICG后,荧光首次出现时间为(20.0±10.5) s,荧光持续时间为(180.0±30.8) s,有效对比的持续时间为(70.0±11.6) s,足够临床医生标记分界线,该标记方法没有使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3D-CT重建联合ICGF可以充分地进行术前评估及清晰地显示段间线,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