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 2019, Vol. 22 ›› Issue (12): 1442-1446.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463
李奕军1,唐福波2,张家立2*,杨辉1,陈德强1,邓文仕1,黄国珠1,魏卫兵1,陈震1
LI Yijun1,TANG Fubo2,ZHANG Jiali2*,YANG Hui1,CHEN Deqiang1,DENG Wenshi1,HUANG Guozhu1,WEI Weibing1,CHEN Zhen1
摘要: 背景 传统的骶管注射或术中使用神经阻滞药物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或术后早期炎性水肿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有效方法。然而,用于神经根鞘内及其周围的神经阻滞药物作用时间短,疗效有限,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目的 观察LDH术中神经根鞘内及其周围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的LDH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30,给予神经根鞘内及其周围用药)、B组(n=30,给予神经根鞘内用药)、C组(n=30,不做特殊处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神经根性疼痛情况;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3、6、10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第3、6、10天日本骨科学会治疗评估评分法(JOA)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C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A组,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发生率高于A组(P<0.05);C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B组,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发生率高于B组(P<0.05)。干预方式与时间在VA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式、时间在VA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B组、C组术后第1、3、6、10天VAS评分高于A组(P<0.05);C组术后第1、3、6、10天VAS评分高于B组(P<0.05)。A组、B组、C组术后第1、3、6、10天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干预方式与时间在JOA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式、时间在患者JOA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B组、C组术后第6、10天JOA评分低于A组(P<0.05);C组术后第6、10天JOA评分低于B组(P<0.05)。A组、B组、C组术后第3、6、10天JOA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3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LDH术中神经根鞘内及其周围用药可能通过提高药物的作用时间来延长镇痛时间,促进LDH术后早期恢复,减轻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减少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术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