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23, Vol. 26 ›› Issue (01): 118-125.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96
Special Issue: 家庭医学的方法学精华特刊
• Research Capacity Building in Primary Care • Previous Articles
Received:
2022-08-17
Revised:
2022-11-03
Published:
2023-01-05
Online:
2022-11-10
Contact:
CHEN Yahong, ZHAN Siyan
About author:
通讯作者:
陈亚红, 詹思延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96
COM-B模型的维度 | 定量研究结果〔n(%)〕 | 定性研究结果 | 综合推断 | |
---|---|---|---|---|
能力 | ||||
试图减少食盐摄入 | 426(81.9) | 食盐摄入途径主要为家庭烹饪,可以做到日常使用低钠盐 | 扩充:减少食盐使用和家庭烹饪中使用低钠盐这两个维度均证实了参与者的减盐能力,但缺乏对食盐推荐摄入量的了解可能是减少钠摄入的障碍 | |
知晓食盐的推荐摄入量为<6 g/da | 102(19.6) | 缺乏对每日食盐推荐摄入量的认识 | ||
机会 | ||||
听说过低钠盐 | 498(95.8) | 低钠盐可及性较低,不易获得;乡村小卖铺买不到低钠盐。对低钠盐价格比较敏感;更倾向于使用普通盐,因为价格比低钠盐低 | 确认和补充:正如定量调查结果所示,干预组对低钠盐的知晓率较高;价格敏感性增强了试验中使用低钠盐的依从性;可及性和价格敏感性可能会阻碍低钠盐在试验之外的推广 | |
动机 | ||||
知晓高盐饮食对身体有害 | 355(68.3) | 可接受低钠盐的味道;低钠盐稍微有点儿苦,但可以接受;有些人没注意到苦味 | 不一致:定量调查数据显示,患者对食盐摄入量及其与健康结果关联的了解度相对较高。然而,定性访谈显示,大多数患者对低钠盐缺乏了解。定性访谈进一步揭示了与使用低钠盐相关的另外两个因素:低钠盐的味道;仍然使用普通盐腌制食品,且腌制食品在当地食用很普遍 | |
知晓食盐摄入量与血压有关 | 332(63.9) | 对低钠盐缺乏了解,大多数患者无法说出使用低钠盐的潜在健康益处 | ||
知晓食盐摄入量与卒中发生风险有关 | 272(52.3) | 腌制食品时不首选低钠盐,因为觉得其有苦味 | ||
行为 | ||||
经常吃腌制食物 | 99(19.0) | 经常吃腌制食品,吃腌制食品是当地的饮食习惯 | 不一致:定量调查数据显示,经常吃腌制食品的比例较低,但定性访谈发现腌制食品的食用非常普遍 确认:定性和定量数据都显示常用味精 | |
吃饭时额外添加食盐 | 55(10.6) | |||
使用味精 | 177(34.0) | 经常使用味精,在大多数家庭厨房中发现味精 |
Table 1 Integr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findings in the mixed methods study as a case
COM-B模型的维度 | 定量研究结果〔n(%)〕 | 定性研究结果 | 综合推断 | |
---|---|---|---|---|
能力 | ||||
试图减少食盐摄入 | 426(81.9) | 食盐摄入途径主要为家庭烹饪,可以做到日常使用低钠盐 | 扩充:减少食盐使用和家庭烹饪中使用低钠盐这两个维度均证实了参与者的减盐能力,但缺乏对食盐推荐摄入量的了解可能是减少钠摄入的障碍 | |
知晓食盐的推荐摄入量为<6 g/da | 102(19.6) | 缺乏对每日食盐推荐摄入量的认识 | ||
机会 | ||||
听说过低钠盐 | 498(95.8) | 低钠盐可及性较低,不易获得;乡村小卖铺买不到低钠盐。对低钠盐价格比较敏感;更倾向于使用普通盐,因为价格比低钠盐低 | 确认和补充:正如定量调查结果所示,干预组对低钠盐的知晓率较高;价格敏感性增强了试验中使用低钠盐的依从性;可及性和价格敏感性可能会阻碍低钠盐在试验之外的推广 | |
动机 | ||||
知晓高盐饮食对身体有害 | 355(68.3) | 可接受低钠盐的味道;低钠盐稍微有点儿苦,但可以接受;有些人没注意到苦味 | 不一致:定量调查数据显示,患者对食盐摄入量及其与健康结果关联的了解度相对较高。然而,定性访谈显示,大多数患者对低钠盐缺乏了解。定性访谈进一步揭示了与使用低钠盐相关的另外两个因素:低钠盐的味道;仍然使用普通盐腌制食品,且腌制食品在当地食用很普遍 | |
知晓食盐摄入量与血压有关 | 332(63.9) | 对低钠盐缺乏了解,大多数患者无法说出使用低钠盐的潜在健康益处 | ||
知晓食盐摄入量与卒中发生风险有关 | 272(52.3) | 腌制食品时不首选低钠盐,因为觉得其有苦味 | ||
行为 | ||||
经常吃腌制食物 | 99(19.0) | 经常吃腌制食品,吃腌制食品是当地的饮食习惯 | 不一致:定量调查数据显示,经常吃腌制食品的比例较低,但定性访谈发现腌制食品的食用非常普遍 确认:定性和定量数据都显示常用味精 | |
吃饭时额外添加食盐 | 55(10.6) | |||
使用味精 | 177(34.0) | 经常使用味精,在大多数家庭厨房中发现味精 |
维度 | 解释性序列设计 | 探索性序列设计 | 聚敛式设计 |
---|---|---|---|
定义 | 按顺序使用研究方法,先收集、分析定量数据,接着在定量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定性数据收集和分析 | 按顺序使用研究方法,先收集、分析定性数据,接着在定性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数据收集和分析 | 同时进行定量和定性数据收集,分别进行定量和定性数据分析,以及合并两个数据 |
设计目的 | 需要解释定量研究结果 | 需要验证或测量定性的探索发现 | 需要更全面地了解主题,需要互相验证或证实 |
定量、定性的时序 | 顺序:先定量后定性 | 顺序:先定性后定量 | 同时间段或同步的 |
整合发生的关键环节 | 抽样、数据收集和结果阐释 | 数据收集阶段,结果阐释阶段有时也会发生 | 数据分析和结果阐释阶段 |
常见的样本关系 | 巢式抽样 | 验证定性发现:扩增抽样 工具开发:定性和定量独立抽样 | 定性和定量样本相同 定性和定量样本独立 巢式抽样 |
主要的整合策略 | 连接定量、定性部分:从定量数据分析到定性数据收集,在第2阶段基于定量研究结果决定定性研究问题、样本和数据收集 | 连接定性、定量部分:从定性数据分析到定量数据收集,在第2阶段基于定性研究结果决定定量研究问题、样本和数据收集 | 结合定性、定量部分:在分别分析两类数据之后,对两类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如比较或转换 |
结果的呈现形式 | 连续的:先呈现定量结果,再呈现定性结果,结合定量和定性结果进行阐释。说明定量研究结果对后续定性研究的作用 | 连续的:先呈现定性结果,再呈现定量结果,结合定量和定性结果进行阐释。说明定性研究结果对后续定量研究的作用 | 交织的:对于研究结果各主题/维度分别进行定量、定性(顺序可调换)、混合结果的表述 |
全科医学领域的应用文献举例 | 一项关于减少老年人使用苯二氮 | 一项从患者角度探讨能够建立医患信任的关键卫生提供者行为研究:先开展定性研究,访谈40例患者,收集患者报告的建立信任的关键卫生提供者行为,提炼出有效沟通、关心患者和展示渊博知识3个维度的8个行为;基于定性结果,构建定量问卷,在更具代表性的大样本(6 392例)中测试定性结果的稳健性。定量结果发现,患者对卫生服务提供者的信任与沟通、关心和渊博知识的8个条目高度相关。因此,为了与患者建立信任,医疗服务提供者应积极倾听,为患者提供详细的解释,表现出对患者的关怀,并展示出渊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 一项探讨无特异性症状疑似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经历的研究:数据收集的工具为定量量表和与其维度对应的定性访谈提纲,量表调查838例,定性访谈21例。定量调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定性访谈结果证实并进一步扩展了定量结果。混合方法数据分析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体验和生活质量因对环境的适应会有所改变。临床医生需要了解这种变化并给予对应的干预[ |
Table 2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gics for integration of three main types of designs for mixed methods research
维度 | 解释性序列设计 | 探索性序列设计 | 聚敛式设计 |
---|---|---|---|
定义 | 按顺序使用研究方法,先收集、分析定量数据,接着在定量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定性数据收集和分析 | 按顺序使用研究方法,先收集、分析定性数据,接着在定性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数据收集和分析 | 同时进行定量和定性数据收集,分别进行定量和定性数据分析,以及合并两个数据 |
设计目的 | 需要解释定量研究结果 | 需要验证或测量定性的探索发现 | 需要更全面地了解主题,需要互相验证或证实 |
定量、定性的时序 | 顺序:先定量后定性 | 顺序:先定性后定量 | 同时间段或同步的 |
整合发生的关键环节 | 抽样、数据收集和结果阐释 | 数据收集阶段,结果阐释阶段有时也会发生 | 数据分析和结果阐释阶段 |
常见的样本关系 | 巢式抽样 | 验证定性发现:扩增抽样 工具开发:定性和定量独立抽样 | 定性和定量样本相同 定性和定量样本独立 巢式抽样 |
主要的整合策略 | 连接定量、定性部分:从定量数据分析到定性数据收集,在第2阶段基于定量研究结果决定定性研究问题、样本和数据收集 | 连接定性、定量部分:从定性数据分析到定量数据收集,在第2阶段基于定性研究结果决定定量研究问题、样本和数据收集 | 结合定性、定量部分:在分别分析两类数据之后,对两类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如比较或转换 |
结果的呈现形式 | 连续的:先呈现定量结果,再呈现定性结果,结合定量和定性结果进行阐释。说明定量研究结果对后续定性研究的作用 | 连续的:先呈现定性结果,再呈现定量结果,结合定量和定性结果进行阐释。说明定性研究结果对后续定量研究的作用 | 交织的:对于研究结果各主题/维度分别进行定量、定性(顺序可调换)、混合结果的表述 |
全科医学领域的应用文献举例 | 一项关于减少老年人使用苯二氮 | 一项从患者角度探讨能够建立医患信任的关键卫生提供者行为研究:先开展定性研究,访谈40例患者,收集患者报告的建立信任的关键卫生提供者行为,提炼出有效沟通、关心患者和展示渊博知识3个维度的8个行为;基于定性结果,构建定量问卷,在更具代表性的大样本(6 392例)中测试定性结果的稳健性。定量结果发现,患者对卫生服务提供者的信任与沟通、关心和渊博知识的8个条目高度相关。因此,为了与患者建立信任,医疗服务提供者应积极倾听,为患者提供详细的解释,表现出对患者的关怀,并展示出渊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 一项探讨无特异性症状疑似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经历的研究:数据收集的工具为定量量表和与其维度对应的定性访谈提纲,量表调查838例,定性访谈21例。定量调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定性访谈结果证实并进一步扩展了定量结果。混合方法数据分析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体验和生活质量因对环境的适应会有所改变。临床医生需要了解这种变化并给予对应的干预[ |
[1] |
|
[2] |
褚红玲,
|
[3] |
褚红玲,倪凯文,曾琳,等. 混合方法研究在真实世界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11):1203-1206. DOI:10.7507/1672-2531.201808035.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赵春艳,余晓英,杨姗姗,等. 北京市失能老年人对上门医疗服务利用现状的混合方法学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3):1676-1683.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42.
|
[12] |
李佳昌,陈慧,沈明辉,等. 基于混合方法的信息采集类APP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可持续性研究[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1,21(1):15-20. DOI:10.7507/1672-2531.202006164.
|
[13] |
唐跃中,徐东浩,程明明,等. 全科医学安宁疗护多专业团队服务模式构建及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2):2874-2879.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017.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李小林.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健康管理,2021,12(5):130.
|
[22] |
蔡澍,杜雪平,刘宇春,等. 基层医务人员对《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手册》可行性评价的质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0):1231-1235.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536.
|
[23] |
李娜娜,寿涓.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患者频繁就诊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70-74.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86.
|
[24] |
潘丹英,顾春妹,曹伟艺,等. 上海市奉贤区全科医生激励措施实施现状调查[J]. 上海医药,2021,42(12):19-22,26. DOI:10.3969/j.issn.1006-1533.2021.12.006.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廖星,胡瑞学,李博,等. 混合方法研究评价工具的介绍:MMAT[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1):4015-4020.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15.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