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科医学
2025, 28 (
):
2307-2313.
背景 目前我国的科普工作存在着科普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科普投入不足、科普成效难以精细化评价等问题,且随着"科普热"的来临,科普事业呈现出新的特点,亟需新的评价体系。以健康科普为例,针对机构的工作评价研究相对薄弱,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维度单一、难以量化、缺少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现实问题。
目的 构建健康科普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为建立面向社会机构的健康科普工作评价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和文献报道,制订函询问卷,遴选14名健康科普工作领域的资深工作者组成专家小组,采用德尔菲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于2022年4—5月进行3轮函询,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根据专家意见构建机构科普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 第1轮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共有9名专家对其中19项指标给出了34条修订意见,专家意见提出率为64.29%(9/14),专家积极程度较高。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14,判断依据为0.886,熟悉程度为0.742。第1、2轮专家函询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0.238、0.246(P<0.001)。两轮专家函询的变异系数均<0.250,专家意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确定并构建出机构科普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3项一级指标(科普投入、科普实施、科普成效)、16项二级指标和77项三级指标。
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出机构科普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3项一级指标(科普投入、科普实施、科普成效)、16项二级指标和77项三级指标,其应用有助于提升社会机构的健康科普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