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5
P. 11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899·
天疾病产妇;(2)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措施设计不合理的研 检索数据库得到的文献(n=8 431):中国知
究;(3)重复性研究;(4)研究内容不吻合的研究;(5) 网(n=1 543)、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通过溯源
追踪到
(n=2 461)、维普网(n=354)、PubMed(n=959)、
Meta 分析、系统评价、动物实验研究。 的文献
EMBase(n=627)、Web of scienxe(n=978)、 (n=10)
1.3 资料提取 通过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独立的文献筛 Cochrane Library(n=1 509)
查,并对筛选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主要提取信息包括:第一
作者、发表时间、国家、样本量、两组干预方案、结局指标。
剔除重复文献后得到的文献(n=5 551)
1.4 文献质量评价 由两名研究者运用 Cochrane 风险偏倚评
排除 Meta 分析、系统评价、动物实验(n=229)
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如出现分歧,与第 3
名研究者讨论决定 [9] 。Cochrane 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主要包括 初筛后获得的文献(n=5 322)
随机方法、隐蔽分组、盲法、结果数据完整性、选择性报告
排除浏览题目、摘要不吻合(n=5 244)
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依据偏倚风险评估准则分为“低
风险偏倚”“高风险偏倚”和“不确定”。 获取全文的文献(n=78)
1.5 结局指标评价 采用 GRADEpro 软件对纳入的结局指标 排除文献(n=48)
·干预措施不吻合(n=5)
进行总体质量评级,GRADE 工具将证据质量分为高级证据、
·研究对象不吻合(n=3)
中级证据、低级证据、极低级证据,导致降级的因素主要有 ·数据不全、未获取原文(n=16)
偏倚风险、不一致性、不精确性、间接性和发表偏倚。高级 ·研究内容不吻合(n=24)
证据、中级证据、低级证据、极低级证据分别为非常确信真 纳入 Meta 分析的文献(n=30)
实的效应值接近效应估计;对效应估计值有中等强度的信心, 图 1 文献筛选流程图
真实值有可能接近估计值,但仍存在二者大不相同的可能性; Figure 1 Flow diagram of literature selection
对效应估计值的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 致盲并不影响妊娠期体育锻炼对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其余
同;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真实值很可能与估计值大 13 篇文献 [16-18,22,25-27,29-30,32-33,36-37] 盲法表达不明确。其余
不相同。 风险评价未见明显偏倚(图 2)。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RevMan 5.2 统计学软件进行异质性检 2.3 Meta 分析结果
验、数据合并、亚组分析、绘制森林图、发表偏倚分析。本 2.3.1 体育锻炼干预对自然分娩结果的影响 对 30 篇文
研究中文献数据结局指标为无异质性的二分类变量,各效应 献 [10-39] 进行 Meta 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为 P=0.14,
量以相对危险度(RR)及其 95%CI 表示。采用森林图检验方 I =22%,组间异质性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 分析结果
2
式进行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检验。异质性检验中 P>0.10 为异质 显示,干预组自然分娩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性可以忽略,P ≤ 0.10 为存在异质性。P ≤ 0.10 时,异质性 义〔RR=1.34,95%CI(1.28,1.40),P<0.000 01〕,见图 3。
2
2
2
2
判断以 I 值为主,I ≤ 50%、50%<I ≤ 70%、I >70% 分别表 2.3.2 发表偏倚分析 绘制体育锻炼干预对孕妇自然分娩影
示轻度、中度及高度异质性;中度及以上异质性采用随机效 响的漏斗图,结果显示,漏斗图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发表偏
应模型,反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同时,利用亚组分析 倚较小(图 4)。
探测变量对结果的潜在影响,最后使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 2.4 锻炼干预方案的亚组分析 妊娠期体育锻炼对自然分娩
分析,并运用 GRADEpro 软件对最主要结果的证据总体质量 的影响可能受干预方案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分别对锻炼干预
进行评价。 方案中的锻炼开始节点、锻炼内容、锻炼频率、锻炼强度、
2 结果 锻炼时长、锻炼周期等 6 个要素进行亚组分析。
2.1 检索结果 初筛获得 8 441 篇中、英文相关文献,根据 2.4.1 锻炼开始节点 根据锻炼开始节点对自然分娩的影响
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 30 篇文献 [10-39] ,其中 18 篇中文 进行亚组分析,组间同质性较高(P=0.14,I =22%),采用
2
文献 [13-19,22-27,30-31,33,36-37] 、12 篇英文文献 [10-12,20-21,28-29, 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亚组分析表明,锻炼开始节点对自
32,34-35,38-39] 。文献筛选流程见图 1,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见 然分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RR=1.34,95%CI(1.28,1.40),
表 1。锻炼强度的划分标准以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针对 P<0.000 01〕,其中锻炼开始节点对自然分娩的干预效果从高
健康成年人有氧运动强度的分级标准,采用心率进行判断, 到低依次为:>24 周、13~24 周、≤ 12 周,见表 2。
最大心率 =220- 年龄,最大心率的 35%~54%、55%~69%、 2.4.2 锻炼内容 根据锻炼内容对自然分娩的影响进行亚
70%~90% 分别为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 [40] 。 组分析,组间同质性较高(P=0.14,I =22%),采用固定
2
2.2 纳入文献质量评估结果 纳入的 30 篇文献 [10-39] 均采用 效应模型进行分析。亚组分析表明,锻炼内容对自然分娩
随机方法、隐蔽分组、不存在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17 篇文 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RR=1.34,95%CI(1.28,1.40),
献 [10-15,19-21,23-24,28,31,34-35,38-39] 由于孕产人群的特殊性,需 P<0.000 01〕,其中锻炼内容对自然分娩的干预效果从高到低
要签署知情同意书,未采用盲法,受试者和试验实施者能够 依次为:盆底肌训练、运动课、体操、有氧运动、分娩球、瑜伽,
详细了解锻炼目的,有利于试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受试者的 见表 2。
依从性以及锻炼过程的科学监控,因此对受试者和实施者未 2.4.3 锻炼频率 根据锻炼频率对自然分娩的影响进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