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ext Articles
Received:
Revised:
Accepted:
通讯作者:
基金资助:
摘要: 背景 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达1.48亿,造成沉重疾病负担,患者就医行为作为疾病管理的核心环节,对糖尿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的 探索糖尿病患者多维就医行为模式,分析其与血糖控制及医疗资源利用的关系,为精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上海市普陀区35 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随访信息、医院信息系统及实验室信息系统数据,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识别就医行为分型,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医疗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通过分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就医模式下的血糖控制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选取就诊频率、医院等级偏好、科室选择偏好、跨科室就诊行为和总诊疗费用区间,对35 426例糖尿病患者就医行为特征进行潜在类别分析,最终将研究对象分为3类:低频-社区跨科型(26.91%)、高频-社区常规化型(51.68%)及极高频-专科集约型(21.41%)。将3类就医行为模式作为因变量,按照低频-社区跨科型组、高频-社区常规化型组、极高频-专科集约型组分级顺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男性、病程延长、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和并发症数量增加、糖尿病合并症和合并症数量增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高血压、血脂异常、甲状腺疾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次数2-4次/年和≥5次/年(相对于<2次/年)均与医疗资源利用强度增高相关(P<0.05),年龄≥75岁、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骨质疏松、精神心理疾病者均与医疗资源利用强度降低相关。以年度血糖达标情况作为因变量,分别对3类就医行为模式分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低频-社区跨科型组中,男性、病程延长、年总诊疗费用增加、年总就诊次数增加是年度血糖未控制的风险因素(P<0.0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2-4次/年和≥5次/年(相较于<2次/年)、存在精神心理疾病是年度血糖达标的保护因素(P<0.05);在高频-社区常规化型组中,男性、病程延长、年总诊疗费用增加、年总就诊次数增加是年度血糖未控制的风险因素(P<0.0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2-4次/年和≥5次/年(相较于<2次/年)是年度血糖达标的保护因素(P<0.05);在极高频-专科集约型组中,病程延长和年总就诊次数增加是年度血糖未控制的风险因素(P<0.0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5次/年(相较于<2次/年)是年度血糖达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就医行为异质性显著,男性、病程延长及并发症数量增加等是医疗资源利用强度升高的核心驱动因素。三类就医行为模式的血糖控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低频-社区跨科型组需强化基层主动管理以改善自主性不足,高频-社区常规化型组亟待提升基层复杂病例处置能力,而极高频-专科集约型则亟须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就医行为, 潜在类别分析, 医疗资源利用, 上海市普陀区
0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12114/j.issn.1007-9572.2025.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