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24, Vol. 27 ›› Issue (31): 3870-3876.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17
Special Issue: 家庭医学的方法学精华特刊
• Methodology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
2023-12-22
Revised:
2024-05-31
Published:
2024-11-05
Online:
2024-08-16
Contact:
QIAN Dongfu, LAN Qing
通讯作者:
钱东福, 兰青
作者简介:
作者贡献:
孙振宇提出概念并进行原稿写作;陈建平、孙伟负责资料收集、审查和写作;钱东福、兰青对文章监督管理。
基金资助: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17
类型 | 案例要求 | 主要目的 | 操作标准 |
---|---|---|---|
案例研究 | 启发性的、典型的、极端的、常见的、反常的或有影响力的案例等,均可;案例必须是真实事件;案例内容不可修改;讲求证据(录音、录像等实证资料) | 建构或验证理论 | 最高 |
案例记录 | 同案例研究 | 说明案例;解决实务问题 | 次之 |
案例教学 | 案例必须具有启发性;案例不一定是真实事件;案例内容可修改;无证据要求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最低 |
Table 1 The differences among case study,case record,and case teaching
类型 | 案例要求 | 主要目的 | 操作标准 |
---|---|---|---|
案例研究 | 启发性的、典型的、极端的、常见的、反常的或有影响力的案例等,均可;案例必须是真实事件;案例内容不可修改;讲求证据(录音、录像等实证资料) | 建构或验证理论 | 最高 |
案例记录 | 同案例研究 | 说明案例;解决实务问题 | 次之 |
案例教学 | 案例必须具有启发性;案例不一定是真实事件;案例内容可修改;无证据要求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最低 |
步骤 | 内容 | 活动 | 作用 |
---|---|---|---|
1 | 计划启动 | 明确案例研究适用情形;决定是否开展案例研究 | 把握研究方向;降低因方法不当而致研究失败的风险 |
2 | 方案设计 | 进行文献综述;界定和选择案例(理论取样);选定研究类型;使用理论 | 研究主题与问题聚焦;维持理论与研究弹性;提高内、外部效度及信度 |
3 | 工作准备 | 制定研究草案;开展培训;实施试验性案例研究 | 提高信度;提升研究技能,规范研究行为;优化设计,增强团队配合 |
4 | 资料收集 | 多来源获取资料;建立资料库;形成证据链;谨慎对待网络资料 | 采纳多元观点,集思广益;证据的综合,强化研究基础;增强信度和构念效度 |
5 | 资料分析 | 资料摘记;数据归类;锁定相关主题;检验假设;理论建构或验证 | 熟悉数据;总结、精炼信息;浮现主题;强化信度和效度;证实、引申和精炼假设及理论 |
6 | 报告撰写 | 明确目标读者;安排报告结构;审阅与修改;质量评价 | 满足阅读需求;增强文章可读性;保障质量 |
Table 2 General steps of the case study
步骤 | 内容 | 活动 | 作用 |
---|---|---|---|
1 | 计划启动 | 明确案例研究适用情形;决定是否开展案例研究 | 把握研究方向;降低因方法不当而致研究失败的风险 |
2 | 方案设计 | 进行文献综述;界定和选择案例(理论取样);选定研究类型;使用理论 | 研究主题与问题聚焦;维持理论与研究弹性;提高内、外部效度及信度 |
3 | 工作准备 | 制定研究草案;开展培训;实施试验性案例研究 | 提高信度;提升研究技能,规范研究行为;优化设计,增强团队配合 |
4 | 资料收集 | 多来源获取资料;建立资料库;形成证据链;谨慎对待网络资料 | 采纳多元观点,集思广益;证据的综合,强化研究基础;增强信度和构念效度 |
5 | 资料分析 | 资料摘记;数据归类;锁定相关主题;检验假设;理论建构或验证 | 熟悉数据;总结、精炼信息;浮现主题;强化信度和效度;证实、引申和精炼假设及理论 |
6 | 报告撰写 | 明确目标读者;安排报告结构;审阅与修改;质量评价 | 满足阅读需求;增强文章可读性;保障质量 |
步骤 | 内容 | 活动 | 说明 | 评价 |
---|---|---|---|---|
1 | 计划启动 | 研究问题:街头官僚如何推动政策创新? | How的问题 | 适合使用案例研究法 |
研究对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 不受研究者控制 | |||
关注点:家庭医生服务政策创新 | 当前热点社会现实问题 | |||
2 | 方案设计 | 围绕研究的核心——"政策创新""街头官僚"进行文献综述 | 进行相应的文献综述 | 问题聚焦程度高 理论与研究弹性较好 研究内、外部效度及信度得到强化 |
依据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街头官僚"理论,选择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卫生服务创新案例 | 理论取样,界定和选择案例 | |||
单案例单层次设计:对D市B区S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个案例进行研究(单案例),围绕该中心工作人员如何推动家庭医生服务政策,仅涉及个人层面(单层次) | 选定案例研究类型 | |||
联结"政策企业家""街头官僚""政策议程设置"等理论 | 使用理论 | |||
3 | 工作准备 | 选择田野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为之制定了包括调查时间(2018年12月—2019年6月)、调查地点(S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对象(相关卫健委领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及一线工作人员)、调查方式(查阅相关档案文件、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等在内的资料收集计划、匿名化处理、项目介绍、致谢等 | 制定研究草案 | 提升了研究信度 使研究开展得更加顺利 |
研究者预先熟习并回顾了田野调查方法、应遵循的学术惯例等 | 必要的培训 | |||
未提及试验性案例研究 | ||||
4 | 资料收集 | 跟随B区卫健委公共卫生服务督导组多次前往S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调查),以实习人员身份留在S街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参与式观察(观察),居民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统计数据报告(档案记录),各层级家庭医生政策文件(政策文件),对B区卫健委的相关领导与工作人员、S街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人员与医务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访谈)等 | 全方位、多渠道搜集资料 | 强化了研究基础 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的信度和构念效度 |
对所收集的资料按照资料属性(政策文件、档案记录、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公开报道、宣传材料等)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 | 建立资料库 | |||
研究者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观点、结果及结论都有相应的参考文献、统计数据、观察记录及访谈记录等资料作为支撑 | 通过档案、访谈、观察等实证数据印证问题、观点、结果及结论,形成证据链 | |||
以政府文件、档案记录、调查及访谈等一手素材为主;对于公开报道、宣传材料使用较少 | 谨慎对待网络及可能带有较强主观色彩的资料 | |||
5 | 资料分析 | 在全景式扫描和反复阅读所收集的资料的基础上,摘记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而深描案例(原文即是通过串联这些关键信息来描绘案例全貌的) | 进行资料摘记 | 增强了研究者与数据的互动 分析思路清晰、方法得当 主题清晰浮现 理论得以引申 |
构建"多重动机-工具选择-层级窗口"分析框架 | 便于数据归类 | |||
深挖S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推动家庭医生服务政策创新的动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的资源短缺-需求增加困境、S街的"锦标赛体制"以及医患关系 | 锁定相关主题 | |||
推进街头官僚理论本土化,回应政策企业家研究中的"街头盲点" | 检验假设、验证理论 | |||
6 | 报告撰写 | 以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为目标读者,使用适量的专业术语,对涉及的如"政策企业家集体""街头盲点"等专业术语进行必要的解释 | 明确目标读者 | 能够具有针对性地满足读者需求 增强了文章可读性 文章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
论文整体以"问题提出-文献述评-分析框架-案例介绍与深描-结论与讨论"的框架行文(即使用主流撰写结构) | 安排报告结构 | |||
在"进一步讨论"中通过说明案例的典型性、理论与实践的对话、逻辑演绎等深化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质量评价 |
Table 3 An example of step-by-step implementation of rigorous case study
步骤 | 内容 | 活动 | 说明 | 评价 |
---|---|---|---|---|
1 | 计划启动 | 研究问题:街头官僚如何推动政策创新? | How的问题 | 适合使用案例研究法 |
研究对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 不受研究者控制 | |||
关注点:家庭医生服务政策创新 | 当前热点社会现实问题 | |||
2 | 方案设计 | 围绕研究的核心——"政策创新""街头官僚"进行文献综述 | 进行相应的文献综述 | 问题聚焦程度高 理论与研究弹性较好 研究内、外部效度及信度得到强化 |
依据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街头官僚"理论,选择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层卫生服务创新案例 | 理论取样,界定和选择案例 | |||
单案例单层次设计:对D市B区S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个案例进行研究(单案例),围绕该中心工作人员如何推动家庭医生服务政策,仅涉及个人层面(单层次) | 选定案例研究类型 | |||
联结"政策企业家""街头官僚""政策议程设置"等理论 | 使用理论 | |||
3 | 工作准备 | 选择田野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为之制定了包括调查时间(2018年12月—2019年6月)、调查地点(S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对象(相关卫健委领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及一线工作人员)、调查方式(查阅相关档案文件、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等在内的资料收集计划、匿名化处理、项目介绍、致谢等 | 制定研究草案 | 提升了研究信度 使研究开展得更加顺利 |
研究者预先熟习并回顾了田野调查方法、应遵循的学术惯例等 | 必要的培训 | |||
未提及试验性案例研究 | ||||
4 | 资料收集 | 跟随B区卫健委公共卫生服务督导组多次前往S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调查),以实习人员身份留在S街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参与式观察(观察),居民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统计数据报告(档案记录),各层级家庭医生政策文件(政策文件),对B区卫健委的相关领导与工作人员、S街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人员与医务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访谈)等 | 全方位、多渠道搜集资料 | 强化了研究基础 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的信度和构念效度 |
对所收集的资料按照资料属性(政策文件、档案记录、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公开报道、宣传材料等)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 | 建立资料库 | |||
研究者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观点、结果及结论都有相应的参考文献、统计数据、观察记录及访谈记录等资料作为支撑 | 通过档案、访谈、观察等实证数据印证问题、观点、结果及结论,形成证据链 | |||
以政府文件、档案记录、调查及访谈等一手素材为主;对于公开报道、宣传材料使用较少 | 谨慎对待网络及可能带有较强主观色彩的资料 | |||
5 | 资料分析 | 在全景式扫描和反复阅读所收集的资料的基础上,摘记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而深描案例(原文即是通过串联这些关键信息来描绘案例全貌的) | 进行资料摘记 | 增强了研究者与数据的互动 分析思路清晰、方法得当 主题清晰浮现 理论得以引申 |
构建"多重动机-工具选择-层级窗口"分析框架 | 便于数据归类 | |||
深挖S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推动家庭医生服务政策创新的动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的资源短缺-需求增加困境、S街的"锦标赛体制"以及医患关系 | 锁定相关主题 | |||
推进街头官僚理论本土化,回应政策企业家研究中的"街头盲点" | 检验假设、验证理论 | |||
6 | 报告撰写 | 以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为目标读者,使用适量的专业术语,对涉及的如"政策企业家集体""街头盲点"等专业术语进行必要的解释 | 明确目标读者 | 能够具有针对性地满足读者需求 增强了文章可读性 文章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
论文整体以"问题提出-文献述评-分析框架-案例介绍与深描-结论与讨论"的框架行文(即使用主流撰写结构) | 安排报告结构 | |||
在"进一步讨论"中通过说明案例的典型性、理论与实践的对话、逻辑演绎等深化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质量评价 |
[1] |
|
[2] |
|
[3] |
李平,张筝,杨政银. 案例研究最佳实践:案例研究的第三条路径//李平,杨政银,曹仰锋. 再论案例研究方法:理论与范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91-235.
|
[4] |
郑伯埙,黄敏萍. 实地研究中的案例研究//陈晓萍,沈伟.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 3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263-309.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陈春花,刘祯. 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经典文献的综述[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3(2):175-182.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黄扬,陈天祥. 街头官僚如何推动政策创新?——基层卫生服务领域中的创新案例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2020,17(4):74-86.
|
[22] |
欧阳桃花,郑舒文,程杨. 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体系:基于中国情景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20,36(8):19-32.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