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22, Vol. 25 ›› Issue (25): 3143-3149.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11
• Original Research·Primary Health Services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eceived:
2022-02-14
Revised:
2022-06-27
Published:
2022-09-05
Online:
2022-07-15
Contact:
Jiaoling HUANG
About author:
通讯作者:
黄蛟灵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11
编号 | 性别 | 年龄(岁) | 学历 | 职务 | 社区工作年限(年) |
---|---|---|---|---|---|
1a | 男 | 35 | 本科 | 医师 | 4 |
2a | 男 | 42 | 本科 | 医师 | 5 |
3a | 女 | 33 | 本科 | 护士 | 4 |
4a | 女 | 41 | 本科 | 护士长 | 5 |
5a | 女 | 43 | 大专 | 护士长 | 6 |
6 | 男 | 50 | 本科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全面负责发热哨点诊室日常运行工作) | 12 |
7 | 女 | 36 | 本科 | 医务科长(负责发热哨点诊室日常诊疗管理工作,以及人员协调与工作安排) | 5 |
8 | 女 | 36 | 本科 | 总护士长(负责发热哨点诊室院感防控、消毒、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 7 |
9 | 女 | 43 | 本科 | 医教科长(负责联系上级卫生部门,配合完成发热患者转运工作) | 10 |
10 | 女 | 44 | 大专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全面负责发热哨点诊室日常运行工作) | 12 |
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ees
编号 | 性别 | 年龄(岁) | 学历 | 职务 | 社区工作年限(年) |
---|---|---|---|---|---|
1a | 男 | 35 | 本科 | 医师 | 4 |
2a | 男 | 42 | 本科 | 医师 | 5 |
3a | 女 | 33 | 本科 | 护士 | 4 |
4a | 女 | 41 | 本科 | 护士长 | 5 |
5a | 女 | 43 | 大专 | 护士长 | 6 |
6 | 男 | 50 | 本科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全面负责发热哨点诊室日常运行工作) | 12 |
7 | 女 | 36 | 本科 | 医务科长(负责发热哨点诊室日常诊疗管理工作,以及人员协调与工作安排) | 5 |
8 | 女 | 36 | 本科 | 总护士长(负责发热哨点诊室院感防控、消毒、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 7 |
9 | 女 | 43 | 本科 | 医教科长(负责联系上级卫生部门,配合完成发热患者转运工作) | 10 |
10 | 女 | 44 | 大专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全面负责发热哨点诊室日常运行工作) | 12 |
编号 | 初始范畴 | 代表性的原始语句(初始概念) |
---|---|---|
1 | 发热患者跟踪管理 | 采用公安系统提供的身份识别系统精准开展信息登记工作(身份识别验证系统) |
2 | 主动引导就诊 | 预约就诊是疫情防控期间比较合适的方式(预约平台引导) |
诊室内安置了电子屏幕,用于滚动播放宣教内容(健康宣教引导) | ||
3 | 流行病学调查 | 候诊区护士兼任预检和流行病学史调查工作(外出史、接触史、活动轨迹、潜伏期的评估) |
4 | 闭环管理 | 通过严格执行"筛查—报告—转运"流程,打造发热哨点诊室与发热门诊之间的闭环(及时隔离与点对点的转运工作) |
5 | 医护人员资质 | 我中心由2名接受过传染病知识培训的高年资全科主治医师承担发热哨点诊室工作(症状鉴别诊断) |
6 | 成立质控管理小组 | 按照市卫健委文件要求,发热哨点诊室要成立相关的工作小组,还要明确各部门分工(成立质控小组) |
7 | 完整的会诊模式 | 转诊之前,医联体专家与发热哨点诊室医生、内部专家组实时连线,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远程会诊) |
8 | 监督与培训 | 发热哨点诊室学习及培训制度(培训制度) |
消毒隔离操作及诊疗规范的培训(规范化培训) | ||
接受过培训的全科医生轮流坐诊(规范化培训) | ||
除了接受来自市、区卫生监督部门的督导,医务科、护理部要定期对发热哨点诊室进行督导检查(卫生部门督导) | ||
9 | 转诊流程 | 转诊工作由卫健委统筹协调(负责转诊调度的机构) |
医联体单位通知转诊之前,我们会告知发热患者,建议他做个核酸、做个CT(转诊前患者隔离与转诊告知) | ||
护士预检—流行病学史调查—医生检查复核—转诊(转诊流程与规范) | ||
10 | 信息登记与检测 | 采用公安系统提供的身份识别系统精准开展信息登记工作(信息准确性) |
我们诊室有4本登记本,对发热患者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及时网络直报) | ||
11 | 诊室规范化设置 | 我们中心按照市卫健委的文件要求,根据房屋的实际使用情况,建成位置、面积、设备、人员、防护、运行和管理均符合要求的发热哨点诊室;尽量使诊室符合"三区两通道"要求(位置、面积、设备、人员、防护、运行) |
12 | 基本设施设置 | 诊疗台、诊疗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室设备,一次性压舌板等诊疗检查设备,以及医疗废弃物桶、快速手消毒设施等(基本设施配置) |
13 | 人员配备 | 按照市卫健委文件要求,发热哨点诊室成立了工作小组(行政管理人员) |
我们对全科医生和专职护士进行了培训,采用全科医生轮流坐诊制,开展医联体内专家线上会诊(医护人员、联合团队、线上会诊) | ||
14 | 就诊流程 | 制定与落实发热患者就诊制度及流程,并让流程上墙(就诊流程规范化) |
15 | 随访 | 对转诊的发热患者也会进行随访,多采取电话随访的形式,询问患者及其家人目前的健康状况(转运后随访) |
对于病因明确的发热患者,向其发放告知书,并定期对其进行电话随访(未转运患者的随访) | ||
发热哨点诊室的专职护士会定期对病因明确的发热患者进行随访(随访) | ||
16 | 健康宣教 | 诊室内安置了电子屏幕,用于滚动播放疾病健康宣教内容(疫情防控宣传) |
通过家庭医生团队向社区居民宣传介绍发热哨点诊室的功能定位及运行方式(信息互动和宣教) | ||
17 | 防护用品储备 | 上级卫生部门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储备3~4个月的疫情防控物资,我们发热哨点诊室所要消耗的疫情防控物资也包含在其中(应急物资储备充分) |
18 | 诊室隔离与消毒 | 在等待转运期间,患者转移至隔离区内休息等候(独立的负压隔离区域);待患者转运后,发热哨点诊室专业人员将对诊室进行终末消毒(院感防控规范) |
19 | 功能与职责 | 发热哨点诊室现在主要负责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排查、登记、管理、流调、隔离、转诊、随访、跟踪管理等(发热哨点诊室的功能和职责) |
20 | 标志标识 | 上海市统一制定和设计了"发热哨点诊室"的标识牌,专门用于引导发热患者抵达发热哨点诊室(统一标识牌) |
21 | 处置方式 | 对于病因明确的发热患者,我们会安排其进入全科门诊接受后续治疗(对病因明确发热患者的处理) |
对于需要接受进一步诊断的疑似患者,则会对其进行转诊(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处理) | ||
将发热患者转诊至发热门诊后,发热哨点诊室与门诊保持信息联动(信息联动) | ||
22 | 医务人员防护 | 目前发热哨点诊室的医务人员采用的是二级防护措施:穿隔离服、防护鞋套,戴护目镜、N95口罩、乳胶手套、防护面罩等(二级防护措施) |
23 | 管理制度 | 制定发热哨点诊室工作制度、就诊流程、岗位职责、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工作守则等,并让其统一上墙(诊室管理相关制度) |
Table 2 Open coding categorization
编号 | 初始范畴 | 代表性的原始语句(初始概念) |
---|---|---|
1 | 发热患者跟踪管理 | 采用公安系统提供的身份识别系统精准开展信息登记工作(身份识别验证系统) |
2 | 主动引导就诊 | 预约就诊是疫情防控期间比较合适的方式(预约平台引导) |
诊室内安置了电子屏幕,用于滚动播放宣教内容(健康宣教引导) | ||
3 | 流行病学调查 | 候诊区护士兼任预检和流行病学史调查工作(外出史、接触史、活动轨迹、潜伏期的评估) |
4 | 闭环管理 | 通过严格执行"筛查—报告—转运"流程,打造发热哨点诊室与发热门诊之间的闭环(及时隔离与点对点的转运工作) |
5 | 医护人员资质 | 我中心由2名接受过传染病知识培训的高年资全科主治医师承担发热哨点诊室工作(症状鉴别诊断) |
6 | 成立质控管理小组 | 按照市卫健委文件要求,发热哨点诊室要成立相关的工作小组,还要明确各部门分工(成立质控小组) |
7 | 完整的会诊模式 | 转诊之前,医联体专家与发热哨点诊室医生、内部专家组实时连线,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远程会诊) |
8 | 监督与培训 | 发热哨点诊室学习及培训制度(培训制度) |
消毒隔离操作及诊疗规范的培训(规范化培训) | ||
接受过培训的全科医生轮流坐诊(规范化培训) | ||
除了接受来自市、区卫生监督部门的督导,医务科、护理部要定期对发热哨点诊室进行督导检查(卫生部门督导) | ||
9 | 转诊流程 | 转诊工作由卫健委统筹协调(负责转诊调度的机构) |
医联体单位通知转诊之前,我们会告知发热患者,建议他做个核酸、做个CT(转诊前患者隔离与转诊告知) | ||
护士预检—流行病学史调查—医生检查复核—转诊(转诊流程与规范) | ||
10 | 信息登记与检测 | 采用公安系统提供的身份识别系统精准开展信息登记工作(信息准确性) |
我们诊室有4本登记本,对发热患者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及时网络直报) | ||
11 | 诊室规范化设置 | 我们中心按照市卫健委的文件要求,根据房屋的实际使用情况,建成位置、面积、设备、人员、防护、运行和管理均符合要求的发热哨点诊室;尽量使诊室符合"三区两通道"要求(位置、面积、设备、人员、防护、运行) |
12 | 基本设施设置 | 诊疗台、诊疗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室设备,一次性压舌板等诊疗检查设备,以及医疗废弃物桶、快速手消毒设施等(基本设施配置) |
13 | 人员配备 | 按照市卫健委文件要求,发热哨点诊室成立了工作小组(行政管理人员) |
我们对全科医生和专职护士进行了培训,采用全科医生轮流坐诊制,开展医联体内专家线上会诊(医护人员、联合团队、线上会诊) | ||
14 | 就诊流程 | 制定与落实发热患者就诊制度及流程,并让流程上墙(就诊流程规范化) |
15 | 随访 | 对转诊的发热患者也会进行随访,多采取电话随访的形式,询问患者及其家人目前的健康状况(转运后随访) |
对于病因明确的发热患者,向其发放告知书,并定期对其进行电话随访(未转运患者的随访) | ||
发热哨点诊室的专职护士会定期对病因明确的发热患者进行随访(随访) | ||
16 | 健康宣教 | 诊室内安置了电子屏幕,用于滚动播放疾病健康宣教内容(疫情防控宣传) |
通过家庭医生团队向社区居民宣传介绍发热哨点诊室的功能定位及运行方式(信息互动和宣教) | ||
17 | 防护用品储备 | 上级卫生部门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储备3~4个月的疫情防控物资,我们发热哨点诊室所要消耗的疫情防控物资也包含在其中(应急物资储备充分) |
18 | 诊室隔离与消毒 | 在等待转运期间,患者转移至隔离区内休息等候(独立的负压隔离区域);待患者转运后,发热哨点诊室专业人员将对诊室进行终末消毒(院感防控规范) |
19 | 功能与职责 | 发热哨点诊室现在主要负责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排查、登记、管理、流调、隔离、转诊、随访、跟踪管理等(发热哨点诊室的功能和职责) |
20 | 标志标识 | 上海市统一制定和设计了"发热哨点诊室"的标识牌,专门用于引导发热患者抵达发热哨点诊室(统一标识牌) |
21 | 处置方式 | 对于病因明确的发热患者,我们会安排其进入全科门诊接受后续治疗(对病因明确发热患者的处理) |
对于需要接受进一步诊断的疑似患者,则会对其进行转诊(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处理) | ||
将发热患者转诊至发热门诊后,发热哨点诊室与门诊保持信息联动(信息联动) | ||
22 | 医务人员防护 | 目前发热哨点诊室的医务人员采用的是二级防护措施:穿隔离服、防护鞋套,戴护目镜、N95口罩、乳胶手套、防护面罩等(二级防护措施) |
23 | 管理制度 | 制定发热哨点诊室工作制度、就诊流程、岗位职责、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工作守则等,并让其统一上墙(诊室管理相关制度) |
主范畴 | 附属范畴 | 初始范畴 |
---|---|---|
功能和职责 | 诊室功能 | 流行病学调查 |
主动引导就诊 | ||
发热患者跟踪管理 | ||
诊室职责 | 预检分诊 | |
诊断上报 | ||
转运流程 | ||
跟踪与随访 | ||
转运和随访 | ||
功能与任务执行 | ||
诊室设置要求 | 房屋要求 | 诊室规范化设置 |
设施设备 | 基本设施设置 | |
宣传栏 | ||
防护用品储备 | ||
标志标识 | 标志标识导引 | |
人员配备 | 医护人员 | 医护人员资质 |
行政人员 | 成立质控管理小组 | |
联合团队 | 人员配备 | |
完整的会诊模式 | ||
工作流程 | 预检分诊 | 就诊流程 |
接诊与处置 | 健康宣教 | |
随访管理 | ||
处置方式 | ||
转诊流程 | ||
工作规范 | 接诊工作规范 | 信息登记与检测 |
防护规范 | 医务人员防护 | |
管理规范 | 闭环管理 | |
培训与监督 | ||
隔离与消毒 | ||
管理制度 |
Table 3 Categorical relationships formed by associative coding
主范畴 | 附属范畴 | 初始范畴 |
---|---|---|
功能和职责 | 诊室功能 | 流行病学调查 |
主动引导就诊 | ||
发热患者跟踪管理 | ||
诊室职责 | 预检分诊 | |
诊断上报 | ||
转运流程 | ||
跟踪与随访 | ||
转运和随访 | ||
功能与任务执行 | ||
诊室设置要求 | 房屋要求 | 诊室规范化设置 |
设施设备 | 基本设施设置 | |
宣传栏 | ||
防护用品储备 | ||
标志标识 | 标志标识导引 | |
人员配备 | 医护人员 | 医护人员资质 |
行政人员 | 成立质控管理小组 | |
联合团队 | 人员配备 | |
完整的会诊模式 | ||
工作流程 | 预检分诊 | 就诊流程 |
接诊与处置 | 健康宣教 | |
随访管理 | ||
处置方式 | ||
转诊流程 | ||
工作规范 | 接诊工作规范 | 信息登记与检测 |
防护规范 | 医务人员防护 | |
管理规范 | 闭环管理 | |
培训与监督 | ||
隔离与消毒 | ||
管理制度 |
项目 | 例数 | 占比(%) | |
---|---|---|---|
性别 | |||
男 | 4 | 33.3 | |
女 | 8 | 66.7 | |
年龄(岁) | |||
30~45 | 6 | 50.0 | |
>45~60 | 6 | 50.0 | |
最高学历 | |||
本科 | 4 | 33.3 | |
硕士研究生 | 3 | 25.0 | |
博士研究生 | 5 | 41.7 | |
职业(务) | |||
高校教师 | 5 | 41.7 | |
发热哨点诊室管理者 | 6 | 50.0 | |
卫生发展研究机构人员 | 1 | 8.3 | |
专业领域 | |||
卫生政策与管理 | 7 | 58.3 | |
医疗保障 | 2 | 16.7 | |
全科医学 | 3 | 25.0 | |
专业工作年限(年) | |||
5~10 | 3 | 25.0 | |
>10~15 | 2 | 16.7 | |
>15 | 7 | 58.3 |
Table 4 Basic information of experts attending a two-round Delphi survey
项目 | 例数 | 占比(%) | |
---|---|---|---|
性别 | |||
男 | 4 | 33.3 | |
女 | 8 | 66.7 | |
年龄(岁) | |||
30~45 | 6 | 50.0 | |
>45~60 | 6 | 50.0 | |
最高学历 | |||
本科 | 4 | 33.3 | |
硕士研究生 | 3 | 25.0 | |
博士研究生 | 5 | 41.7 | |
职业(务) | |||
高校教师 | 5 | 41.7 | |
发热哨点诊室管理者 | 6 | 50.0 | |
卫生发展研究机构人员 | 1 | 8.3 | |
专业领域 | |||
卫生政策与管理 | 7 | 58.3 | |
医疗保障 | 2 | 16.7 | |
全科医学 | 3 | 25.0 | |
专业工作年限(年) | |||
5~10 | 3 | 25.0 | |
>10~15 | 2 | 16.7 | |
>15 | 7 | 58.3 |
指标 | 重要性赋值( | 变异系数 | 权重 | ||
---|---|---|---|---|---|
功能和职责 | 4.67±0.65 | 0.14 | 0.033 7 | ||
诊室功能 | 4.58±0.52 | 0.11 | 0.016 9 | ||
发热患者筛查 | 4.50±0.67 | 0.15 | 0.005 8 | ||
发热患者转诊 | 4.67±0.89 | 0.19 | 0.001 2 | ||
发热患者跟踪管理 | 4.25±0.72 | 0.17 | 0.003 1 | ||
诊室职责 | 4.53±0.64 | 0.14 | 0.016 9 | ||
预检分诊 | 4.67±0.89 | 0.19 | 0.010 2 | ||
诊断上报 | 4.20±0.78 | 0.19 | 0.011 2 | ||
转运和随访 | 4.33±0.62 | 0.14 | 0.002 4 | ||
诊室设置要求 | 4.75±0.45 | 0.09 | 0.056 4 | ||
房屋要求 | 4.42±0.67 | 0.15 | 0.003 9 | ||
诊室规范化设置 | 4.50±0.67 | 0.15 | 0.002 9 | ||
设施设备 | 4.67±0.65 | 0.14 | 0.043 7 | ||
基本设施设置 | 4.50±0.67 | 0.15 | 0.002 9 | ||
防护用品储备 | 4.92±0.29 | 0.06 | 0.044 5 | ||
标志标识 | 4.58±0.52 | 0.11 | 0.008 7 | ||
标志标识导引 | 4.50±0.67 | 0.15 | 0.006 1 | ||
人员配备 | 4.92±0.29 | 0.06 | 0.392 6 | ||
医护人员 | 4.83±0.39 | 0.08 | 0.254 6 | ||
医护人员资质 | 4.58±0.52 | 0.11 | 0.225 4 | ||
行政人员 | 4.33±0.65 | 0.15 | 0.022 3 | ||
成立质控管理小组 | 4.25±0.75 | 0.18 | 0.019 6 | ||
联合团队 | 4.33±0.65 | 0.15 | 0.115 7 | ||
联合团队人员配备 | 4.42±0.79 | 0.18 | 0.034 1 | ||
完整的会诊模式 | 4.50±0.80 | 0.18 | 0.113 4 | ||
工作流程 | 4.92±0.29 | 0.06 | 0.377 8 | ||
预检分诊 | 4.58±0.67 | 0.15 | 0.054 0 | ||
就诊流程 | 4.42±0.79 | 0.18 | 0.010 4 | ||
接诊与处置 | 4.83±0.39 | 0.08 | 0.323 8 | ||
健康宣教 | 4.50±0.80 | 0.18 | 0.066 4 | ||
随访管理 | 4.75±0.62 | 0.13 | 0.100 3 | ||
处置方式 | 4.75±0.62 | 0.13 | 0.100 3 | ||
转诊流程 | 4.75±0.62 | 0.13 | 0.100 3 | ||
工作规范 | 4.83±0.39 | 0.08 | 0.139 5 | ||
接诊工作规范 | 4.75±0.45 | 0.09 | 0.046 5 | ||
信息登记与检测 | 4.67±0.49 | 0.10 | 0.010 7 | ||
防护规范 | 4.75±0.45 | 0.09 | 0.046 5 | ||
医务人员防护 | 4.75±0.45 | 0.09 | 0.032 2 | ||
管理规范 | 4.75±0.45 | 0.09 | 0.046 5 | ||
闭环管理 | 4.75±0.45 | 0.09 | 0.022 1 | ||
培训与监督 | 4.75±0.45 | 0.09 | 0.030 3 | ||
隔离与消毒 | 4.75±0.45 | 0.09 | 0.022 1 | ||
管理制度 | 4.75±0.45 | 0.09 | 0.022 1 |
Table 5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operation of fever alertness clinics and weights assigned to its indicators
指标 | 重要性赋值( | 变异系数 | 权重 | ||
---|---|---|---|---|---|
功能和职责 | 4.67±0.65 | 0.14 | 0.033 7 | ||
诊室功能 | 4.58±0.52 | 0.11 | 0.016 9 | ||
发热患者筛查 | 4.50±0.67 | 0.15 | 0.005 8 | ||
发热患者转诊 | 4.67±0.89 | 0.19 | 0.001 2 | ||
发热患者跟踪管理 | 4.25±0.72 | 0.17 | 0.003 1 | ||
诊室职责 | 4.53±0.64 | 0.14 | 0.016 9 | ||
预检分诊 | 4.67±0.89 | 0.19 | 0.010 2 | ||
诊断上报 | 4.20±0.78 | 0.19 | 0.011 2 | ||
转运和随访 | 4.33±0.62 | 0.14 | 0.002 4 | ||
诊室设置要求 | 4.75±0.45 | 0.09 | 0.056 4 | ||
房屋要求 | 4.42±0.67 | 0.15 | 0.003 9 | ||
诊室规范化设置 | 4.50±0.67 | 0.15 | 0.002 9 | ||
设施设备 | 4.67±0.65 | 0.14 | 0.043 7 | ||
基本设施设置 | 4.50±0.67 | 0.15 | 0.002 9 | ||
防护用品储备 | 4.92±0.29 | 0.06 | 0.044 5 | ||
标志标识 | 4.58±0.52 | 0.11 | 0.008 7 | ||
标志标识导引 | 4.50±0.67 | 0.15 | 0.006 1 | ||
人员配备 | 4.92±0.29 | 0.06 | 0.392 6 | ||
医护人员 | 4.83±0.39 | 0.08 | 0.254 6 | ||
医护人员资质 | 4.58±0.52 | 0.11 | 0.225 4 | ||
行政人员 | 4.33±0.65 | 0.15 | 0.022 3 | ||
成立质控管理小组 | 4.25±0.75 | 0.18 | 0.019 6 | ||
联合团队 | 4.33±0.65 | 0.15 | 0.115 7 | ||
联合团队人员配备 | 4.42±0.79 | 0.18 | 0.034 1 | ||
完整的会诊模式 | 4.50±0.80 | 0.18 | 0.113 4 | ||
工作流程 | 4.92±0.29 | 0.06 | 0.377 8 | ||
预检分诊 | 4.58±0.67 | 0.15 | 0.054 0 | ||
就诊流程 | 4.42±0.79 | 0.18 | 0.010 4 | ||
接诊与处置 | 4.83±0.39 | 0.08 | 0.323 8 | ||
健康宣教 | 4.50±0.80 | 0.18 | 0.066 4 | ||
随访管理 | 4.75±0.62 | 0.13 | 0.100 3 | ||
处置方式 | 4.75±0.62 | 0.13 | 0.100 3 | ||
转诊流程 | 4.75±0.62 | 0.13 | 0.100 3 | ||
工作规范 | 4.83±0.39 | 0.08 | 0.139 5 | ||
接诊工作规范 | 4.75±0.45 | 0.09 | 0.046 5 | ||
信息登记与检测 | 4.67±0.49 | 0.10 | 0.010 7 | ||
防护规范 | 4.75±0.45 | 0.09 | 0.046 5 | ||
医务人员防护 | 4.75±0.45 | 0.09 | 0.032 2 | ||
管理规范 | 4.75±0.45 | 0.09 | 0.046 5 | ||
闭环管理 | 4.75±0.45 | 0.09 | 0.022 1 | ||
培训与监督 | 4.75±0.45 | 0.09 | 0.030 3 | ||
隔离与消毒 | 4.75±0.45 | 0.09 | 0.022 1 | ||
管理制度 | 4.75±0.45 | 0.09 | 0.022 1 |
[1] |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在117家发热门诊基础上,增建182家发热哨点诊室[EB/OL]. (2020-03-22)[2021-06-10].
|
[2]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关于推广上海市发热门诊建设管理工作经验的通知[A/OL]. (2020-05-12)[2021-06-10].
|
[3] |
|
[4] |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
[5] |
|
[6] |
|
[7] |
|
[8] |
任依,刘艳丽,马力.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议与思考[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0):1183-1189.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04.
|
[9] |
王蒙杰,刘德明,杨非,等. 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四川省核应急医学资源配置指标体系[J]. 中国辐射卫生,2017,26(5):562-567,579.
|
[10] |
何宇,杨小丽. 基于德尔菲法的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322-329.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7.00.091.
|
[11] |
应争先. 让发热门诊成为真正的哨点[N]. 健康报,2020-12-04(003).
|
[12] |
费小冬.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 公共行政评论,2008,1(3):23-43,197. DOI:10.3969/j.issn.1674-2486.2008.03.003.
|
[13] |
陈新月,尤莉莉,连隽,等. 基于扎根理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21,34(7):20-24. DOI:10.13723/j.yxysh.2021.07.005.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的通知[A/OL]. (2020-12-02)[2021-06-10].
|
[19] |
朱晓燕,杨永华,黄贇聪,等. 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与新加坡公共卫生防范诊所模式对比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4):4306-4311.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283.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