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17, Vol. 20 ›› Issue (22): 2715-2719.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22.007
• Monographic Research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Published:
Online:
基金资助:
摘要: 目的 构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失效节点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阐释各阶层的内在逻辑,从而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提供精准的治理策略。方法 于2017年1月,参考既往研究范式和文献,借助4名卫生政策领域专家头脑风暴,筛选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环节的失效节点;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各节点的层级关系和传导环路。结果 共筛选出16个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环节的失效节点,分别为:基本药物遴选目录;基本药物生产供应;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基本药物价格管理;基本药物支付报销;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医生处方率;患者接受度;医院推行力度;监管体系;制度衔接;法律约束;筹资、补偿机制;激励机制;竞争环境。ISM分析结果显示,该16个失效节点存在1个四阶梯结构(分别命名为:输出终端、作业单元、协同联动、规则建设)和1条纵向传导环路;直接要素为医生处方率、患者接受度、医院推行力度,内隐要素为法律约束。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受困于"规则建设缺失-协同机制失灵-作业实效欠佳-终端输出低效"四层环路的逐级影响。结论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需要协同型综合改革,治理策略包括:健全基本药物制度需立法先行,形成全品种、全过程完整追溯与监管链条;借助基本药物制度配套机制的联动效应,发挥基本药物制度作业单元的执行实效,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在终端的输出效率。
关键词: 基本药物制度, 失效节点, 解释结构模型, 治理策略
0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3969/j.issn.1007-9572.2017.22.007
https://www.chinagp.net/EN/Y2017/V20/I22/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