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17, Vol. 20 ›› Issue (16): 2019-2024.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16.023
• Monographic Research •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Published:
Online:
基金资助:
摘要: 背景 空巢老人孤独感及生活质量的归因探索多,心理健康维护与疏导的实践性研究少。目的 针对空巢老人孤独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索适合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维护的小组心理干预方案。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首先采用抽签的方式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随机抽取2个所辖街道居委会为干预社区,在松山区随机抽取2个所辖街道居委会为对照社区;然后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干预社区及对照社区分别选取38例空巢老人纳入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护理干预项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小组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UCLA孤独量表(UCL-LS)、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干预前共发放问卷76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干预过程中7例退出,干预后共发放问卷69份,回收有效问卷6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对于干预效果进行两因素(分组因素及时间因素)方差分析,分组因素包括两个水平(干预组和对照组),时间因素包括两个水平(干预前和干预后)。结果显示,分组因素在孤独感及生活质量得分上的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因素在孤独感及生活质量得分上的主效应显著(P<0.05)。同时,分组与时间因素在孤独感及生活质量得分上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孤独感及生活质量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孤独感及生活质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孤独感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活质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孤独感及生活质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小组心理干预可降低空巢老人的孤独感,有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空巢老人, 小组心理干预, 孤独感, 生活质量
0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3969/j.issn.1007-9572.2017.16.023
https://www.chinagp.net/EN/Y2017/V20/I16/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