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2023-06-中国全科医学
P. 90
2023年2月 第26卷 第6期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731·
NGUYEN 等 [12] 的研究显示,在 21~35 岁时,男性全身 著 [24] 。而 SIOEN 等 [5] 发现轻量级的体力活动与比利
骨骼生长速率仍明显高于女性。有研究指出,我国南京、 时儿童的 BMD 有关,但中、高量级的体力活动与骨骼
淮安地区的男性跟骨定量超声峰值年龄为21~30岁 [13-14] 。 健康状况的关联不显著。许多动物实验表明,高强度运
由于男大学生的 BMD 仍处于快速增加的阶段,故久坐 动可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高丽等 [25] 的研究发现,
行为对男大学生的 BMD 影响不显著。且本次抽样的男 进行高强度运动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骨小梁数目变少、
大学生的年龄在不同 BMD 组间存在差异(P<0.05), 纤细、排列稀疏、形态结构完整性差、髓腔大小不一。
BMD 正常组的平均年龄大于 BMD 异常组,从侧面反映 BOURRIN 等 [26] 的研究指出,经过渐进式增强的长达 5
出男性的 BMD 在大学阶段仍处于较快变化当中。其次, 周的游泳训练后,大鼠腰椎椎体和股骨远端部位出现了
导致男、女大学生结果差异的原因还与肌肉含量和内分 骨量丢失。关于高强度运动导致骨量下降的机制,目前
泌情况有关。肌肉含量的增加可以促进骨骼的合成代 认为可能与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和肌肉疲劳有关:高强
谢,而脂肪的堆积会导致激素分泌的紊乱 [15] 。以本研 度运动导致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轴功能被干扰,机体性
究为例,男大学生的 FMI 显著低于女大学生,而 FFMI 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影响性激素(特别是雌激素)对成
则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在调整了体型 骨细胞活动的调控 [27] ;而肌肉疲劳导致其对应力的缓
的影响后发现,无论男女,较高的总脂肪水平与较低的 冲作用减弱,应力过多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骨骼需重
BMD 有关 [16-18] 。本研究还发现,女大学生 BMD 正常 新改造塑型以适应增加的应力,当破骨活动超出骨正常
组的 FFMI 高于 BMD 异常组。HERRMANN 等 [10] 的研 生理代谢速度时,就可能在局部形成细微骨折,导致骨
究也发现,学龄儿童的骨密度与 FFM 呈正相关。FFM 量丢失 [21] 。尽管有关运动水平与骨骼健康状况的研究
作为反映肌肉强健程度的指标,在久坐行为对骨骼健康 结论尚存在争议,但越来越多的基于队列研究的证据指
的负面影响中起着中介的作用 [19] 。提示加强肌肉相关 出,规律且适量的运动可以使骨骼更加强健 [28-29] 。
训练,可以起到保护骨骼健康的作用。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国际上推荐以双
在运动水平方面,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建议成年人 能 X 线法(dual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的面
每周进行 3~5 次,每次至少 30 min 的负重活动(如慢 积 BMD 作为判定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30] ,而本研究采
跑、健步走、跳绳、网羽类等)以预防骨质疏松 [20] 。 用定量超声法(quantitative ultrasound system,QUS)测
依据上述建议,本研究将大学生周运动的时长分为 定的 T 值来判定被检者是否 BMD 异常。但目前国内外
<90 min、90~150 min 和 >150 min 三个等级。研究结果 已有大量利用 QUS 测定的 BMD 指标开展的研究 [31-33] ,
显示,周运动时长 90~150 min 和 >150 min 的女大学生 且测量仪器操作简便、无辐射,测量结果与 DXA 测量
BMD(T 值)显著高于 <90 min 的女大学生,周运动时 结果的相关度已得到证实,与腰椎 DXA 的关联性为
长 90~150 min 的女大学生 BMD 异常发生的风险显著 0.57~0.67 [34-35] 。其次,本研究衡量研究对象的久坐时
低于周运动时长 <90 min 的女大学生,但周运动时长 长和运动水平采用的是自报的方法。其精确度相比于使
>150 min 的女大学生的 BMD 异常发生风险与周运动时 用专业测量仪器低,但问卷调查方法更适合开展大规模
长 <90 min 的女大学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本次研究 的流行病学调查。未来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联合手机
中,不同周运动时长的男大学生之间 BMD 降低的风险 或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开展更大规模的队列研究以解决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校男大学生进行周运动的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争议。
最佳时长有待进一步探讨。适度运动能增加机体骨量、 综上所述,女大学生跟骨 BMD 异常率高于男大学
提高 BMD,而运动强度过大则对 BMD 无影响甚至会导 生,且久坐行为及运动水平只与女大学生跟骨 BMD 相
致 BMD 的下降 [21] 。一项基于 10~23 岁花样滑冰女选 关。女大学生日坐姿时长 <4 h、周运动时长 90~150 min
手的研究指出,在调整了包括体质量、体脂率、月经 可有效保护跟骨健康,且每日保持坐姿的时间越短越有
周期等一系列混杂因素后,每周训练时间较长的女选 利于预防 BMD 异常的发生。此外,根据本次研究结果,
手 BMD 更低 [22] 。针对平均年龄为 23 岁的男性足球运 女大学生中 BMD 异常者高达 59.5%,男大学生 BMD 异
动员的研究也发现,当每周训练时长 <6 h 时,骨量和 常者也达到了 30.4%,提示有关机构有必要开展针对大
运动时长呈正相关(r=0.42),但当运动时长增加后, 学生群体骨骼健康状况的调查并制订相应的预防策略。
关联不再显著 [23]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运动水平与 作者贡献:李仕田提出研究选题方向,负责研究的
BMD 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美国的研究显示, 统计方法设计,数据录入及论文初稿撰写;吕晓港负责
男大学生极高强度运动与跟骨密度之间存在正向关联, 数据录入及项目数据库的管理工作;朱晓祺、王嘉烨负
而女大学生的跟骨密度则与中等和极高强度运动有关, 责论文语句通顺性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卢晓翠负责研
但在相关回归模型中只有男性群体的上述关联维持显 究项目的总体规划,现场调查的协调、实施与开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