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2023-04-中国全科医学
P. 121
·506·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February 2023, Vol.26 No.4
#1 绝经后期 OR 绝经后
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得相关文献(n=795):
#2 2 型糖尿病 OR T2DM 中国知网(n=180),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3 骨质疏松 OR 骨密度 (n=160),维普网(n=19),中国生物医学 其 他 途 径 获 得 相
文献数据库(n=10),PubMed(n=119), 关文献(n=0)
#4 危险因素 OR 影响因素 OR 相关因素 EmBase(n=228),the Cochrane Library(n=79)
#5 #1 AND #2 AND #3 AND #4
1.3 文献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1.3.1 资料提取 由 2 名研究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 剔除重复文献后获得(n=533)
立筛选文献,并提取信息,如遇不一致意见,则通过讨
阅读摘要,排除明显不相符文献(n=447)
论解决或与第三名研究员进行核对,以保证信息和数据
的准确性。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题目和摘要进行初筛, 阅读全文复筛(n=86)
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再通过阅读全文确定是否纳入。
提取的资料信息主要包括:第一作者、年份、研究地区、 排除文献(n=64):研究对象不符(n=26)、
分组设置不符(n=15)、无法获取数据
研究类型、样本年龄、绝经年限、研究时段、样本量(病 (n=20)、无法获取全文(n=3)
例组 / 对照组)、检测部位、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若
阅读全文复筛(n=22)
有≥ 2 篇文献提到同一影响因素,则提取这一因素)。
1.3.2 质量评价 采用 NOS 对纳入的病例对照研究或
排除文献:NOS 评分≤ 5 分(n=1)
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包括研究人群的选择、可比性、
暴露三大部分,共 8 个条目,满分为 9 分,≥ 6 分表示
文献质量较高 [8] 。采用 AHRQ 对纳入的横断面研究进 最终纳入 Meta 分析的文献(n=21)
行质量评价,共 11 个条目,以 0~3 分为低质量、4~7 注:NOS= 纽卡斯尔 - 渥太华量表
图 1 文献筛选流程
分为中等质量、8~11 分为高质量 [9] 。由 2 名研究员独 Figure 1 Flowchart of literature screening
自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交叉核对,如遇分歧,与第三
名研究员进行核实。 尿病病程、BMI、血肌酐、血清钙、空腹血糖、糖化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RevMan 5.4 统计软件对纳入文 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血清磷、碱性磷酸酶。纳入文章
献进行 Meta 分析,以效应尺度 MD 值和 95%CI 作为 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见表 1。
2
效应量指标。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当 I <50% 2.3 Meta 分析结果 11 个影响因素中,血清钙、空
且 P ≥ 0.10 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 腹胰岛素、碱性磷酸酶的异质性较小(P ≥ 0.10,
2
2
当 I ≥50%和/或 P<0.10 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I <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年龄、绝经年
Meta 分析。比较两种模型结果的一致性,剔除对合并 限、糖尿病病程、BMI、血肌酐、空腹血糖、血清磷、
2
结果影响较大的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 Stata 15.0 糖化血红蛋白的异质性较大(P<0.10,I ≥ 50%),采
统计软件的 Egger's 检验对纳入文献数量≥ 5 篇的研究 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进行发表偏倚检测。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BMI、血清钙、空腹血糖、糖
2 结果 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是绝经后 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共获得文献 795 篇,包 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P<0.05);血肌酐、血清磷、碱
括英文文献 426 篇、中文文献 369 篇。严格按照文献纳 性磷酸酶对绝经后 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
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文献 21 篇,包括中 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文文献 18 篇 [10-27] 、英文文献 3 篇 [28-30] 。文献筛选流 2.4 敏感性分析 对纳入的 11 个影响因素分别采用
程见图 1。 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血肌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21 篇文献涉 酐 [11-12,14,23-25] 在转变效应模型后结果发生了改变
及绝经后 2 型糖尿病患者 3 616 例,包括病例组 2 106 〔MD(95%CI)=1.47(0.91,2.04),P<0.01〕,与转
例、对照组 1 510 例。病例对照研究 19 篇 [10-22,24-29] , 变之前的结果〔MD(95%CI)=4.02(0.00,8.04),
横断面研究 2 篇 [23,30] 。NOS 评分结果显示, P=0.05〕出现了差异,表示结果分析不稳定;其他结局
10 篇 [10-11,13-14,17,19-20,22,25,28] 文 献 为6分, 指标在改变效应模型后,结果未出现明显改变,分析结
9篇 [12,15-16,18,21,24,26-27,29] 文 献 为 7 分;AHRQ 评 分 果较为稳定(表 3)。对存在异质性的影响因素,通过
结果显示,1 篇 [23] 文献为6分,1篇 [30] 文献为 7 分。 逐一排除单个研究的方法探讨异质性的来源,结果显示
共涉及 11 个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绝经年限、糖 剔除个别研究后,异质性均减小,剔除前后相比,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