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23-03-中国全科医学
P. 26
2023年1月 第26卷 第3期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275·
我国约有 2.45 亿高血压患者 [1] 及 4 570 万哮喘患 2 型低炎症哮喘。研究显示,哮喘合并高血压是典型的
者 [2] ,我国城市地区门诊哮喘患者合并症的调查结果 2 型低炎症内型 [20] 。与 2 型高炎症内型哮喘患者相比,
显示,哮喘合并高血压患者占 16.4%,在哮喘合并症中 2 型低炎症内型哮喘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更高 [20] 。研
居第2位 [3] 。我国 1%~4% 的高血压患者合并哮喘 [4] 。 究发现,与 2 型低炎症内型相关的细胞因子干扰素 γ
传统观点认为,哮喘和高血压是两个独立的慢性疾病, (INF-γ)可促进 M1 巨噬细胞活化,直接导致血压升
但近年来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研究者们发现这 高及不良结局发生,同时哮喘患者的 INF-γ 水平升高
两种疾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似之处且相互影响。与非 与气道高反应性和重度哮喘发生相关 [21] 。高血压又可
哮喘患者相比,哮喘患者更易患高血压 [5] ,血压水平 促使 T 淋巴细胞偏向以 INF-γ 应答增加和辅助性 T 淋
与哮喘的严重程度相关 [6] ,且高血压患病风险随着肺 巴细胞(Th)2 应答降低为特征 [21] 。2 型低炎症内型
功能的降低而增加 [7] 。此外,血压水平与哮喘控制不 哮喘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平滑肌肥大和增生、结
佳有关 [8] ,并且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下降与心血管相关 构重塑和黏液分泌,血管张力和血压升高 [22] 。因此,
死亡率增加有关 [9] 。因此,鉴于心血管功能受损和肺 合并高血压的哮喘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病较晚、激素不敏
功能受损之间相互影响,且高血压合并哮喘人群因药物 感的难治性哮喘。
之间的相互作用可造成额外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深入研 此外,IL-17 在高血压发生及靶器官损伤中发挥重
究二者在发病机制上的关联和对高血压合并哮喘患者的 要作用。IL-17 通过增加炎性递质(包括 IL-6、IL-8、
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IL-10 及 C 反应蛋白)释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
1 高血压与哮喘相互作用的机制 (VSMCs)的增殖与迁移,促进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
1.1 遗传因素对高血压和哮喘的共患具有重要意义 性 [23] 。而 IL-17 与哮喘的发病机制也密切相关,其水
高血压和哮喘的共同发病主要基于潜在的遗传变异。 平升高与中性粒细胞浸润、气道高反应性和糖皮质激素
BRAGINA 等 [10] 和 ZOLOTAREVA 等 [11] 采用生物信息 不敏感相关。IL-17 还可诱导呼吸道分泌细胞以及气管
学的方法,对可能引起共同发病的基因进行了优先排 平滑肌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α、IL-
序,发现对高血压合并哮喘发展影响较明显的是 Toll 样 1β、IL-6 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
受体 4(TLR4)、过氧化氢酶(CAT)、白介素(IL) 在气道炎症和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
10 和 ANG/RASE4 基因。TLR4 可诱导针对入侵病原体 1.3 平滑肌激活 在 VSMCs 膜表面分布的钙离子通道
的炎性反应,参与病原体识别和先天免疫激活。TLR4 和钾离子通道决定了动脉血管腔内径和血管张力,也是
缺乏后通过上调 B 淋巴细胞瘤 -2 基因(Bcl-2)受体、 控制气道张力的最终执行者及各种炎性因子的作用靶
抑制 Bcl-2 受体凋亡来促进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导致 点,直接影响气道张力。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
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恶化 [12] 。TLR4 还通过调节 是 VSMCs 上表达最丰富的钾通道,对支气管舒张功能、
NLRP3 炎性小体来调节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 气道高反应性以及血管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平衡发挥重要
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影响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 [13] 。 调节作用 [24] 。平滑肌细胞 BKCa 通道表达上调导致血
CAT 是抗氧化系统的一部分,其过表达可以预防高血 管舒张功能障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滑肌 BKCa 通道
压 [14] ,且在哮喘治疗期间活性更强 [15] 。IL-10 具有 活性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 [25] 。同时,各种炎性因子如
很强的炎症抑制作用,能够诱导 T 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免 IL-4、缓激肽以及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5- 羟色胺可
疫耐受,也可诱导一氧化氮的产生。IL-10 在哮喘人群 激活 BKCa,参与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增殖与迁移 [24] 。
中表达相对不足 [16] ,其表达上调也被证明可降低血压 BKCa 的活性与缺氧密切相关。哮喘引起的缺氧导致活
和使内皮功能正常化 [17] 。上述研究表明了炎性反应、 性氧(ROS)产生的增加、细胞内钙的增加、缺氧诱导
血管生成和氧化应激在两种疾病共同发病中的重要性, 因子 1α(HIF-1α)的调节异常,促进钾通道(BK)
2+
这也与临床发现的哮喘和高血压发病有相同的病理、生 β1 亚基表达的降低,导致 BK 对 Ca 敏感性降低,维
2+
理改变(如血管重塑、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异常收缩和 持膜去极化,并触发 L 型 Ca 通道的激活,导致高血
增生等)相一致。 压的发生 [25] 。针对 BKCa 的治疗措施可明显降低气道
1.2 系统性炎症是高血压和哮喘共同的发病基础 系 平滑肌细胞的高反应性、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及一氧化
统性炎症是高血压和哮喘的基础发病机制,也是其产生 氮的产生,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故 BKCa 有望成为治疗
不良结局和造成疾病负担的基础 [18] 。研究发现 C 反应 气道过敏性炎症的新靶点 [24] 。
蛋白水平与肺功能的下降速度相关 [19] 。提示系统性炎 1.4 肥胖和代谢功能障碍 肥胖不仅是哮喘和高血压
症与高血压、哮喘之间有一定关系。 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哮喘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孕妇
目前认为哮喘主要有两种内型:2 型高炎症哮喘和 的肥胖可以引起后代哮喘风险增高,一项纳入了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