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2017, Vol. 20 ›› Issue (9): 1037-1041.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7.09.004
Special Issue: 神经退行性病变最新文章合集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Published:
Online:
基金资助:
摘要: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I)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符合LI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参照认知相关神经量表进行评分,分为VCIND组(76例)和对照组(NC组,44例)。对两组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吸烟史、饮酒史、头颈动脉狭窄程度、脑白质病变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上述因素与LI后VCIND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年限、高血压史、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患者的头颈动脉狭窄程度、深部脑白质高信号评分均优于VCIND组(P<0.05)。头颈动脉狭窄程度为3、4级,深部脑白质高信号评分为3分是LI后VCIND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是LI后VCIN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LI后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在视空间和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方面存在损害,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为3、4级和严重的深部脑白质病变与LI后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血管性, 神经心理学测验
0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hinagp.net/EN/10.3969/j.issn.1007-9572.2017.09.004
https://www.chinagp.net/EN/Y2017/V20/I9/1037